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芬, 张立肖, 杨亚晶
(河北科技大学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既要在坚守和传承中汲取营养,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发展中看到隐忧,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立足于河北省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希望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作为检索数据库,检索主题为“非遗”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论文作者单位为河北省区域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机构,筛选去除不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新闻报道、公告通知等,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2月28日,共统计有效文献837篇。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19项,中国的昆曲被列为其中之一。从此,我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研究始于2002年左键的论文《中国昆剧大辞典评价》。2004年河北省出现了非遗领域的第一篇论文——齐易的《民乐瑰宝震寰宇 古乐奇葩动人心——众多中外专家学者关注河北省涞水县南高洛村民间“音乐会”》。文中作者这样描述,“我们作为拥有这些宝藏的家乡人,更有责任把它保存下去,把它发扬光大。做好我们家乡民间音乐文化宝藏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为保持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为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上占据其应有的地位而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作为河北省最早见诸学术期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活动的实地考察报告,它概括反映了当时非遗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术研究者对于非遗项目的认识,起到引领学术研究方向的作用。
自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各省也相继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于2005年10月成立,非遗保护在政府指导下开始受到学术研究者的重视。2006年6月《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数量一跃为12篇。
2013年河北省为鼓励和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系统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相应实施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开通了河北省非遗保护网、河北省非遗档案资料数据库,抢救、整理、保存了一大批珍贵资料,还创建了非遗传播基地、传统文化推广基地、保护传承示范企业,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学术研究方面,2014年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数量稳步增加,2014至2020年6年的论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8.33%(见表1)。
表1 年度发文量
本研究选取了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4篇以上的27位作者,27位作者贡献了173篇论文(见表2)。排名第一的齐易发文25篇,自2004年首发有关非遗类主题文章以来,一直有非遗领域的研究文章发表,研究方向为传统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第二位辛儒发文21篇,研究方向为非遗保护、非遗产业化等,时间集中在2007—2011年。其余25位作者发文数量不多,发文时间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在5年之内,研究持续性不够。经统计,本文涉及的837篇论文共1 238位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本研究数据可看出河北省非遗研究领域尚未形成高产稳定的研究团队,没有实力雄厚的多产作者群,作者专注度不够。
表2 作者发文量
统计发现: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衡水学院、燕山大学都是2013年被命名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单位,论文数量居前(见表3)。位居首位的河北大学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109篇,作者所在的二级学院集中在博物馆、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等,个人发文量居多的辛儒和齐易就分别属于博物馆和艺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54篇,作者所在的二级学院集中在纺织服装学院、体育部、艺术学院等。河北科技大学自2005年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社会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促进非遗项目进课堂,实现“非遗”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动态传承。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开设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并以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推动教学传承与实践,非遗学术研究活跃,发文数量堪比省属重点高校,具有明显的满族特色音乐、饮食、舞蹈等区域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29篇,发文4篇以上的27位作者中占了4位,吕竑海更是发文8篇,说明该中心在引领河北省非遗学术研究方面起着表率作用。
表3 发文机构
本研究检索的837篇论文分布在293种期刊,平均每种期刊发文2.9篇。表4选取了发文8篇以上的期刊,其中《大众文艺》是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省级优秀学术期刊,设置有“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栏目,2013年开始开设了“非遗研究”栏目,这为非遗项目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以刊发93篇论文居首位。期刊所属学科不仅涵盖了艺术、经济、民俗、教育等社会科学领域,而且由于非遗项目中有许多手工技艺,因此论文发表刊源还包括了建筑、纺织等工业技术类期刊。
表4 期刊来源
在检索的全部837篇论文中有594篇被引用过,被引率达70.98%(如图1所示)。被引频次居首位的高达124次,占被引文献的20.87%。该文是曹迎春、张玉坤发表在《建筑学报》上的《“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及分布探析》,被60篇论文、6篇博士论文、52篇硕士论文、6篇国内外会议引用。位居第二位的论文被引频次60次,是任学婧、朱勇发表在《河北法学》上的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这2篇论文是被引次数最多的也是下载量最多的,下载超过2 000次。
图1 文献下载量与被引次散点图
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和下载量是衡量论文学术影响力的2个重要因素。下载量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的程度,可以分析该领域的热点方向及学科发展趋势。被引频次反映的是论文对其有用的程度,可以分析学术拓展的层次。在SPSS统计软件中利用相关分析研究下载量和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相关关系的强弱情况,下载量和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系数r=0.731,并且呈现出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下载量和被引频次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在本研究检索结果的分组浏览中,其主题标签标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北省、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等40个之多,标识纷繁杂乱,标识之间无逻辑层次,无法直接套用这些主题标签研究本次主题内容。本文将搜集到的文献进行重新分类梳理,归纳整理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将论述非遗项目现状调查、价值分析、保护传承、宣传推广、旅游开发等概括为综合理论研究;第二部分将论述某一项具体非遗项目概括为具体项目研究。具体项目按照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以下六类:一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是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是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是传统体育和游艺;六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分类统计,综合理论研究论文431篇,占全部文献的51.49%,具体项目论文406篇,占全部文献的48.51%,从河北省数据来看,理论研究与具体项目研究两个部分的文献数量差距不大,前者略高。
河北省研究者所涉及非遗项目以及所占比例如下:传统音乐类目以26.11%的比例居首位,涵盖了冀中音乐会、热河清音会、冀东民歌、 深州老丝弦、正定常山战鼓以及县、村传统音乐会(节)等近30个项目,围绕其艺术价值、音乐结构及特点,重点分析其保护与传承措施。在“传统音乐类”非遗领域,齐易当属高产作者,发文量占河北省非遗项目传统音乐类的23%,且专注于冀中音乐的研究。传统技艺类目研究论文占19.95%,涵盖了蔚县剪纸、秸秆扎刻、酿酒工艺、磁州窑、内画、冀南土织布、刺绣文化以及传统村落等20余种项目,研究内容侧重传承与开发创新。除了个别学者研究的是省外项目外,绝大部分项目都是河北省内的非遗项目。其他分别是:戏剧曲艺杂志类占15.27%,传统舞蹈类占15.59%,传统美术占10.34%,传统体育和游艺占12.56%,传统礼仪节庆占2.96%,传统口头文学占1.97%,传统医药占0.25%。
1.调查分析
学者们对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扶贫调查研究》《井陉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研究》《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丰富多彩的唐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分析》《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取向研究》等。作者立足对家底的掌握,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支持。赵丽苹[1](P3)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它的社会价值。它们历经岁月沧桑流传至今,充分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始源和开展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它的科学价值。“非遗”相关产品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齐勇等[2](P222-224)着眼当代文化视野,探讨“非遗”资源的精神价值,体现其改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塑造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只有各民族切实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和多样性。“非遗”辐射出真善美的审美观、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等哲学观念,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非遗激发出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人们自觉寻求民族与爱国精神的旨归,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总之,认真研究、领悟非遗所蕴含的精神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对于建设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保护和传承
保护和传承是非遗研究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具体项目研究部分中所论述的每一个项目研究终究也是为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在理论研究部分有占64.26%的论文从宏观角度根据存在的问题阐述保护和传承的措施。刘飞宇等[3](P129-130)提出应以政府引领为主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护体系,定期进行项目普查,分重点分层次保护;丰富宣传模式, 拓宽宣传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国家财政力量应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提高传承人收入与健全培养制度;制定非遗独特品牌化发展战略。任学婧等[4](P91-92)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方式中法律保护是最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并提出完善我国非遗法律保护的建议: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私法统一保护模式;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尽快统一非遗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马维彬等[5](P195)补充了非遗项目保护方法——健全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技艺,但其工具、产品等则是物质的,同样需要重点加以保护,整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实物及其他介质资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和方式,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当之无愧担当重任。他们从非遗资料收集分类、资源组织、馆藏体系的视野阐述“三馆”在保护非遗中扮演的角色。非遗传承人是发掘非遗价值的主要群体,打破“徒从师学、口传心授”的单一传承途径,让传统文化在学校生根开花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进校园、进课堂、建设课程群、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非遗实践基地等,对实现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推广开发
吕竑海[6](P10)认为,非遗文化资源产生于民间、壮大于民间,加强非遗文化同基层民众的联系,由此将确保非遗文化资源得到更为理想的传承。利用非遗资源,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品;非遗宣传入乡村;创设数字化非遗文化平台。康莉霞等[7](P10)认为,非遗宣传主要依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开展,主要的方式和途径有:展览、展演;进校园、进社区;电视纪录片、丛书;非遗节会。现有的单纯依靠某一种媒体的宣传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应该着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极具融合性和交互性的综合性宣传新平台、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盖海红等[8](P35)从创建微信微博号、网站,开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堂,注册直播平台和开发非遗产品等方面阐述了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构建网络互动直播平台,拓宽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重点探索了交互媒体下燕赵非遗文化宣传推广的有效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不仅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学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翻译的对外宣传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其旅游化开发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选择。马育倩等[9](P248)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为例,提出3种开发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增强游客文化认同感和体验性;民俗文化村模式——组合式开发突出地域特色;依附式开发模式——丰富当地旅游项目。韩冰[10](P35)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提出3种方式途径:休闲演艺模式;节事旅游模式;非遗旅游商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旅游开发,或是某一单一模式的旅游开发。传统手工技艺类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途径和新理念。张金鸥[11](P112)探寻了非物质文化品牌营销推广的重要性,由于品牌观念的缺乏,品牌宣传还不到位,使得人们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较少,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创设自身品牌,进行对应的营销推广。
河北省既有国家级又有省市自治区、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量庞大,类别齐全,且相互之间关联密切。河北省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至今十余年来,提出了诸多保护理念与模式,工作稳步推进,许多深藏多年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被认知、被欣赏、被利用,所蕴含的价值不同程度得到了发挥,学术研究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建设文化强国的推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河北省未来非遗研究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一,从本次搜集的数据看,合作的作者大多来源于同一个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表明作者间及地区间的合作程度较弱。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大多在民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力在高校。高校应该探索建立非遗学科理论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到非遗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中,提升非遗研究能力,形成稳定的核心学者群和学术研究团队,从而提高科研成果影响力。
第二,在本次搜集的数据中,有关数字化研究方面的文献数量占比很小,表明非遗数字化研究相对弱势。伴随数字化技术在各学科领域广泛运用,非遗数字化已经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12](P138)。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基础数字技术仍然为主要技术应用,3D扫描与重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作捕捉等新兴数字技术也已经开始探索运用,在未来的非遗数字化保护, 尤其是非遗展示传播工作中势必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人们可接触的现代化“新形象”进入大众视野。
第三,河北省非遗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致使文化内涵的挖掘流于表象,反而降低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以及关注度。当前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某一个区域的一次性研究,没有持续跟踪后续进展。而非遗保护与非遗传承、推广、开发密切交织,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应该注重非遗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编制长远规划,与时代融合,不断探索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