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1+1”信息系统及智能药盒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6-29 02:07胡应麟马龙飞肖维琼王徐玲
医药前沿 2021年10期
关键词:药盒服药依从性

胡应麟,马龙飞,杨 黎,肖维琼,王徐玲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20)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1亿,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糖尿病群体人口基数大,社区随访管理的工作量大,很难及时查询患者医疗机构就诊和药物调配等信息,对医生观察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1]。用药依从性表示患者行为与医嘱和治疗方案一致性程度,患者行为包括合理膳食、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和用药等,依从性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转归。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而降糖药种类、作用机制复杂,掌握正确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用药搭配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关键[2]。药品数量众多,用药方式各异,药物与进餐时间配合等因素复杂,加之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多伴有记忆力不同程度减退,患者依从性不高。目前上海市糖尿病患者接近两百万,50岁以上人群在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二,多数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现象,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3]。上海市社区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开展后,“1+1+1”签约医疗组合服务和“1+1+1”系统的建成为有效判断患者用药情况,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帮助[4]。本研究对“1+1+1”信息平台大数据跟踪健康管理联合智能药盒应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指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1+1+1”签约平台,筛选出瑞金二路社区2018.1~2020.1期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下降者,并进行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将确定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50~95岁,平均年龄(67.5±5.6)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5±2.4)年;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0~95岁,平均(67.9±5.8),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5±2.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标准[5]:1.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ICD-10: E11.2-E11.9)诊断依据和《2013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为至少8 h内无热量摄入,③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11.1 mmol/L,④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①~③。2.长期居住于本社区户籍居民。3.已经签订”1+1+1”家庭医生签约者。4.近几年无迁徙及移民意向者。5.长期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6.信息平台筛查及本人面谈确认近3月内糖尿病口服药物漏服次数大于10日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的患者;智力障碍及因为疾病无法表述自身意志者;长期不居住于本社区患者[6]。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并健康宣教,随访频率为每月一次。每半年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三月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对入组患者漏服药物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用药监测,分发智能药盒(具备每日提示服药功能),接受患者用药反馈并及时调整用药,每月校正一次职能药盒,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随访利用Morisky问卷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血清肌酐(CR)水平变化,比较SF-36评分情况[7]。依从性优:患者未出现忘记服用或私自更改药量;良:治疗期间出现漏服,每月小于3次,无私自更改药物用量;差:漏服频繁,私自更改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优和良作为评估依从性标准,依从性=(优例数+良例数)∕总病例数×100%。SF-36生活质量评分[8]:治疗前后填写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括总体健康(GH)、心理健康(MH)、生命活力(VT)、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和情感职能(RE)8个层面,八个层面得分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和Gh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比较(±s)

注:治疗前,两组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P<0.05

GHb/(m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0 8.78±1.03 4.63±0.84* 6.93±0.78 4.52±0.64*对照组 80 8.81±1.05 6.84±0.86 6.97±0.79 5.63±0.65组别 n FPG/(mmol·L-1)组别 n CR/(μmol·L-1)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0 196.85±11.64 87.29±7.38*对照组 80 197.31±11.68 104.72±7.79

2.3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SF-36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0 45.71±8.37 75.82±9.27对照组 80 45.68±8.35 61.65±9.29 t 0.023 9.657 P>0.05 <0.05

3.讨论

现阶段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现上升趋势,逐步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了威胁。多数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血糖水平控制较好,但是出院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加之患者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现用药依从性下降,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并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存在病程长的特点,单纯依靠住院治疗不仅花费巨额的医疗费,同时也会增加人力资源难度,难以实现病情有效控制。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社区管理水平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社区老年人数众多,单独依靠传统随访和手工登记很难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精确管理,随着社区综合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1+1+1”签约医疗组合服务和“1+1+1”信息系统建设为社区全面直接掌握糖尿病患者病情特征、用药情况、药物种类和病情转归等提供了便利,对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有积极作用。

本文采用“1+1+1”信息平台筛查不规范治疗糖尿病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结Morisky问卷选定服药依从性下降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对观察组应用智能药盒改善其服药依从性,提高糖尿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88.75%,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治疗后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1+1+1”信息平台联合智能药盒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指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药盒服药依从性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红外光谱法鉴别维药盒果藤根药材模型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七彩药盒”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