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逸 沈益峰
温岭横峰是全国闻名的“鞋乡”,鼎盛时期,辖区15.9平方公里内集聚了近5000家鞋业企业,但 “低小散”的产业短板也造成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2017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开出了一剂“全域改造”良方,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功能区优化调整,再造发展空间,再创产业优势。
其间,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选民议政会、代表联络站等平台,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既为民代言,又助推发展。
3场议政会,议出强共识
作为温岭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最大、利益影响最广的单体项目,全域改造项目仅横峰街道就涉及10多个村和近万亩土地。如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汲取民意?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积极发挥选民议政会平台作用。
“征迁签约的具体政策是什么?”“全域改造过程中,中小企业如何渡过临时停产的难关?”“改造完成后,园区产权如何分配,厂房如何分割,园区管理又由谁来负责?”……
早在2017年,全域改造项目启动前,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便以此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选民议政会。辖区内60多位选民议政代表,针对群众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与温岭市相关部门、横峰街道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协商。
议政会上,随着议政代表抛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场面变得“火药味”十足,却也让道越论越清,理越辩越明。政府部门负责人为议政代表算清了全域改造背后的发展、经济和环境三笔账后,大家逐渐意识到全域改造将是横峰街道未来发展的一次新机遇。
截至目前,这样的选民议政会共举行了3场,贯穿于全域改造项目的部署前、推进和瓶颈攻坚期,直接参加议政会人数累计500多人次,既议出了民意,又扩大了共识。
“在具体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突破中,选民议政会充分发挥了群众和党委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副主任郑岳平表示,选民议政代表通过调研、讨论和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街道没有本级人代会和人大代表的缺失。
主题接待,广听民声解民忧
全域改造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影响广,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探索项目,很多工作都毫无先例可循,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不少难啃的“硬骨头”。为此,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积极利用代表联络站平台,充分调动辖区内人大代表积极性,鼓励他们深入一线履职担当。
横峰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已有8年之久,这个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的联络站,不仅硬件配备齐全,也通过定期接待、服务下沉等方式,进一步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将联络站建在群众“心坎”上。
“每月农历初八是接待选民的日子,以往我们都是坐在联络站等着群众上门,现在我们会主动上门倾听群众的声音。”郑岳平说。
2020年4月17日的选民接待日活动,除了辖区人大代表,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还邀请温岭市全域改造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一起倾听群众心声,破解改造难题。
“你们有任何疑问和不满,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全力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听到横峰街道后洋村3位村民对拆迁安置政策有异议,指挥部负责人当场对安置补偿问题做了解答,并与村民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最大限度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针对下叶村拆迁保留区13户村民反映的房屋补办证罚款不清问题,人大代表集思广益给出了解决方案,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将相关法规和处罚清单在各村进行公示,确保执法过程公开透明,保障群众切身利益。郑岳平说,“群众遇到的一些困难,村干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可通过代表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反映,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为民排忧解难。”
截至目前,溫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已多次开展“全域改造”主题接待活动,仅2020年,共接待群众45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7条,解决问题11件。
“作坊变厂房,生产规范又安全!”落成不久的温岭市全域改造横峰产业园内,三硕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正辉正忙着布置6000平方米的崭新标准厂房。据介绍,在温岭市人大横峰街道工委的持续推动下,全域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目前横峰街道3个村已完成厂房分配安置,住宅一期也已基本竣工,预计6月份开始安置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