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平
摘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民从古至今都是国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历史传承的职业和身份。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农民农村问题,付出了艰辛努力,经过了艰苦奋斗,让农业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推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又部署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全面进步。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特有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三农”伟大工程党中,发挥着促进农村领域经济、组织、治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是当前农业农村的重大任务,更是中央高度关注的,必须抓实抓好。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经济;集体产权制度;集体经济组织
引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也成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后,为了打破人民公社制度的弊端,农村地区建立了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激发了农民个体的积极性,有效激活了农村经济的资源要素。在当前现代农业转型中,为了实现小农户和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有机衔接,就必须整合分散的农业资源要素,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集体整合、配置优化资源,在摸清农村地区资产、资源、资金的基础上,与政府、企业等组织积极对接,提升资源转换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率提升,达到农民增收、乡村人居生活和生产环境的改善。农村集体经济更好的实现和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农村领域应当立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探索新时代的发展路径,
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总体现状简析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了三农工作的核心要务来抓。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历史节点,乡村振兴成为了统筹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的一号文件中,也继续强调了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指出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释放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应有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的相关改革,充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现代农业和城乡融合布局的形成要求相比,还是存在弱项短板。
(一)集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较大
受制于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等多种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和南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实力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据统计,我国还有很大比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收入低于五万元,低于10万元的行政村更是占比超过了六成,今后的增收压力十分巨大。同时,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和动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呈现了巨大的不平衡。从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行政村的集体资产平均值大约在728万元,而西部地区却不到2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质量等多项指标也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同一省、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发展也不够均衡,有些村集体受益于城镇化建设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获得了大量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资金,集体资产收益迅速增加,为后续的产业布局和公共基础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有的村本身资源条件较差,加之一些人为因素,处于刚脱贫的状态,村集体经济收入仅维持在贫困线边缘,极有可能发生规模性返贫,这对于全面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普惠性增长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村集体经济基础仍然较为匮乏,实力欠缺
与美国、日本、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相比,我国的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农业机械化率提升空间较大,农业科技研究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不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普及率也相对较差,这都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和优化,难以通过与现代技术和产业有机的融合,形成新型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为我国的工业化转型历史较短,在前几十年一直是牺牲农业农村资源为工业建设做贡献,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尽管现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逐利性又会阻碍了市场主体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总体竞争力不强,同时缺乏系统组织和管理,单打独斗,这种农村经营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公司化等形式相比,還有十分艰巨的发展难度和提升空间。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要素不足
因为农业本身的行业特点,导致农业经营一直处在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回报率低的状态,那么从政府、村集体内部、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等多个方面,需要加强对农业的有效支持,确保农业的健康有序运行。但是总体看,目前的支撑力量还有短板。一是从村集体内部看,很多村民缺乏集体意识和观念,对于集体经济这一形式的认可度不高,集体荣誉和组织归属感不强,这也与当前很多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无法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不能为农户的家庭经营做好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也没有探索出合适的集体经济转型路径。农户看不到村集体经济的真正实惠,难以从集体资产的运营中获得收益,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到基层群众时就显得十分的模糊和单薄,这就导致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后劲不足。
二是农村“空心化”趋势凸显。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未彻底打破的情况下,农村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和人才智力资源外流,“老、少、妇”成为了农村的主要常住人口构成,乡村振兴缺少了人才资源的支撑,一切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基础与城镇或者是县域地区相比,依然差距悬殊,这是导致人才和人口外流的一大重要原因。三是集体产权制度亟待健全优化。很多农村地区拥有特色的资源优势,也对接了很多的帮扶产业项目,但是因为人力资本匮乏等因素,始终没有高水平的开发,村集体创办的企业、合作社等也只能交由工商企业入股后代为组合管理,农民只是作为企业的普通劳动者,难以获取除了劳务报酬之外的财产性和资本性收益,这是制约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核心关键问题。因此,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关系,确定农户对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收益分配权,打造“股份”农民,把农村集体经营的权利真正交到农户手中,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做制度支撑。
(四)基层党组织和政权治理架构还不健全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问题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村两委班子在组织农民发展富农产业、对接帮扶项目、探索增收路径方面的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够,有些怕担责任、出问题,裹足不前,畏首畏尾,没有改革的魄力,致使很多的村集体错失了市场机遇。村级基层治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很多村干部身兼数职,分身乏乏术,在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以后,村党支部书记还兼任集体经济组织的理事长,既要担负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又要承担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重任,而内部没有对应的岗位人员,经费紧张,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凝聚、带头和引领广大基层农户的作用,也是村民缺乏集体意识,不愿投入到村级经济建设的原因。
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对策和建议
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关键任务,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径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基础,补齐短板,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要社会各界大力的支持。
(一)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更是基本前提所在。实践也证明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立主导产业体系,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把优势特色产业为先导,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优体系、做亮品牌。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的精英思路,推进农村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按照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总体要求,聚焦具有明显潜力和优势的三到五个特色产业,持续扩大种养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堅持“一县一业”,整村整乡整县推进,省市县政府要积极作为,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利用脱贫帮扶机制,引培一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办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思路,创新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把党建引领,龙头带领,社会支持的多元配合的经济发展形式,持续加以推广。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产业培育壮大中,依照“农业+”“旅游+”“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参与性体验性强的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打造集体经济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加快构建乡村人才振兴体系
人才是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村集体经济更需要一大批懂农业,懂技术,懂经营管理专业化人才拓展创新发展路径,推广农业技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整合农村资源要素,激活农村经济活力,推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要构建层次多样,结构多元,优势互补的乡村人才队伍。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中心,从一产的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环节入手,打造专业的农业基本生产,农技推广服务,农机服务,农产品营销,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等领域的职业化农民。以种植资源研发为重点,依托农业高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一批研究型和应用型的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为关键,充实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为农户和各类经营组织做好市场,财务,生产,法务等方面的咨询指导服务,保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
(三)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做好要素保障
确保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和承包关系处与稳定期,高标准建设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引导农村产权按照市场规律有序流转,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农业生产发展做好基本用地保障。基本达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把农民的三项基本权益落到实处,增强其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认同感和信心感。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引领核心作用,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做好坚强政治保证。
四、结束语
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未来必将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主导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生态循环的农业运行模式逐步形成,乡村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城乡融合进一步深入,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农民成为社会认可和尊敬的职业,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刘小亮,王洪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J].党政干部论坛,2020(7):39-41.
[2]吕方,苏海,梅琳.找回村落共同体: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来自豫鲁两省的经验观察[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6):113-118.
作者简介:朱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91.10.10,民族:汉族,籍贯:安徽,学历:全日制本科,现有职称: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乡村振兴,文旅开发
天津中交置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