门国锋
“商圈”曾经是市北和李沧的“人设”,当下的市北区和李沧区都需要频频出圈,建设更多的生态圈,跨界不同的产业圈。
用后来者的笔调书写历史,总会或多或少地夸大事件发生时的预见性。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修了三条由市区通往郊区的公路,即从湛山村到崂山流清河的湛流路、从台东镇到崂山柳树台的台柳路、从四方村到流亭的四流路,它们对青岛后来的城区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台柳路、四流路就像两根绳索一样,分别串起了台东和李村两大商业旺地、四方与沧口两个工业摇篮。时过境迁,随着李村与沧口合并成李沧区,四方和市北合并成新的市北区,今天的市北区和李沧区就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虽然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等方面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但在产业结构、城市格局、历史文化等众多“人设”方面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
从资源分配角度来看,两个产业结构类似的区域比邻而居,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市北和李沧来说更是如此。从台东商圈傲视群雄到李村商圈信誓旦旦争夺“王位”,从新都心商圈后发逆袭到地铁赋能李村商圈,市北区和李沧区关于“商圈一哥”地位的争夺或明或暗、时而激烈时而风平浪静,但十几年从未停歇。
在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商圈对区域经济的赋能作用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商圈一哥”位置争夺战的背后,是两个区域在曾经引以为傲的大企业搬迁后,重塑区域影响力的迫切需要,重点不在“里子”,更多是事关“面子”。
当下,市北区和李沧区都面临着人才吸引力较弱、财税收入支撑发展压力大、城市功能配套不足等大体相似的发展命题。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不止是两区,还有围观者,在喧嚣与喝彩背后,大家期待的是市北区和李沧区究竟会探索出什么样的转型升级路径。
“商圈一哥”究竟是谁?
“朝观壁画夜赏灯,购物休闲在台东”,有“青岛王府井”之称的台东商圈纵横捭阖青岛商海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之久,一直是市北商业繁荣的代言。尽管因为商业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等因素,在青岛商圈中的地位已经和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凭借吃喝玩乐的物美价廉、琳琅满目,而让业界不可轻视其影响力。
台东商圈是典型的“祖上也曾风光过”,而且“风光”得堪称“纸醉金迷”。2012年前后,凭借市北区特色街的快速建设,在外围形成了婚纱街、文化街、啤酒街、美食街、文具街、体育街等一群“卫星”商业街。台东商圈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10平方米的店铺年租金就可以达到10万元,让岛城其他商圈望尘莫及,也让未来的自己不如曾经的自己。
2015年底,地铁3号线开通,青岛步入地铁时代,李村率先融入。2017年底,地铁2号线开通,第一个地铁十字路口在李村诞生。台东商圈的霸主地位彻底被撼动,而从此前的商业格局变迁,已经看到了一丝端倪,只是在等待着霓虹照亮其隐藏的角落。
霸主式微有很大的因素来自于台东商圈自身的原地踏步。受制于空间资源的狭窄,在2003年万达广场进驻之后,将近20年时间里再也没有新兴商业项目落户,倒是中央商务区、浮山后等次级商圈崛起,分化了台东商圈在市北商业体系中的客流。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随着麦凯乐、凯德MALL以及此后的保利广场接棒麦凯乐加入,一个以庞大新兴居民区为后盾和以地铁为大动脉的新都心商圈形成,它不仅具备较为完整且新潮的业态,而且品质定位更加高端,还通过地铁率先实现了与全城的互联互通,一个与台东平起平坐的“兄弟”商圈崛起,影响力日隆。
老对手李村商圈更是不断“广积粮、缓称王”,乐客城开业到崂山百货扩建再到和谐广场开门,李村商圈的新项目一个接一个,早已翻过了维客、利客来、北方国贸三巨头统领李村商业的旧篇章。就连堪称商业“冷年”的2020年,处在夏庄路、京口路、向阳路合围三角地带的维客星城逆势开门,以11万平方米的地铁商业综合体身份亮相岛城。而台东商圈过去十几年一直是利群独自撑起一片天,唯一变化就是沃尔玛退出了,原来空间并入利群的版图。
虽然地鐵2号线西段在2019年底开通,为台东商圈带来了充裕的客流量,以至于夜晚和周末的台东恢复了“人山人海”,“平民化”商业氛围也越来越吸引着年轻群体。但其“商圈一哥”的位置已经不够稳固,近的有主打时尚新潮的新都心商圈想取而代之,远的有同样主打物美价廉的李村商圈一直在虎视眈眈。
在线上消费崛起的时代,商圈已经没有昔日那种对消费的绝对统领能力,商圈的未来也成为正在持续探索的命题。新都心、万象城、石老人等商圈新势力,正在和台东、李村等老一代商圈平起平坐,青岛的商圈之争早已从两强对立转向了百花齐放,这是城市均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圈依旧是富民经济的重要载体,但已经不是受宠的产业,它们的征战杀伐早已引不起太多的关注,倒是市北区和李沧区的经济新引擎一直为业界所关注。
同一命题的不同解法
翻开城市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市北区和李沧区太像了,除了同为商业旺角,它们还是青岛当之无愧的工业摇篮。在“上青天”时代,九大国棉厂全部位于两区今天的范围之内,在工业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绝对优势的时代,它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大区,中车四方、青岛钢铁、海晶化工等曾经在青岛工业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都坐落于此。
以“上青天”为缩影的工业文明地位造就了它们不服输的区域性格特征,这是两区对“商圈一哥”位置全力争夺的内在动力。但时过境迁,拥有共同历史记忆的它们,站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关口,都面临着同样的城市发展命题。
随着老城区企业搬迁,市北、李沧两区固有的财源体系被颠覆,需要重新确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四方、沧口两个传统产业集聚地在城市资源配套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教育、医疗资源需要全面提升;因为缺乏高科技企业的引领,在这两个常住人口大区,更多的居民只是把其作为居住地,工作多在市南、崂山,并且支撑了那里的科技、金融等产业的崛起……
在过去十年间,市北区和李沧区是青岛房地产建设最为突飞猛进的区域,前者的代表是新都心,后者代表是東李,在居民区快速形成的同时,却没有顺势实现产业体系的构建。
这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人才并没有为居住区所用,他们的知识赋能了崂山和市南,却徒增了市北和李沧的养老、教育、医疗压力。市北区此前已经预警了第二实验初级中学、65中、53中、启元学校等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源超负荷。
2020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962.18亿元,李沧区实现生产总值545.88亿元,两区名义增长速度均落后于青岛市增速,其中,李沧区生产总值稳居青岛十区市最末位。而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2019年,市北区完成96.69亿元,李沧区完成106.26亿元。在人口方面,市北区常住人口在110万左右,李沧区常住人口在60万左右。
如果觉得这样对比不够明显,可以把崂山区的数据拿来参照。同样是2019年,崂山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1亿元,但崂山区的常住人口不到50万。
通过对生产总值、公共预算收入、常驻人口等数据的简单对比,区域发展的成色和面临的压力清晰可见。
市北区和李沧区的主政者全部选择了通过产业构建来破解当前面临的难题,市北区提出利用数千亩核心区域的土地,分别从人工智能、大健康、数字科技、跨国公司总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手,打造六个千亩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路径。
李沧区则在聚焦智慧新能源交通、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其中,备受关注的院士港将聚焦主导产业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实体化、市场要素股份化、网络信息赋能化、链群融合一体化”,催生产业裂变效应,培育形成创造创新生态系统。
相对于市南区存在的缺乏空间支撑产业发展的难题,好在市北区和李沧区通过老城区企业搬迁还拥有一定的辗转腾挪的空间,前者有青岛港大港区域和环湾路两侧的待开发区域,后者则有沧口地区的大量空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我们也可以乐观地预估:随着市北区和李沧区把发展的想象空间都瞄准后海,胶州湾畔的时代或许即将来临。前海开发殆尽,后海方兴未艾,机遇重回后海不再只是梦想。
市北、李沧两区的主政者都拥有在不同区市工作的经历,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曾在胶南市任职副市长,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则是在平度市任职副书记多年。而市北区区长张永国此前更是在即墨、胶南、城阳、市南都任过职,不同的任职履历,可以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区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成为大概率事件。
回到最初的话题,“商圈”曾经是市北和李沧的“人设”,当下的市北区和李沧区都需要频频出圈,建设更多的生态圈,跨界不同的产业圈。商圈之争只是表象,区域影响力之争才是内涵,区域发展要靠产业、文化。可以想见,以后海为腹地的市北区和李沧区在以后的岁月中还将频频交手,这是一衣带水的宿命,有竞争、有合作、有互相成全,“圈”力的游戏还会继续下去,可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