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祎,蒋文青,张 旭,李 军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
目前,农产品市场存在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中间环节过多、现代化种植设施普及率低、销售渠道单一化、经营者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感观测及农户多个体分散经营等问题。在农产品销售方式与农户家庭经营类型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找寻不同家庭经营类型农户和销售方式选择的关系,为市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与调控,对于构建和完善满足农民需求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顺畅流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目前,多侧重于分析某一种家庭经营模式对于一种销售方式的意愿程度,而对于不同家庭经营模式和销售方式关系的体系框架尚不完善。
据第3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共有20 743万农业经营户,其中398万规模农业经营户,仅占1.92%。从美国农业部数据可知,2017年,面积>24.28 hm2的农场占全部农场的比例达58.1%。相对而言,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户比例较大,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比例较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随着近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及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生鲜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正在日益提升,销售渠道也向着电子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山东省烟台市是我国大樱桃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2/3,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近年来,烟台市的大樱桃销售电商化程度提升较快,樱桃种植户的销售方式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快速跃进。由于烟台市种植樱桃农户的规模大、生产经营模式和农产品销售渠道较全,能够为开展研究提供多角度全方位丰富的样本,从而为全面分析各种家庭经营类型农户销售渠道的选择奠定基础[3]。
2020年10月,调研小组成员分别前往烟台福山区、牟平区对樱桃产区的种植情况、经营方式及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调研地点涉及福山区的回里镇、高疃镇和张格庄镇3个镇,以及福新街道、清洋街道、古现街道、大季家街道、八角街道、东厅街道和门楼街道7个街道。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访谈的形式,对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樱桃种植面积和收入等进行调查。在调研地区分别发放问卷70份,回收整理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59份,调查问卷有效率84.29%。
调研地区为从事樱桃种植农户聚集地,目前大樱桃种植面积较大的街道及乡镇有回里镇、高疃镇、东厅街道、张格庄镇和门楼街道。家庭种植面积平均0.32 hm2,樱桃品种众多,大紫、红灯、龙冠、美早、拉宾斯和红密等均有种植,单户种植多种樱桃品种[4]。近年来,当地农户开始从单一的传统樱桃销售模式逐步加入新型销售渠道,形成销售渠道多样化。
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专业化程度划分,农户的家庭经营类型可分为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其中专业农户经营又称专业化经营,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收入。这类纯农业户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是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设备,发展相应的生产项目。所以,它被称为农业现代化的专业农户,也即家庭农场。而兼业农户经营又分为“一兼”农户经营和“二兼”农户经营,主要是指在家庭经营中以主要或次要经营农业,还从事其他非农业类工作的经营[5]。在实际调研中,由于樱桃种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兼业经营的农户占据绝大多数。在这部分农户中,选用樱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来衡量农户兼业经营的程度,以更加精确地研究兼业程度对于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
按照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划分,农户的家庭经营类型又可分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和联合经营。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近年来,联合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出现了农业合作社、专业生产者协会等联合经营类型[6]。在研究中选取了家庭规模、种植面积等指标来衡量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除此之外,还选取了若干个农户基本信息要素作为考虑影响农户选择销售渠道的因素。
问卷及研究中主要涉及的要素如下。
(1)年龄:农户处于不同年龄对销售渠道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年龄影响农户的身体健康情况、行动能力和认知情况,因此,各自接受新兴事物的程度不同,从而可能影响农户销售渠道的选择。
(2)家庭规模:家庭规模影响樱桃种植面积和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樱桃的产量。家庭成员多,接受信息能力强,可能选择多种且新型销售渠道。
(3)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不同的农户对于各种销售渠道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其学习能力、网络技术掌握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对销售渠道选择存在影响。
(4)是否存在兼业情况(樱桃收入百分比):农户樱桃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户的兼业情况,其可能影响农户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一般而言,存在兼业行为意味着农户接触社会更为广泛,信息资源渠道更多,观念意识与时俱进,会选择电商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
(5)种植面积:樱桃的种植面积直接影响樱桃产量,从而影响农户对销售渠道的选择。种植面积大,可能选择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以达到迅速、大批量即时销售,以保证樱桃的口感和新鲜度。
(6)损耗率:由于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市场范围不同,运输距离不同,运输时间、运输工具和运输主体不同,可能导致运输途中损耗率存在差异[7]。采摘与出售的时间差会导致损耗率的差异,从而会对农户销售渠道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研究命题为家庭经营模式与销售方式选择的关系,探究影响樱桃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因变量y为定性数据,是否选择某种销售渠道,是二分变量,因此采用因变量为定性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目前,椎弓根螺钉已广泛应用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中。椎弓根置钉方法有很多,而术中导航为最准确的[1],但导航系统价格高昂,难以短期内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基层医师因条件限制,术中往往凭经验、手感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其位置常常很难控制,甚至会将椎弓根穿破,其发生率为20~30%。我们在基层医院常常可以碰到椎弓根钉植入失当或误置,引起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稳,甚至出现了许多诸如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椎体,损伤血管、脊髓、神经根等并发症[2]。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手术者水平有关,还与椎弓根解剖结构个体差异有关。
在调研取得的所有样本中,农户的年龄集中分布在41~60岁年龄段,占总体样本的81.3%;农户的家庭规模主要集中在3~5人;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学历居多,约占总体样本的50%;受调研农户的樱桃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为60%~80%;农户的种植面积集中在0.2~0.3 hm2,占总体样本的42.4%。具体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利用SPSS26.0软件对59个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不同经营类型的农户选择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给出了卡方值及其相应的自由度、P值即Sig值。模型检验卡方统计量的P值(Sig近似为0)<0.10,因此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至少有1个变量的OR值有统计学意义。最大似然平方的对数值理论上服从卡方分布,其大于卡方临界值,因此最大似然对数值检验通过,模型整体性拟合效果较好。Cox & Snell R方和Nagelkerke R方的参数主要是用于模型之间的对比。Hosmer-Lemeshow检验卡方值的P值>0.10的显著性水平,可知Hosmer-Lemeshow检验可以通过,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整体,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2 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绝大多数农户基本特征的变量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水平,且影响方向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农户基本特征是影响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重要因素。
(1)农户的年龄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农户年龄对农户销售方式的选择影响并不显著。猜测年龄结构的趋同性可能是主要原因,因为在现有的调查样本中,种植户集中分布在41~60岁的年龄层(占总调研人数的81.4%)。
(2)受教育程度在“是否选择批发市场”和“是否选择网络销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于是否选择批发市场和网络销售均有显著性影响,尤其是选择网络销售。
(4)种植面积3种销售渠道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见种植面积对农户选择3种不同销售渠道均有重要影响。
对于是否选择批发市场,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和种植面积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与农户选择批发市场呈负相关关系;家庭规模和种植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即受教育程度低、家庭规模大及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更容易选择批发市场。
对于是否选择网络销售,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教育程度、樱桃收入百分比和种植面积。受教育程度和种植面积与农户选择网络销售呈正相关关系;而樱桃收入百分比则呈负相关关系。即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高(樱桃收入百分比低)及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网络销售。
对于是否选择销往商贩,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种植面积和樱桃收入百分比。樱桃收入百分比与农户选择销往商贩呈正相关关系,种植面积反之。即种 植面积小、专业化程度高(樱桃收入百分比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销往商贩。
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专业化程度的维度来看,由数据得知,专业化程度高的农户选择网络销售的可能性是兼业化程度高的农户的0.792倍,专业化程度高的农户选择销往商贩的可能性是兼业化程度高的农户的1.63倍。说明专业化经营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商贩;而兼业化经营的农户更愿意选择批发市场。据此推测专业化经营农户在小规模樱桃种植户中收入较低、种植规模较小是选择商贩的原因,而批发市场则要求方便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樱桃产量。
从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看,由于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样性强,樱桃种植面积差异性大。因此选用种植面积来衡量农户的种植组织化程度(种植面积<0.3 hm2作为小农户,种植面积≥0.3 hm2作为家庭农场),更加精确地研究组织化程度对于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樱桃的种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此部分农户更愿意选择销售给商贩;仅有少量农户采用家庭农场的模式或加入了合作社、农业企业,这类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多拥有更为灵活的销售渠道如采摘、网络销售和樱桃树的认购等形式,附加值和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未来樱桃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之一[8]。
综合以上分析,受教育程度低、家庭规模大和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更容易选择销售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高和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网络销售。由于销售给商贩具有灵活、直接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尽管有时候价格波动较大,种植面积小、专业化程度高的农户还是更倾向于销往商贩。
结合调研情况和研究结果,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1)针对种植面积大、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主要选择网络销售。政府部门应投入相关资金,定期培训,学习新型销售方式;提高补贴水平,鼓励更多农户选择网络销售;推动网络销售普及化、规范化。
(2)针对种植面积大、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主要选择批发市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推动批发市场销售模式的规模化、专业化,促进网络销售与批发市场有机结合。政府或相关企业投入专业的网络销售人员,使批发市场作为线上销售的供应商[9]。
(3)针对种植面积小的农户,主要选择灵活直接的商贩方式。政府部门应对村民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其网络认知度和网络销售的操作熟练度,为选择多渠道销售提供知识储备。
(4)应推动樱桃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和销售模式的现代化,最终提高烟台地区樱桃产业附加值,对促进农产品顺畅流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