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模式研究

2021-06-29 02:43李亚杰
山西地震 2021年2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

李亚杰

(河南省地震局,河南 郑州 450018)

0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1]。在 2015 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首次将互联网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2]。在此大背景下,防震减灾科普从业人员也密切关注“互联网+”发展态势,并逐步运用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中,不断创新模式,提高科普宣传质量。

1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

1.1 什么是“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

传统意义上的防震减灾科普形式以讲座、展览、活动等为主,侧重人们线下的参与互动。与传统的防震减灾科普形式不同,“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具备了互联网赋予的线上传播特点。“互联网+ ”下的科普形态开始转向以互联网上的科普平台为主,以线下科普活动为辅。各科普单位已开始加快建设科普网站、社交平台等一系列互联网科普平台。从科普信息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科普形态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互联网+”下的科普形态变得更加多元丰富,是一种集文字、图片、音视频、虚拟技术等为一体的全方位、全感官的科普形态[3]。防震减灾科普机构可以在门户网站设立专门的科普专栏、虚拟博物馆,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发布科普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提升科普宣传效果。

1.2 “互联网+”环境下防震减灾科普的特性

1.2.1 时效性强

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受众可在第一时间获取。如,发生的地震事件,防震减灾科普部门可在震后短时间内通过平台发布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震情信息。社会公众在震后及时获取信息,避免引起恐慌,更利于对震后舆情的正确引导,科学避震、辟谣。

1.2.2 门槛低且影响范围广

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9亿网民中,截至2020年3月,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5.1%、42.5%[4]。对防震减灾科普部门来说,低门槛的传播平台,为后期运维节省成本,大量的微博、微信用户也为科普信息的传播提供广大受众。因此,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发布优质的科普作品,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成为“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优势。

1.2.3 信息海量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等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中搜索到海量信息,且信息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样式。“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同样具备这样的特性,防震减灾科普部门利用互联网,为广大受众提供多种多样的科普信息,如,科普文章、科普图片、科普视频动画等,不断满足受众需求。

1.2.4 交互性强

传统的科普传播方式,比如科普讲座、展览,都是传播者面向受众的单向传播。“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可为受众反馈提供渠道。如,借助微博、微信平台,网民可以进行留言或提问,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部门就可以及时回复网民的留言,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普及地震知识,形成良性互动[5]。

1.2.5 精准订制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内容提供者的科普服务模式要从原先的受众泛化、内容同质化,向受众细分、内容个性化、推送精准化转变。根据年龄、地域、行业、兴趣爱好等,针对性地制定科普传播方案,提高科普传播的精准度,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6]。

2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现状

当前,我国“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主要是由各省、市、自治区一级的地震工作部门开展。研究时选取部分典型代表,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地震科普类信息在省级地震工作部门都有涉及,发布包括日常政务类信息、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等,较少开通专门发布科普信息的发布平台。官方网站上的“地震科普”版块,内容设置较简单,更新频率较低,以一问一答的纯文字形式为主;微博、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能够切合社会热点话题,更新频率较高,内容涉及面广,图文并茂,也有通过视频、动画形式向受众传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表1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形式统计Table 1 "Internet Plus" statistics on popular science forms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3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模式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的特点,以最佳方式发布传播防震减灾知识,设置专人维护,及时更新平台上的科普信息,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从而达到长久的科普宣传效果。下面结合各种媒体的特点,梳理各种媒体的发布内容,形成“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模式图解Fig.1 Graphic illustration of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mode of "Internet Plus"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3.1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是带有官方色彩的宣传平台,可以直接搜索到,访问量较大,为达到较好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效果,不能只用纯文字的形式进行科普,且宣传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互联网知识科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吸引网民的注意力,突出科普内容的特色,摆脱传统科普宣传方式与内容的束缚,发展原创且内容丰富、优秀的科普作品。积极开展与地震、科技、传媒等合作,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开发原创科普作品[7]。如,以科普漫画、视频动画等更直观的形式进行,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以提高传播效果。

3.2 科普网站

与门户网站不同,科普网站的定位更加纯粹,只发布与防震减灾科普相关的内容,因此,科普网站传播的科普内容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多样。如,科普文章、图片、博客专栏、电子杂志、音视频动画、游戏等。科普网站呈现的内容既可以有广度、深度,如长篇的科普文章,深度剖析某次大地震的发生原理;也可以呈现碎片化的内容,如科普图片、短视频等,直观地讲解地震的发震原理,侧重“读图”,便于受众理解;此外,科普小游戏等娱乐性的内容,也可以让受众在游戏的同时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寓教于乐。

3.3 虚拟科普馆

与现实的科普馆不同,虚拟科普馆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进行参观,这类场馆包括虚拟博物馆、虚拟体验馆、虚拟展览馆等。虚拟科普馆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等,实现虚拟立体场馆场景、虚拟物体 3D 展示,实景模拟、影视放映、二维图片、语音讲解、文字等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将展品3D 图片内嵌于环场影像中,配合互动机制。参观者通过交互式功能,分别对场景和展品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形成一个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虚拟场馆,增加公众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兴趣和了解[8]。

3.4 微信公众号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部门在微信平台开通公众账号,每天发布文章,妥善经营,提高活跃度和对受众吸引力的同时,要认真规划微信公众号的栏目设置[9]。如,在栏目里开设科普文章、科普漫画、科普音视频等,告知公众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震、自救互救等。同时开通留言反馈渠道,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

3.5 官方微博账号

与其他新媒体相比,微博具有即时性、灵活性、碎片化等特点,不受发布次数的限制,内容短小,既可以发文字也可以发图片、视频,适合在零碎时间浏览。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部门开设官方微博账号,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网友们推送防震减灾知识,简单易懂、便于操作。不定期开展“答题转发抽奖”活动,在调动网民积极参与的同时,尽可能地科普防震减灾知识。当地震发生后,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可以与网民互动,获知震区的震情、灾情等,或者进行“微直播”,让网民获取更多的震区情况。加入地方“微博矩阵”,与其他官方微博、大V用户共同协作,开展科普宣传。此外,针对地震谣言,相关部门通过官方微博进行科学解释,第一时间辟除谣言,避免扩散。

3.6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颇受网民钟爱,短到几十秒、长到几分钟的视频方便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段收看,这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编辑制作防震减灾科普短视频作品,向公众普及地震成因、如何避震、自救互救、辨别地震谣言等小常识,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3.7 App平台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制作防震减灾科普App势在必行。“数字化”和“移动化”是新时期宣传教育受众群体的显著特征,针对受众的特征,开发生动、形象的数字化宣传资源,可以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减轻大地震、特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损伤[10]。App平台即智能手机客户端,与门户网站、科普网站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移动性。App的内容设置由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整合呈现,体现视觉效果。在突出交互功能,让广大受众在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同时,可以在App客户端上进行留言、互动,打破单一的阅读浏览模式,增强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趣味性、持久性。

3.8 传统媒体及线下活动

尽管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但仍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科普宣传的重要时段,如“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发布相关信息,开展线下活动。如,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参观防震减灾博物馆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4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相关机构及部门要改革靠挂图、传单、展板等进行宣传教育的传统方式,积极主动利用多种新媒体进行科普。该文探讨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防震减灾科普模式,新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并有机整合成一个体系,让受众获取更多的防震减灾知识,正确认识地震,学会避震、自救互救等技巧,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科普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科普达人养成记
机械手表中的防震器
科普漫画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