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薇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因此,中国广大的作家、翻译者和出版界都在致力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努力让中国文学“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拥有众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文学大省,江苏的作家、翻译者和出版界在积极探索译介本省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途径。
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往往可以超越国家的界限,使意义远远超出特定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成为世界文学。这类文学作品凭借人类共有的审美特征突破地域、民族、文化的壁垒,最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迥异人生经历、操持不同语言的人群所接受。在穿越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重重壁垒到达另一个地域、民族、文化的旅途中,文学作品借助翻译之力将原先囿于本土的影响力扩大至广阔的异域天地,使作品的知名度达到相当的高度,在崭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持续的生命或来世生命”[1]。
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文学恰恰是最合适成为世界文学的文学类别。儿童文学是文学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2]。儿童天性相通,因此童真不存壁垒。不同国度和民族的儿童之间的共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这一点决定了儿童读者在文本接受、文学审美等方面的共通性。因此,反映童心、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是“最能沟通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2],理应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新时期(即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以来,中国的“走出去”日益呈现开放的特色,逐渐由“单向度”和“以我为主”转为“多向度”和“兼收并蓄”。与此相应,中国文学“走出去”经历了从早期“严把文学作品质量关、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向“尊重目标文化的可接受性、尊重市场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的过渡[3]。因此,在儿童文学对外传播的领域,译者、读者、出版社对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的强调和聚焦也愈加明显。
纵观历史,江苏历来为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发源地。发轫于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作家原创儿童文学,其奠基作品便是江苏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现代短篇童话集《稻草人》。《稻草人》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4]56,并于1955年被外文出版社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近20种外国文字出版,成为儿童文学“走出去”的先行者。这部童话集从中国现实社会的土壤汲取养分,作者的文字之间不仅寄寓了对普通人的悲悯和同情,而且表达出对真善美的坚定向往[5]。在叶圣陶笔下,童话里的人物、风光和故事弥漫着江南水乡的温润气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作的儿童诗歌、学前教育创始人陈鹤琴主编的儿童文学刊物和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则共同构建了江苏儿童文学扎根本土、关注现实、尊重儿童的坚实基础[3]。
步入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走向强烈,作家群体开始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方法,具有作家个体鲜明烙印的美学特征初显端倪,逐渐成型。于是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元共荣的儿童文学新格局逐步形成,新世纪之后更为清晰和生动[4]1。在新时期,江苏儿童文学开始步入辉煌,不仅总体上能够比肩北京儿童文学和上海儿童文学,而且作家个人的最高成就令人瞩目——江苏作家曹文轩2016年摘得国际儿童文学界的桂冠“国际安徒生奖”。叶圣陶笔下的水乡情怀——不论苏北水乡还是江南水乡——继续在曹文轩、黄蓓佳、金曾豪等作家的作品里延续,形成了具有浓郁江苏特质的乡土情怀。这种乡土情怀根植于这一方水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赋予人物形象独特的精神风貌,与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笔下的普罗旺斯情怀遥相呼应。和马塞尔·帕尼奥尔的普罗旺斯故事一样,江苏儿童文学作家的水乡故事在叙述主人公成长的经历时,既有苦涩又有温暖,既有脆弱又有坚强。因此,新时期的江苏儿童文学已经逐渐具备了开放的情怀,它不仅秉承了江苏的风土人情所蕴含的文化特质,而且在中国儿童文学中构筑起了一道独特的江苏儿童形象的长廊[6]。这些典型的儿童形象容易引起国外读者的共鸣,也使江苏儿童文学具备了在崭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命所必需的世界性。
凭借众多作家和译者的努力,江苏积极探索向国外译介本省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途径。正是在这个时期,相当数量的江苏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走向外面的世界。曹文轩、秦文君、黄蓓佳的优秀作品被译介至欧美、日本、韩国等地。曹文轩的小说还被编入韩国的中小学教科书。然而,这条对外传播之路实则充满了艰辛,真正实现大步伐地“走出去”并为全球读者接受和喜爱的江苏儿童文学作品却屈指可数。新时期,江苏儿童文学能够开启“走出去”之路,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扶持、优秀的作家队伍和儿童文学出版事业蓬勃的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江苏儿童文学的对外译介,仍然存在世界级作家和世界级作品匮乏、优秀译者短缺、对外出版机制不够成熟三方面的问题。
要改变江苏儿童文学对外译介现状,更好地“走出去”,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文学创作方面。江苏儿童文学作品要注重体现江苏独特的地域特质、水乡气韵,塑造独特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以较早“走出去”的曹文轩的《草房子》和《青铜葵花》为例,作者以故乡盐城为蓝本,塑造了鲜明动人的文学形象,从而让江苏水乡的“油麻地小学”和桑桑、青铜、葵花等人物成功地得到广大海外读者的接受和喜爱。今后的作者可以从曹文轩的做法中得到启迪,讲好江苏故事。
第二,作家方面。江苏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培养世界文学意识,使江苏本地儿童文学创作不仅反映出江苏的地域特质和民族精神,而且体现出对全人类的未来——全世界儿童——命运的关怀,主动融入世界儿童文学的大家庭,与全球读者展开对话、互动,成为世界儿童文学舞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无论是《草房子》《青铜葵花》中生活的苦难和甜蜜的交织,还是《平安夜》里的单亲家庭,都是对全世界儿童现实人生的再现。优秀的儿童文学原创作家需要有意识地扩大创作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让作品具有世界性。
第三,本省出版的部门和出版机构方面。要立足长远,培育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和作品。江苏是儿童文学大省,但世界级作家作品的出现注定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需假以时日耐心培育。作家自然也应当放弃对眼前短期的利益追求,胸怀世界、面向未来,树立崇高远大的创作目标,如此才能够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第四,江苏的儿童文学要实现创作、翻译和出版传播的规模化。江苏拥有一批实力强大的高校,可以从中挖掘优秀的译者,致力于江苏儿童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翻译。也可以采取汉学功底深厚的国外汉学家与儿童文学作家合作的形式。
第五,“走出去”可以采取多样化传播途径。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适应读者多模态、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和日益多样化的文学接受途径,除传统的纸媒图书,出版推广更需要借助电子阅读器、网络、音频、流媒体平台等途径,实现江苏儿童文学的译作多模态“走出去”。
第六,可以设立专门的省内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奖项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奖项,并积极推荐到中小学生优秀文学阅读书单。
新时期,江苏儿童文学在具备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表现一方水土的民风民俗、塑造坚韧细腻的江苏儿童的形象的同时,应具备放眼世界的情怀。而作家、译者、出版机构的共同努力,将助推江苏儿童文学“走出去”,走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
秦 云纹 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