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帆
摘要: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念的大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在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中,呈现出主动探索、积极配合的一面,然而面对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当前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见解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双创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艺术设计 双创教育 实践教学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其教育的宗旨在于借助新型的创新创业性质的相关内涵和思想,凭借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安排,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种创新创业的培养思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思想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艺术设计走向生活、用于生活,并用实践能力来巩固和激发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双创的教学背景下,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升与构建,对培养艺术设计类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艺术领域的拓展和突破,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实践教育理念偏重设计专业在现实领域中的应运与发展,因此各大高校对于艺术设计类人才专业技能的实操性非常重视,在实践教学形式上、内容上根据专业不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几点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环节。当前,在创新创业大背景下,我国的部分艺术类高校已经开始着力于构建创新创业的学习氛围,但是相对而言,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不仅要转换实践教育的思维方式,也要落实实践教育的保障制度。
1.2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创新创业主要作为思想教育,成为课程的辅助内容,并没有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进行单独设置。在部分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老套,缺乏新意,缺乏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缺乏自主性。
1.3相关教师数量不足或水平不高,由于我国多数的艺术类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影响了艺术类院校管理层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教师配备,或者招聘的教师偏重于理论型人才,对于指导实践整体水平和能力不足,导致艺术设计类学生很难获得真正实用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2.双创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构建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各高校或艺术类院校应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特点等,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统筹安排。具体而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2.1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有适合于本校培养目标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各专业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基础,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背景为依托,注重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通过对本专业在企业中的发展形式和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做详细的调研和了解,并邀请业内学科带头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议。应从行业的角度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模式提出意见,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要培养出一批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设计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必备的艺术领域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高校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同时,可采用多形式的教育手段,整合线上互联网庞杂而多样的知识,线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自驱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极大的推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3构建双创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双创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双创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引导师。建立校企合作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组织教师进行考察学习;组织教师参加专家讲座或者业内学术论坛,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掌握教书育人新理念;学校还可以引进学科内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对实践科目进行辅导,与校内专业知识传授分工协作,进而极大地提升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素养。
2.4重视双创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首先学校应做好各類比赛的推广和组织工作,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对积极参与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后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制定双创教师绩效考核标准,通过一系列奖评制度激励高水平教师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以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为宗旨,体现高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时代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各大高校在加强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的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制度保障等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不足之处,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力,以应对未来的工作需要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齐艳军,付中风.应用型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与实践——以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J].黑河 学院学报,2019,10.
[2] 解恒岩,褚丁庆. “双创”背景下艺术院校创新创业 教育困局与破解[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 .55703974-97D1-4869-80CB-AD4D059D96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