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 丽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书目有一种独特的魔力,那就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混合,让我们最兴奋的,是那些超越了单一学科和研究线,捕捉到思想之间相互关联性的书籍”。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一篇工作论文中的一句话“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引发一波文理之争,文科与理科,科学与人文,真的是你高我低的对立关系吗?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拥有美国三个院士头衔的华人女科学家李飞飞却早在200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说到:“科学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东西方的科学,实际上都凝聚了许多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李飞飞的这一思想,具有典型的普林斯顿大学治学特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简称PUP)的现任社长克里斯蒂·海莉(Christie Henry)也在近日接受《出版人》杂志采访时表示,她完全同意李飞飞的观点,科学是由文化塑造的,但科学反过来也塑造了文化。“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书目有一种独特的魔力,那就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混合,让我们最兴奋的,是那些超越了单一学科和研究线,捕捉到思想之间相互关联性的书籍”。围绕科学、人文和社科三个基础学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从数学、天体物理到文学、历史哲学、再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等19个细分学科的图书。
成立于1905年的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并不是大学的下属部门,它从创立之初就是一家独立非营利学术出版机构,归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理事会管理。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中,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大学和大学的各个学术院系保持日趋紧密的联系:在出版社17位现任理事会成员中,包含了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和五位编委会成员(均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他们肩负着监控出版流程、执行出版决策的责任,确保所有作品均能代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水准。为发扬出版社的学术使命,普林斯顿大学捐赠基金中更是有专项基金支持出版社去发掘和出版长期学术价值大于短期商业收益的作品。
克里斯蒂·海莉(Christie Henry)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2017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编辑总监。拥有达特茅斯学院地理与环境研究本科学位,以及耶鲁大学图书出版领导项目证书
从1922年出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开始,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就确立了只出版世界顶尖学术内容的标准,致力于 “通过图书促成全球性的对话,激励人们不断学习,并影响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思维和行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学术畅销书”见长,特别是在经济管理、社科通识和科学科普类的图书出版方面优势尤其突出。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250本左右,其中约有70%会获得各种奖项,并且大都是该学科领域的顶级奖项。自2001年以来,出版社连续出版了1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这一记录至今尚未被任何学术或商业出版社打破。编辑主导的出版管理文化,以及严密的评审机制,是取得这些傲人成就的推动力。
通常认为,学术图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难于阅读和理解的,为什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能够成功地向社会大众传播学术图书?对此,克里斯蒂·海莉表示,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的中心,很多知识和思想都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吸引普通读者的能力始于那些热心于在学术界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的作者,以及在搭建桥梁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编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与作者通力合作,研究讲故事的艺术,设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将学术思想带给那些乐于学习但不具备专业知识理解学术专著的普通人。
克里斯蒂说:“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出版投资和决策都是为了帮助加固通向公众的桥梁,确保学术思想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写作和故事。我们的全球营销团队与作者合作,打造作者的公众形象和营销平台,书的设计会考虑到一般读者,销售团队制定读者可接受并且具有竞争力的图书价格。通过营销和宣传,确保普通读者了解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书籍。出版面向普通读者的书籍很像出版翻译作品,需要进行改编以适应目标读者。”
克里斯蒂告诉《出版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核心读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积极寻求扩大受众的途径,将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理念带给最广泛的读者和听众。一直以来,我们在大学老师和学生群体中拥有长期稳定的读者群,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地吸引普通读者,我们的书影响和塑造了公共政策,并引发了一些核心领域,诸如科学、经济、政治和哲学等领域的辩论。我们提供给所有读者的是充分展现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他们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最能够展现出版的科学性、艺术性的书籍。”
“在世界经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这一年里,我们有许多广泛传播学术研究重要性的例子——关于病毒和疫苗的研究、关于政治的研究、关于不平等的研究、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如果这些研究仅仅局限在大学内部,世界就不会从学者们每天创造的知识和发明中受益。作为一个以学术传播为使命的出版社,我们广泛传播学术研究的能力是根本。”克里斯蒂补充说。
在克里斯蒂看来,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的学术出版机构,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很幸运能够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情况下践行学术传播的使命,并以多元化的方式衡量出版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她说:“作者委托给我们出版的每本书都是一个产生影响的机会——这种影响可能是对学生的学习,或对一门学科的未来,或影响到一场辩论中的声音的多样性。因为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得以能够雄心勃勃、富有创造性和实验性地开展出版活动,因为衡量出版社影响力的指标,没有受限于单一的市场回报率。当然我们在做出每项决策时也异常谨慎,以确保出版社拥有可持续的未来。更确切地说,衡量我们成功的标准是我们如何帮助作者为全球知识交流做出贡献。”。
克里斯蒂以托马斯·西利(Thomas Seeley)的《蜜蜂民主》(Honeybee Democracy)一书为例,强调是团队协作保证了出版品质,“蜜蜂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就像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团队一样”。这种团队协作贯穿在整个出版流程中。
据克里斯蒂介绍,首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的每个选题提案,在最初的阶段都要由社内一个跨团队的委员会在项目评审会议上进行讨论。一般有40名出版社的员工参加这些会议,他们阅读并讨论编辑提出的新选题。
如果一部作品让项目评审会上的与会人员感到兴奋,下一步通常是同行评议,这涉及到至少两名,通常更多的外部专家,他们会被问及关于选题提案或书稿的一系列问题,帮助给出关于作品潜在贡献和影响力的洞察意见。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拥有一个动态的评议专家人脉网络,这个网络持续扩容。编辑和编辑助理也在不断寻找合适的学者补充到同行评审人的网络中。克里斯蒂说:“同行评议人员也是未来的作者,同行评议工作为出版社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和让他们了解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机会。”
同行评议完成后,出版社的另一组工作人员开会讨论专家们给出的评审意见并处理合同签署问题。每部书稿一旦完成同行评议后,即使是在还没有书稿的选题提案阶段已经经过了同行评议,则这些评议意见和作者的回应将提交给编委会(由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员组成)审核。编委会成员平均每月阅读和评估20~30份选题材料。
接下来,编委会审核批准后,所有书稿都经过严格的文本编辑,有些是深度加工改编。每本书都将进行量身定制的设计、编排,制定营销和销售计划。出版社与世界各地的印刷商合作,同时与分销商合作,把印制好的图书发行到世界各地。
从编委会最终批准书稿出版到完成一本书的印制,平均需要9到12个月,但这不包括作者写作所需的时间,也不包括出版社与作者沟通协作的时间。实际上,在普林斯顿,一本书从最初一个灵光乍现的想法到最终印刷成书,2~3年的反复打磨并不少见。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迄今为止出版了超过5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著作,克里斯蒂坦言,这些诺奖作者并不是都供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才使得出版社近水楼台先得月,事实上,他们很少是隶属于普林斯顿大学的。但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创建了新作者社区,每一个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合作过,拥有良好体验的作者,都倾向于向出版社引荐其他作者。“我们的策划编辑也拥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能力去找到有影响力的作者,编辑们周游世界并在互联网上冲浪,搜寻新的作者”。
克里斯蒂表示,特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出版领域创下的纪录,要归功于一批富有创造力和胆识的策划编辑,以及能够将这些图书带给广大读者的整个团队。由于在经济学出版方面早期取得了一些成功,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得以吸引其他经济学家前来合作,他们欣赏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可能带来的成功。随着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品数量的增加,吸引了更多的潜在作者投稿。出版社的经济学书目也受到媒体的关注,并成为国际版权市场的热点。
能够和顶尖科学家对话并协助科学家写作的编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 “强悍”特质?克里斯蒂透露:“成功的编辑没有单一的典型。普林斯顿所寻求的是有好奇心、有合作热情,对投身思想的世界充满信心的编辑。我们许多科学图书编辑的专业背景是人文学科,但是他们有满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帮助科学走向普及的挑战驱动下,他们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写作著书。我们还有一些策划编辑拥有跨学科专业的高学历,但这不是必须具备的。我们创建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并赋予包括编辑在内的每个工作人员以权利。我们还为编辑们提供了许多工具和资源,从资助他们出差游历,到支持全社员工相互分享出版工作中的激情。”
怎样不断扩大和巩固与全球顶尖学者的联系?克里斯蒂脱口而出的是 “全球差旅”(travel)。她说编辑、营销、销售等业务人员,主要通过不断地走出去,周游四方,来扩大和巩固与学者们的联系。在新冠疫情发生前的寻常年份里,策划编辑团队会经常性地外出实地考察,参加研讨会、报告会,到大学里走访,寻找创意和灵感。营销团队通过参加各类会议聆听读者和师生们的发言,了解他们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图书的反馈意见。销售团队走访书店和大学校园,派发展示出版社的图书目录。宣传团队拜访全球主要媒体,推介新书,并建立合作面向公众宣传。
在数字化浪潮下,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也一直致力于拥抱和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优化出版业务。克里斯蒂表示:“幸运的是,我们的印刷版图书和数字销售渠道表现都很强劲,2018年我们还推出了有声书出版品牌。我们也发布了像BirdGenie这样的应用程序。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带来更广泛增长的机遇,而不仅仅是导致印刷版图书销售减少的挑战。”
据克里斯蒂介绍,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已经完成了许多在版图书的数字化。电子书销售渠道在不断扩大,由于疫情的影响,电子书收入大幅增长,但目前出版社的大部分收入仍然来自印刷版图书。
在拥抱数字化变革的同时,2017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领先其他美国大学出版社率先在中国设立办公室。据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区总经理李灵茜介绍,办公室目前在中国的工作,一方面是推介出版社的英文图书,另一方面希望发掘更多优秀的中国学者,把中国学术的原创思想带入西方学术界,推动中国和西方思想界的对话。
中国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最大的翻译版权市场,李灵茜透露:“普林斯顿的很多年度重点书籍,还在编辑和排版的流程中,英文版还未正式出版发行,中文版权就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被购买。”
李灵茜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实力不断提升,国内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学生群体对原版学术书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所以推介普林斯顿英文图书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引起中国出版社的关注以促进版权贸易,而是为了积极的响应这种需求。
李灵茜,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区总经理。2015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国区市场发展总监。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师范大学英国文学本科学位
在把中国顶级学术成果推向世界方面,“普林斯顿中国系列”专注于收录中国顶级学者在多个学科领域关于中国问题的原创研究成果,通过英文投稿,在普林斯顿编辑和出版。李灵茜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和西方学界,有各自引以为傲的学术传统和话语体系,而国际学术界多以西方的话语体系为主导。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趋重要,以及中国学术研究实力的不断攀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希望能够发掘并出版中国国内学者解读中国问题的原创作品,以书为载体,在编辑打磨的过程中,以及出版后的发行传播,使中国的学术思想能更好地与西方思想界展开对话和交流。
李灵茜说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在与PUP合作出版《Ancient Chinese Thought,Modern Chinese Power》《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这两本书的过程中,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的自信、自洽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这两部作品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瞩目——来自17个国家的学者为其发表了40多篇书评。
如今,李灵茜和她不足10人的精干小团队,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生动营销,为普林斯顿的学术原著吸引了大批中国粉丝,另一方面,在推动中国最顶级的原创学术成果获得更好的国际传播方面,他们也摸索出越来越多的可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