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应峰
上海某中学曾出过一道模拟试题:“有一头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备选答案为:“A.白色,北极熊;B.棕色,棕熊;C.黑色,黑熊;D.黑棕色,马来熊;F.灰色,灰熊。”乍一看,条件和需要求证的结果风马牛不相及,解答这道题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还是有人做出了比较完美的解答。首先,根据题目条件算出重力加速度g=9.8085,查一下重力加速度与纬度对照表,可知陷阱是在纬度44度左右的位置。根据熊的地理分布,南纬44度没有熊的踪迹,所以就只能在北纬44度的位置了。其次,既然为熊设计地面陷阱,一定是陆栖熊,而且大部分陆栖熊视力不好,难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至此,可排除北极熊、马来熊和灰熊。如此一来,只剩下棕熊和黑熊两个答案。最后,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质一定为易于挖掘的成土母质。虽说棕熊在相应地理纬度上有分布,但多為高海拔地区,而且凶悍,捕杀的危险系数大,价值没有黑熊高。一般的熊掌、熊胆均取自黑熊,又因黑熊的地理分布与棕熊基本不重合,所以可以判定,陷阱里的熊是黑色的。
这样一道题目,将物理、地理、生物等知识熔于一炉,构架出一幅广阔的“知识画卷”,美不胜收。解答这样一道题目,是追寻知识美、逻辑美、自然美的过程,它需要一个人在理解眼前事物的同时,又能打破常规,跳出固有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