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谱》与近东文明

2021-06-29 12:16李碧川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期

李碧川

摘要:《神谱》是古希腊作家赫西俄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较为完整的记载了公元前700年左右古希腊人对历史和神话的整体认识,并且融入了他们对祖先、祭祀、死亡等重要事件的看法。《神谱》是我们今天研究西方文化的重要原始资料。但是,《神谱》的文化起源并不局限于希腊本土,它受到了周边地区文明的深刻影响,近东文明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关键词:赫西俄德;《神谱》;近东文明

中图分类号:K125;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016-02

1 《神谱》与赫梯文明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早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关于他的身世目前学界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寄托于其名下的作品是否确实为他所创作,仍有较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神谱》和《田功与农时》记录了希腊早期重要的文化信息,是现今研究西方古典文明的重要资料。

但同时,近代以来以来,随着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普通民众开始认识到,古希腊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从几千年前开始,便已经存在密切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包括迁徙和贸易,也包括战争和殖民,在所有与古希腊存在交流密切的古代文明中,近东文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从地理条件上来看,古代赫梯帝国的统治区域位于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地区。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以后,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与此同时,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也达到黄金阶段。希腊本土在迈锡尼文明之后,由于外族入侵进入了失去文字记载的黑暗时代,这段时间持续了几百年之久,直到赫西俄德和荷马的出现后,希腊本土才恢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归功于土耳其的波格斯科伊出土的大量赫梯时期泥板文书,近代西方学者们开始逐渐清晰地了解《神谱》和赫梯文明之间的密切关联。波格斯科伊是一座位于赫梯帝国首都哈图撒附近的村庄。二战之前,古典学者已经能够释读从这里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部分楔形文字,虽然这些文字只占所有泥板文书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敏锐的学者们马上注意到,赫梯神话中关于乌里库米和库马尔比的描写,与《神谱》有非常强烈的关联性,甚至可以说赫西俄德直接借鉴了赫梯神话的“天界王权”观念,并把这些内容转换为希腊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上世纪中期,随着更多近东地区原始文献的成功释读,西方学者对赫西俄德和《神谱》受到了东方文明特别是赫梯文明强烈影响这件事实,态度变得更加包容。1966年,学者沃尔科特出版了他的著作《赫西俄德和近东》,再次加强了古典学界对古希腊文学中东方因素的认识。全书共分五章,尤其第一和第二章,从文本研究入手,分别论述了赫梯和巴比伦对赫西俄德创作的影响。沃尔科特认为,希腊神话的主神宙斯和恶龙堤丰与巴比伦主神马杜克的创世神话存在关联。虽然这一观点并非沃尔科特首创,而是由科恩福德早在1941年就已经提出,但沃尔科特的重要贡献在于,利用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资料,特别是二战后被陆续成功释读的泥板文书,对科恩福德的观点加以佐证。

时间转到20世纪末期,神话学者在研究《神谱》与赫梯文明的关系时,思路变得更加开阔。以学者华特金斯为例,他以语言学研究作为切入点,找到希腊神话中普遍存在“杀龙”神话的原因。在其著作《如何杀龙:印欧诗歌的一个侧面》中,华特金斯认为印欧文化中的“杀龙”神话是一种传承已久的叙事方式,虽然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这些故事会产生不同的变异和拓展,但其核心是可以用一种方程式加以解释的。例如,在梵语、阿维斯托语、和赫梯语中,有很多与“龙”相关的词根具有极大的类似性,而到了公元前一千年代的古希腊世界,这些词根发生了变异。目前学界对华特金斯的观点多持肯定的态度,但同时很多学者也希望这些观点能被更多的考古学证据支撑和相互印证。在论及《神谱》与赫梯文明的关系时,华特金斯认为,赫梯的天界王权神话模型是希腊神话的最初源泉之一,这些故事通过安纳托利亚向西传播到古希腊本土,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语言的传播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1]。

2 《神谱》与乌加里特文明

乌加里特是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重要的沿海城市,它位于奥伦河河口之南,即今叙利亚拉塔基亚城北11千米的拉斯沙姆拉遗址。公元前五千年代左右,这里已有人居住,此后,阿莫里特人和迦南人也曾在这里定居。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这里被称为乌加里特,形成奴隶制城邦,与塞浦路斯、爱琴诸岛及埃及、巴比伦等地均有频繁的贸易联系。同时,乌加里特曾与埃及结盟,后又在公元前1450~1200左右臣服于鼎盛时期的赫梯帝国[2]。

在《神谱》关于主神宙斯的所有记述中,和巨龙堤丰战斗的故事尤其引人入胜。根据赫西俄德记载,堤丰试图颠覆宙斯的统治,甚至一度接近成功,但最终宙斯还是凭借一些小伎俩,在众神的帮助下才最终战胜堤丰,恢复了天界的安宁。《神谱》中的这段故事显然并非赫西俄德原创,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乌加里特的文献已经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型。

1929年在乌伽里特发现了古迦南语书写的楔形泥板文书,这些文书成文时间约为公元前十四世纪,其中有几块泥板文书记录了巴力与雅姆斗争的传说。争夺对大地的统治权是双方斗争的起因,至上的天神伊勒许诺给海神雅姆对大地的统治权并准备为他建造一座宫殿,作为大气、雨神和丰收之神的巴力拒不承认雅姆的权威并发起对他的挑战。雅姆派使者到伊勒和众神集会的场所,提出让巴力及其追随者臣服于自己的要求,伊勒安抚雅姆并声称巴力没有造反之意,而现实情况是巴力决定同雅姆来一场决斗,但是,同谋者警告巴力,假如同雅姆直接对抗会造成致命危險。就在这时,匠神出面提供帮助,为巴力打造了两支神奇的棍棒,在巴力向雅姆投第一支棍棒没有起作用后,又向他投去了第二支,雅姆的头部被击中而倒地,但是巴力并没有杀死雅姆,而是让他活了下来,从此巴力取代海神雅姆成为大地之王。在巴力取代了雅姆地位并建立了自己的宫殿之后,又碰到一位敌人,那就是冥神莫特,而巴力是不允许有任何危及其统治的对手出现的。巴力派使者前去莫特的住所传达此意,引来莫特的抱怨,莫特计划设宴并邀请巴力参加。得知此消息的巴力非常害怕,因为莫特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对手,下地府就如同死亡一样,现存文书断断续续记录了巴力下到冥府见莫特的传说。巴力之死的具体细节文书并未保存下来,伊勒听说后为巴力举行了葬礼,并要求阿娜特下到冥府弄清巴力死亡的事情。阿娜特同太阳女神沙帕什一同前往,找到了巴力的尸体并将其带回予以妥当安葬。巴力死后,一方面伊勒准备推举阿斯塔为新的神王,另一方面悲伤的阿娜特在到处寻找凶手莫特。最终阿娜特找到了莫特,先是乞求莫特让巴力复活,遭无情拒绝后,阿娜特等待时机将将巴力的尸体分割并用耕犁种植在了大地之上,七年之后,当雨水充沛起来,大地万物复苏,巴力死而复生了。在巴力死亡的这段时间,阿斯塔神曾觊觎巴力的位置试图取而代之,不过多次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重获新生后的巴力继续与其他神展开斗争,同样复活了的莫特继续发起对巴力的挑战,最后巴力获得了胜利[3]。

1930年在乌伽里特发掘出的一块泥板文书记录下有关巴力死亡的另一个版本,不过因泥板保存的并不完善,许多内容还无法确定,大致内容讲述的是伊勒同巴力之间的斗争。有神向伊勒抱怨巴力的统治,伊勒听后暗中安排了毁灭巴力的计划。他派月亮女神和神女王阿舍拉前往沙漠之地,同野兽生下一群长得像牛一样的怪兽。当巴力漫步在沙漠边缘的时候,看到了这些牛形怪兽,想要捕捉到他们。在追赶过程中,巴力越來越深入沙漠之地,最后陷入了沼泽中,转而怪兽们开始攻击他,并置他于死地。据说巴力消失了七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地上一切的正常活动都被迫停止了,七年后巴力的一个同胞偶然在沼泽地中发现了他,并决定予以帮助。

在乌加里特巴力的神话中,与巴力斗争的主要对手分别有雅姆、莫特和伊勒,而这种天界王权的斗争也构成了巴力系列传说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神话主题的分析,我们不难找出其与《神谱》记载的宙斯与堤丰斗争传说之间的关联。

学者弗通罗斯详细从神性的出身、拥有特殊的住所与造型、贪婪又邪恶的品性、觊觎对世界的主权等几个突出方面分析了巴力神话和《神谱》间的相似性。此外,尽管具体到乌伽里特泥板文书对巴力与海神雅姆斗争的描述时,要比《神谱》的描述简练许多,但巴力与宙斯的相似性已呼之欲出,例如他们都是传说中的风暴神,巴力甚至有“云上骑士”的称呼。同时,泥板文书中还多处用“龙”来代替海神雅姆,现在学者普遍认为雅姆就是《神谱》中的巨龙堤丰。

3 结语

长久以来,西方古典学界长久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那就是忽视古代希腊神话和周边地区文明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很多学者对这种趋势一直存在尖锐的批评,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出于各种原因,西方学术界才开始真正进行反思,如果故意割断希腊神话与近东等周边文明的联系,而强调其独立发展,这种带有欧洲文化优越论的思维模式,最终会反噬西方文明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alvert Watkins.How to Kill A Dragon:Aspects of Indo-European Poe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M.L.West.The East Face of Helikon:West Asiatic Elements in Greek Poetry and Myth[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3]P.Walcot.Hesiod and the Near East[M].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66.

(责编: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