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蕾,李 倩,池 玮,李明忠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其数据量大、分类科学、结构合理等特征成为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人文社科资料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所转载文章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始终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广泛的学术影响。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载文基本情况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规律特点,并结合我国当下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及相关政策,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和热点进行展望。
本文以2020年度《高等教育》的166篇载文为研究对象,从栏目设置、源杂志转载量、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文章合著情况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归纳总结其规律特点,进而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阵地、合著趋势等。
2020年度《高等教育》包含10个栏目,每期载文11~16篇,总计166篇。由表1可见,按出现次数对10个栏目进行排序,分别为“比较与借鉴”“管理与经济”“教师与学生”“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招生与就业”“高教史研究”“课程与教学”“本期关注”“质量与评价”。其中,出现次数且转载量位于前四的栏目包括“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教师与学生”“管理与经济”,并且对比2018年(前四名依次为“比较与借鉴”“改革与发展”“管理与经济”“教师与学生”)和2019年(前四名依次为“改革与发展”“比较与借鉴”“管理与经济”“教师与学生”)栏目转载量排名,这4个栏目仍然稳居前四位。可以看出,这4个领域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极为关注的热点方向。
表1 2020年《高等教育》栏目分布及载文数量
2020年度《高等教育》的166篇载文涵盖了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55种杂志,充分说明其文章来源十分广泛。从表2可以看出,其中转载量4篇及以上的杂志有12种,转载量排名前五位期刊为《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研究》《江苏高教》《教育发展研究》,均为教育学权威期刊。从55种源杂志类型来看,其中教育类杂志35种,占总数的63.64%,转载量139篇,占总转载量的83.73%;非教育类杂志20种,占总数的36.36%,转载量27篇,占总转载量的16.27%,可见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以教育类杂志为主。通过55种源杂志的级别来看,其中CSSCI来源期刊33种,占总数的60.00%,转载量133篇,占总转载量的80.12%;非CSSCI来源期刊22种,占总数的40.00%,转载量33篇,占总转载量的19.88%,与2019年(非CSSCI来源期刊占总数的22.81%,其转载量占总转载量的10.98%)相比,其占比分别增加17.19%和8.90%。可见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虽然仍以CSSCI期刊为主,但也越来越关注非CSSCI期刊的文章,显示出其在转载文章时更注重文章质量而非期刊级别。
表2 2020年度《高等教育》源杂志转载量排名
2020年度《高等教育》165篇载文(1篇笔谈除外)的第一作者单位共75个,其类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等。表3为载文量达3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排名情况。
表3 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排名
1.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阵地,其中非师范类院校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第一作者所在的75个单位中,共有67所高校,占总数的89.33%,转载量共156篇,占总转载量的94.55%,其中师范类院校17所,占总数的25.37%,转载量48篇,占总转载量的30.77%;非师范类院校50所,占总数的74.63%,转载量108篇,占总转载量的69.23%;科研院所6所,占总数的8.00%,转载量7篇,占总转载量的4.24%;行政部门2个(教育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占总数的2.67%,转载量2篇,占总转载量的1.21%。
2.层次较高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也较高。对第一作者所在的67所高校进一步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所,占高校总数的29.85%,转载量89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57.05%;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所,占高校总数的31.34%,转载量33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21.15%;地方本科院校19所,占高校总数的28.36%,转载量26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16.67%;成人高等院校1所(辽宁教育学院),占高校总数的1.49%,转载量1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0.64%;非中国内地高校6所(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牛津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广岛大学、香港大学),占高校总数的8.96%,转载量7篇,占高校总转载量的4.49%。
3.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或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博点的高校产出的优质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较多。在67所高校中,拥有相关博士点的高校25所,占高校总数的37.31%,转载量98篇,占总转载量的62.82%;拥有相关硕士点的高校24所,占高校总数的35.82%,转载量35篇,占总转载量的22.44%。二者共转载133篇,占总转载量85.26%;无相关硕博点高校18所,占高校总数的26.87%,转载量23篇,占总转载量的14.74%。
2020年度《高等教育》的165篇载文(1篇笔谈除外)中独著70篇,占总数的42.42%;合著95篇,占总数的57.58%,这与2018年(51.46%)及2019年(52.63%)相比,文章合著率逐年上升。从载文合著的规模来看,以2人合作为主,3人及以上合作的较少。从表4可以发现,相关学者大多选择以合作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但目前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合作团队。
表4 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合著情况
由表5可知,95篇合著文章中作者为同二级单位的有44篇,占总数的46.31%;跨二级单位的有19篇,占总数的20.00%;在跨一级单位合著中,跨高校合作文章共29篇,占比30.53%;高校与机构合作文章2篇,占总数的2.11%;跨机构合作文章1篇,占总数的1.05%。可以发现,同一级单位合著率明显高于跨一级单位。一方面,同一单位的师生或同事在研究过程中更方便进行交流,容易形成集群优势;另一方面,受现行科研管理评价机制重视第一作者及项目负责人的影响,加之跨单位合作中资源共享存在一定障碍,因此跨单位合作较难实现。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跨学校合作率与2018年(23.86%)及2019年(28.89%)相比呈上升趋势,表明相关学者更加注重整合多类型机构的优势,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质量。
表5 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合著作者单位情况
本文将进一步对2020年度《高等教育》含有关键词的163篇载文的717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深入挖掘其研究主题与特征。据统计,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主题为“双一流”建设、大学治理、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等。表6为出现3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分布情况。
表6 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关键词分布情况
2020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最后一年,随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启动,各高校陆续开展了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学者们也聚焦“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具体建设路径。
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研究。为深入探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建设路径,学者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其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质量上下功夫。学者们认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原则[1],增强服务国家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学能力,避免单纯追求指标和排名的发展[2]。其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开拓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从而保障充足的经费收入。许多学者提出建设多元资金筹措渠道的建议,其中周光礼强调高校要面向市场拓宽经费来源渠道[3]。毛见青建议高校应通过自身科研、服务等优势筹措经费,并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经费使用公示制度对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4]。其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学者们一方面强调制定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标准,构建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在评价过程中减少具体评价,将评价与利益脱钩[6]。另一方面建议推行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从而避免大学同质化风险和市场寻租等现象[7]。
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手段和目标。学者们从相关政策规划、建设办法及评价体系等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路径。首先,科学的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的主要体现。吴康宁认为学科规划应包括近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重点关注学科的实质性“贡献”而不是“数字”,并合理确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8]。其次,学科交叉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刘献君强调应改革不合理的学科组织及评价制度、加强多元学科文化建设、培养多学科背景人才、促进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等,从而推动一流学科建设[9]。最后,科学的学科评价制度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保障。李志民认为应加强新技术的运用、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分类评价体系建设等,打造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要求的评价指标[10]。
大学治理是近年来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其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大学内外部关系。我国大学治理仍存在办学自主权并未真正落实、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不足、依法治校意识薄弱、治理文化缺失等问题,因此学者们针对相关问题,对我国大学内外部治理进行了研究。
1.营造新型大学外部治理环境,应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并推进高校依法治校进程。其一,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实现有效共治。李振宁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出发,强调中央政府应优化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则应避免资源的过度竞争[11]。其二,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卢晓中指出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应注重政府的“放管服”改革与高校内部自主权的合理运用,并建立相关督促检查机制[12]。其三,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推进高校依法治校。姚荣建议应从学术期刊、学术机构、学术会议等多方面加强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网络建设,并以此强化大学法学科建设,增进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13]。
2.构建现代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涉及高校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体制改革及治理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一,制定合理有效的高校管理制度。周作宇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也是一项基于制度的集体行动,需要立足于秩序原理[14]。其二,建设多元共治的高校治理格局。钟秉林提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高校治理呈现出多元协同治理的新趋势,应加强教师与学生在高校内部治理中的共同参与,重视第三方专业评价和国际认证与评价等[15]。其三,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改革。针对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关注不足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应将非学术影响指标纳入评估体系,提升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重建良好的高等教育评价生态体系[16]。其四,培育高校内部治理文化。构建新型大学治理体制应将大学文化融入其中,王冀生提出当代中国大学应大力提高文化自觉,以“人文、理性、求实、创新、和谐”为共享核心价值信念,创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17]。
师资力量是体现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建设一流的大学师资队伍不仅需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为其专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学者们对大学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制度两方面。
1.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研究。其一,提高教师教学科研专业素养相关研究。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急需提高其信息素养,李芒围绕教学要素探索了一条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教学新路线,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促进教学[18]。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刘刚在探索不同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师教学、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的整合,才能彰显大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9]。其二,规范师风师德建设研究。一方面,学者强调高校专任教师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坚定政治方向,开展课程思政[20]。另一方面,学者们建议针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现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理念,健全高校学术不端监察机构,适当引入司法机制等[21]。
2.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研究。其一,高校师资薪酬制度研究。我国目前缺乏兼具国际理论前沿和中国特色的薪资制度设计方案,胡咏梅建议加大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运用、进行国际比较和国内教师薪酬微观调查、创立教师薪酬微观数据库等,以保障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22]。其二,高校师资聘任制度研究。在教师聘任制度中,长聘教师制度可减少外部考核压力,赋予教师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张端鸿建议通过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学院自主聘用长聘教师、注重长聘制度与原聘任制度的衔接等,探索建设符合国情校情的长聘教师制度[23]。其三,高校人才引进制度研究。人才引进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俞蕖提出应发挥好国家主导的人才战略的引领作用,并加大“放管服”改革落实力度,让大学有更多资源投入人才竞争,从而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全球优秀学术人才[24]。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20年学者们针对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展开研究,此外还有学者对疫情下的人才培养展开了相关讨论。
1.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其一,一流本科教育研究。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代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应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并保障多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吕林海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坚持院校特色,将院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去,并在探索一流本科教育国际标准的同时彰显中国特色和中国力量[25]。乐传永建议通过重构学科专业布局、建设“金课”群、打造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政策保障等全方位支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6]。其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象征。学者们对“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提出规范计划招生程序、改革教师讲授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跟踪评价等建议以保障计划有效实施,进而提高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出重塑创业教育理念、优化创业教育过程、改进创业教育评价等建议,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等[27]。
2.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其一,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质量问题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李梦琢提出根据就业市场实际供需情况对研究生培养规模和专业结构进行实时调整,构建政府、高校、市场三方联结的供需沟通机制等,理性权衡规模扩张和质量保证[28]。其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姚志友建议打造“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建立“高等学校+合作基地+实践项目”的培养方式等,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与实践问题紧密结合[29]。杨玉认为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强化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立体多元的校企一体化建设机制、构建以实践案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是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出路[30]。
3.疫情下的人才培养研究。其一,在线教学研究。学者们分别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完善学校课程平台建设、夯实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等,从而提高线上教学质量[31]。其二,疫情下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学者提出加大扶助稳定中小企业力度、拓宽升学渠道、鼓励应届毕业生基层就业、延长毕业生就业服务、增强高校就业指导、发挥家庭情感支持作用等建议[32],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基于前文对2020年度《高等教育》载文基本情况及热点主题的分析,并结合2020年我国召开的重大高等教育会议、2021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开启的重要节点、新冠疫情的影响等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将更加关注研究生教育改革、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建党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双一流”建设、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20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即将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学者们也应以此为契机,在持续关注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1.聚焦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研究生则是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和后备力量,而我国研究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学者们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制度、导师队伍建设方案,从而指导高校创造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与环境。
2.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2020年我国硕士扩招专业类型向专业硕士倾斜,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大规模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33]。因此,面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当下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学者们应加强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制度、结构、规模、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以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称“方案”),为不同层次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作出总体规划。随后《中国高教研究》和《大学教育科学》均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笔谈对该方案进行深入解读,各高校也纷纷展开对该方案的专题学习。为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学者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内容的评价体系研究。“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者们应积极探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教师职责履行评价、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思政课程考核评价等,从而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2.学科评估新变化的相关研究。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并发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因此学者们可在梳理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为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创新评估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3.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师德”等倾向还比较突出,学者们应积极探索破除“五唯”评价标准,以质量为导向,注重社会贡献、师风师德建设的多元分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建设,从而减轻高校教师的外部压力,激发其教学科研的内在活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造了旧的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目标,创建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学者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百年来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与发展提供借鉴。
1.建党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学者们可从高等教育政策制度变迁、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历程、高校科系专业调整、高校招生规模改革等方面对建党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回顾和反思,从而以史为鉴,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指引方向。
2.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实践研究。学者们可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变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确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3.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党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学者们应对习近平有关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梳理,深入解读其主要内容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等,并以此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学者们一直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落地之年,学者们应继续聚焦“双一流”建设展开研究,为“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完善、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及“十四五”建设规划的制定、新一轮“双一流”高校评选等提供理论指导,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加强“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分析。任何一项教育政策解决问题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双一流”建设政策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34]。一方面,学者们应结合首轮“双一流”建设的经验,重新解读“双一流”建设相关政策文本,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另一方面,学者们应结合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2.加强对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在这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可对国家及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成效与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并反思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国家及地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3.加强“双一流”评选机制研究。在首轮“双一流”建设结束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展开之际,学者们应积极探索科学的“双一流”评估指标体系、分层分类的评估标准和动态分级的资助体系等,为第二轮“双一流”评选提出相关建议。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我国高等教育界沉着应对,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线上教学,并组织相关学者和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心理咨询,在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化危机为机遇。但疫情防疫阻击战尚未结束,学者们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后疫情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研究。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或成未来教学常态,其有效地克服了地域和空间限制,但在线教学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学生自律能力、教师多媒体使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体系等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学者们应对高校线上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探索打造“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分层分类的课程内容设置及考核评价体系、培育教师信息素养等具体措施,多措并举促进在线教学质量提升。
2.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研究。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学者们应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在地国际化”办学方式的研究,并对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讨论,从而突破国际人员流动限制,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常态。
3.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此次疫情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虽然抗击疫情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高校师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是典型的人员聚集性场所,在后疫情时期也决不能放松警惕。学者们应加强对“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应急管理体系改革、高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应案制定、学生返校日常管理措施、“互联网+治理”平台建设等展开研究,为后疫情阶段高等教育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