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2021-06-30 16:54杨存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目标情感

杨存梅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交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完成的。当代人类心理学家罗杰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他认为“学习本身就应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当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知情交融,才能使教学过程获得优化,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質的健康发展。

课程标准中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落脚点。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情感教育目的,也为我们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和实现情感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必须实现的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目标和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

一、教师的爱是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的源泉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由于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教材内容的情感理解和解说,都影响着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会对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人,是施教的对象,学生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的情感,同样会对教师发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处在受教育的地位,所以语文教师本身的情感态度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对学生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语文教师怀着挚热的爱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会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

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很大一部分来之于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自已学科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的感情。一个好的教师一定对其任教的课程十分喜爱,并有着远大的抱负。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对语文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用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去打动学生,振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使学生满腔热情投身语文学习

“爱屋及屋”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爱,而爱的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即师爱。”师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无私的爱的奉献,具有正确师爱的人,必将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中,用火热的真情去感化学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了这种无私、平等的的爱,其言必亲切,其行必感人。

教师只有爱得真切、爱得自觉、爱得投入,爱得心甘情愿,才能真心使每一个都抬起头来学习,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学习的的怀抱,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品德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教育对象,教育要面向每一个的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这样就会使学生喜欢教师,对教师产生深厚的感情。学生喜欢哪一位教师,也就喜欢了所教的这一门课程,也就建立了和谐融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从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实现“授业传道“之目的。

三、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积极的理智感是情感教育的落脚点

“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的理智感知包括:好奇心、未知欲、对知识力量的惊叹、对完成任务的信心等。这些积极的体验反过来又推动着学习的进步学生积极的理智感,产生于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精心诱导的教学艺术,教师的表情、眼神及言行都有助于愉悦、和谐氛围的创设。尤其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点拨、循序渐进。“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教师保护和培养学生,养生的自觉和自信的习惯,可以赢得了孩子的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目标,进而实现自己预设的其他教学目标。

四、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是语文课堂实施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

寓教于乐,知行交融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的外部表现。真正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情感教学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种种诱因和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成就动机对学生来说是指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是学生主动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内因。因此,成就动机应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基础知识、体会作品情感价值和中心思想、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等实现教学必要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参与,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即使学生的学习收获有所偏颇,教师也应该及时引导,耐心教育,让学生正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学习体验,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老师一起高效实现教学任务。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语文教材为纲,以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满怀爱的心意,用自己完美的人格、专业的知识带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目标情感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情感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