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足先登 响应者众

2021-06-30 06:56
师道(人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修方法研究

文 喆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在我看来, 本书对中国教师教育的贡献之一, 是倡导了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新理念, 即不把接受培训的教师只看成受教育者, 而是首先承认他们是有理念、 有思想、 有方法、 有经验的教育实践工作者, 所以一切 “教育” 他们的企图, 都必须建立在他们自身主动学习并力求改变自己意愿的基础上; 一切 “教育” 他们的活动, 都必须基于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与学养基础, 而不能企望于 “上行下效”, 或者 “改造” “说服” 之类的举措。

这样一种认识, 其实就是现代社会 “以人为本” 认识的基础, 是我们尊重活动主体发展权、 选择权、 决策权的前提, 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不受关注的个人的基本权利, 又是以 “培训” “加工” 为己任的传统教育的行为盲点。 所以, “教师研修” 与传统的 “教师教育” 有本质性的差异。 不过, 尽管 “教师研修” 作为教育科学的新概念, 确实诞生于海外学界, 但是不排除国内也有与之相近的思路、方法。 例如, 王能智老师在野外地质、 地理考察研究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做法, 就与 “教师研修” 理念暗合, 有某种异曲同工的味道。提示这一点, 并不是要争取什么“知识产权” 或 “发明权”, 而是一切真有道理、 真切合实际的发现或创造, 必定有十分广阔的生发土壤——“捷足先登” 的人, 是因为功夫下得深, 问题想得透; “响应者众”, 是因为许多人已有所觉察,心中早存疑惑, 于是顺风驶船, 欣然接受新解。

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全书大多篇章, 都是从教育、 研究实践而来, 伴有许多鲜活的案例与研究过程的生动记录。 本书也有理论阐释, 但最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的, 则是用学生、 教师发展的实际经验去说明作者对学生、 教师发展规律的认识。

长期以来, 人们, 尤其是中国, 大多比较强调教育的意识形态特点, 甚至只关注教育的政治品性, 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育的群体性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有些教育研究常常偏重理性思辨, 争论的焦点多是教育应该如何, 而不是教育实际怎样。 这种研究偏好,当然有理论与现实的多种原因, 但是, 它会影响教育科研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发挥效用, 也会妨碍教育理论自身的突破或发展。 正是在这一点上, 本书为教育和教育研究做出了又一个贡献。

总体上看, 本书并不以 “教师研修” 概念或理论阐释为主, 也没有太多繁复的演绎推理或华美的高头讲章。 作者只是通过自己 30 年来支持、 参与、 指导诸多儿童、 教师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思考和总结分析, 让我们了解一个有理想、 有明确目标的教育科研工作者, 应该怎样在与 “教育对象” 共同实践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 引导他们, 让他们自己求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路径与方法。 从这个角度说, 本书作者所展示的教师研修的理念、 路径与方法, 不但切合教育的本质, 而且抓住了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因为, 比起学校教育来, 现代意义的教育科研的历史还太短, 似乎还未形成严格的科学术语与方法体系, 坚持深入教育实践, 力求全面把握教育现象, 积累更多有深度的教育认识, 或许是教育科研发展的根本要求。

猜你喜欢
研修方法研究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