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平 于长波
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形式化。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站在新时达的历史起点,创新在国家、企业、科技等各个层面和不同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之于国家,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是过于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为此,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科技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的现象依然突出,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研究成果更是罕见。长期以来,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航天领域实现了“嫦娥登月”“祝融落火”等一系列历史壮举,充分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创新,注重行业领域融通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国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中美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等更加凸显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科技自立自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源动力和立足点。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尤其是在“并跑”和“领跑”的关键核心领域,真正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身打造。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破解和消除来自国际社会的技术壁垒以及某些发达国家意图遏制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危机。国家通过提前布局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了创新活力,增强了创新动力。当前我国已通过自主创新集智攻关,在基础元器件、关键原材料等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品牌,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国际一流军队建设必须坚持创新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当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国防建设顶层要求。战略性科技力量决定大国博弈胜败,关系大国国防力量建设和军队生死荣辱。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风险与挑战,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和一流军队。军事力量的深层次较量是军事科技的直接较量,强大军队必然有强大的“杀手锏”装备支撑。我军同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是科技落后于人。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战略地位,加快步伐、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才能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
创新,是挑战或机遇
创新之于企业,是挑战或机遇,抓住了是机遇,就可能加速前进的步伐;错失了是挑战,则可能延缓发展步伐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抛弃。
抢占科技高峰掌握战略主动。科学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掌握主动。16世纪以来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迎来以绿色和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新兴科技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军事技术也处于新一轮创新突破期,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科技强国已经将新技术与军事应用相结合,改变战争规则的装备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正在不断改变着战争面貌,并深刻改变着世界军事发展的战略走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果我国国防科技创新跟不上,就会形成技术代差,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下风,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不断超越自己、引领发展,搏击世界科技潮头,努力攀登科技高峰,抢占军事技术领域制高点。
把脉需求痛点牵引创新方向。創新只有瞄准用户需求,切实解决用户痛点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在需求导向的牵引下,技术创新才能找到更加灵活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立项、实施和评价机制,能够快速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调动,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要遵循痛点规律,技术创新要接地气,瞄准用户需求难点、热点和焦点,力争在带动能力强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例如,某军工单位试行构建了直击“痛点”问题的概念论证模式,面向新军事变革下陆、海、空、天、网、电等新战场,注重从源头寻求概念和需求,深刻挖掘目前装备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前瞻我军装备体系建设动态,准确捕捉体系能力短板和创新切入点,从解决现实问题、抵消可预期的威胁、牵引新的能力增长点等不同层面提炼“痛点”问题,为新概念研究提供输入。
推行协同创新打破技术壁垒。在技术快速变迁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模块化、复杂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创新所需知识通常分布在不同的组织中,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开展协同式创新。在很多情况下,创新已不再是单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而是高度依赖于企业能够获取的外部创新资源。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固有的产学研用典型模式已成为企业寻找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支撑,推广建立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创新平台,统筹利用好国家各个渠道预研创新项目,坚持以我为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上的技术和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机制,采用市场“赛马”和竞争机制选取或整合最好的方案,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创新,要打造长板优势
创新之于科技,要紧抓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在关键性领域、基础性领域、颠覆性领域下大工夫,铸造国之重器,打造长板优势。
在关键性领域实现自主突破。核心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军事网络信息、太空和网络攻防、临近空间等领域,已成为各国军队的追逐焦点。我国大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一些老大难问题久攻不克,这成为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打赢制胜的短板掣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实战需求为牵引,瞄准装备能力提升,对接军队转型,加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节奏,快速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我国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并在一些战略必争的核心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把克敌制胜的核心关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基础性领域实现引领发展。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根本所在,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基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一些守旧思维,独创独有的新思想、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不多,研究深入程度不够。而核心关键技术的根源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着力聚焦基础共性需求,高度重视专业技术原始创新,大力加强空气动力学、空间环境认识与作用机理等研究,从源头捕捉和识别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具有引领性的基础技术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成体系持续推进,切实打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全周期链条,强化技术源头供给,为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增加后劲。
在颠覆性领域实现先发制人。颠覆性技术是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的突破口,已经成为世界军事竞争甚至战争胜负的关键。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重点布局发展能够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性技术。在该领域,如果我们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由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反之,就会被竞争对手所“颠覆”。面对发达国家在无人作战、太空作战、赛博空间对抗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術、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不断取得的新突破,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抓机遇、选准突破口,大力鼓励实现“从0到1”的突破,积极开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机理和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活动,在颠覆性技术研究上先行一步、高人一筹,最终实现技术突袭与领跑。
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动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