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晴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0.
摘 要: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协同发展。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形式多样,有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战略优势,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梳理河北省特色文化资源,分析当前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困境、讨论未来的发展路径,希望为其他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能更好“走出去”提供借鉴,为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撑,推广特色文化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业;河北省;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5(b)--03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是向沿线国家传播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文化种类众多、形式多样,各个地区都应抓住机遇,加快本地区特色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特色文化产业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形式多样,有着较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河北省地处华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在交通上存在一些不便;河北省的文化资源多为风景名胜、历史事迹等,形式上不便于传播;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低、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的辅助,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政府宣传、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不足。
目前,我国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大,文化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河北省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也要加速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文献综述
范周、周洁(2016)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价值、重要作用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罗良翌(2020)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措施与航空物流发展的举措是价值链、供给链、服务链、协作链协同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谭曼(2018)发现了文化产业产权不明晰、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郭朝先、刘芳(2020)指出营商环境、人才数量、融资、开发程度等方面的不足,邱玲(2019)发现了部分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不足、文化创意人才缺失等问题。陈云萍(2019)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低等现状。但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较强(贺卫华、朱春阳,2019),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贸易具有现实基础、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陈敬贵、曾兴,2019)。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接近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呈高端化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转好(刘翠霞、高宏存,2019)。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企业间合作与跨文化管理(郭朝先、刘芳,2020);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发展旅游业、数字内容产业、高端文化服务业(刘翠霞、高宏存,2019);加速文化产业升级、增加政府扶持、创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邱玲,2019);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品牌效应、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开发新产品(陈敬贵、曾兴,2019);发展立体道路交通网络,发展现代物流、培育特色产业(刘立云,2019);完善配套设施供给,健全相应规范并建设国际话语体系(薛宏波、程文广,2019)。
2 制度背景与政策演变
2.1 “一带一路”制度背景
20世纪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和平与发展成为21世纪这一时代的主题。虽然近20年几乎没有大型的国际争端、热战的出现,但是局部战争仍然威胁着世界和平。霸权主义抬头、强权政治横行、恐怖主义兴风作浪……可以说,当今世界,仍不太平。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打开了一扇门。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更低的进口成本、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出口贸易额、更便利的外资引进……加入WTO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一些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样将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带向了各个国家。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了重创,各个国家逐渐意识到,只有开展国际间合作、区域间联合才能尽量多地减少经济危机对本国的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危机,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使我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长,是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双面的。金融危机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爆发的,因此,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冲击较大、负面影响较深远。相比之下,我国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拥有了在世界经济圈“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安穩的金融环境易招致更多的外部危机,国际环境中的壁垒也变得更多。
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打破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为制约我国的发展,美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时试图在军事上牵制我国。
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为了解决我们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联盟,而是为了实现互联互通、区域协同发展的友好倡议。“一带一路”以沿线各国为依托,以和平发展为原则,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目标。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使命。
2.2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政策演变
2.2.1 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前,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大多是事业化管理,文化产业所属的部门、企业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在内容上以弘扬主旋律为重,发挥了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喉舌作用;在资金上以财政拨款为主,发展的路径选择受资金限制较大。总体来说,那时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不理想。
2.2.2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后,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事业化管理逐渐向企业化管理转变。2000年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进入了市场,新闻单位仍旧按照事业单位管理。这一措施使得文化产业焕发出了较大的活力,文化企业在市场的自由与政府的监管中寻找一条最佳路径,力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大。
2.2.3 新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河北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促进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优惠政策的双重扶持下,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起色。行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帮扶息息相关。国家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正确性。同时,河北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省实际积极调整发展方针、发展方向,有利于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特殊的产业集群。
3 现状与问题
3.1 河北省特色文化资源现状
3.1.1 旅游资源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从地形上看,是我国唯一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全部拥有的省份,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以长城为首的5处世界文化遗产、以承德避暑山庄为首的9个5A级景区、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首的130个4A级景区。
3.1.2 非遗传承
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形式多样,流传至今,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都是民间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近几年,在《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保障下,河北省非遗资源得到了很好保护,也拥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来继承和发扬。
3.1.3 名镇名村
名镇名村是本地历史文化的缩影,保护名镇名村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以河北正定为例,正定县历史悠久,拥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目前,正定县已完工21项古城保护工程,另外3项也正在推进。
3.1.4 文化脉系
河北省拥有五大文化脉系,包括红色太行(革命)文化、壮美长城(和合)文化、诚义燕赵(根脉)文化、神韵京畿(直隶)文化和弄潮渤海(开放)文化。河北省文化脉系多样、形式丰富、历史久远,最终形成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形式。
3.2 河北省的本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3.2.1 文化企业规模小,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
河北省文化產业比较分散,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难以产生聚集效应。在进行文化产业证券化时,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产权不明晰,河北省文化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3.2.2 缺乏高端人才,与科技的融合力度较小
河北省位于京津走廊,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河北省文化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对比其他行业,缺乏吸引人才的竞争力。近年来,“互联网+”流行于几乎各个行业。文化产业被归纳为第三产业,适合与科技进行联合。但河北省文化产业仍旧以传统发展形式为主,鲜少与高新技术结合,文化形式依然以传统为主,缺乏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对于传统的文化形式,与科技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形式是相对固定、稳定的,但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固有的文化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存储方式、编辑方式以及处理方式。
3.2.3 文化产业品牌化差,难以“走出去”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品牌知名度较差,虽然部分文化企业在河北省内有较好的口碑,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然是缺乏关注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为河北省文化产业“走出去”打开了通路,但是河北省的文化企业尚未将本土文化大规模传播到沿线国家。文化的传播需要品牌的带动,海外市场的扩大需要以本土文化产业品牌的优化升级为突破口;“走出去”的文化品牌经过海外市场的检验,会拥有更多的文化产业管理经验、有更强的文化融合意识以及更丰富的文化形式。
4 “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4.1 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链
在整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也应当进行改革,以需求引导产品供给、以消费引领产业发展。河北省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有上升趋势,但文教娱乐支出的占比增长不明显,文化类产品的消费整体水平偏低。
从文化消费的主体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从文化消费的意愿来看,人们更倾向于创新型、高科技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应当加快与科技的结合,在满足本地区人民消费需求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消费需求,拓展海外市场。
4.2 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品对知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依赖较大,河北省应当积极引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并鼓励他们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去。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引进海外人才提供了便利,沿线国家的人才更了解当地民众的需求,引进他们可以使我们生产的文化产品更具针对性;京津冀高校众多,高校人才数量较多,河北省可以积极招揽本土高校人才,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创意;“产学研”结合,将高校与企业连接起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可以应对市场考验的优秀人才,将所学直接转化为
所用。
4.3 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度
品牌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知名度,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战略的实施,对内可以提高河北省特色文化在国内的知名度,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品牌的树立,需要行业间各个企业的合作;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协同发展,打造行业领军者,既可以汇聚行业资源,又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品牌需要通过媒介传播。文化产业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文化品牌传播出去。可以借助传统形式,比如新闻报道;也可以借助新型传播形式,比如微博、微信。媒体可以加速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的传播,同时可以快速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反馈。
4.4 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均衡发展
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大多存在于民间,名镇名村更是集中在村落中。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融合,可以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学——农村居民学习的特色文化传承模式,实现民间文化形式的自造血液——输血,形成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再造的完整通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留存在民间。
一村学一技、一人掌一能,借助这种模式,在乡村自己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尽快实现乡村振兴。
5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便利是双向的,沿线国家得到了我国的帮助,也吸引了外资和新的消费需求。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政府的支持、行业的自觉,都是助推行业的动力;人才的引进,乡村振兴的融合,让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外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有利于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陈敬贵,曾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2019(04):101-108.
陈云萍.“一带一路”倡议下北川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研究,2019(03):101-112.
丁立磊,张学敏.以融合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文化纵横,2019(12):140-141.
范周,周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5):40-47.
郭朝先,刘芳.“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进展与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20,34(03):27-34.
贺卫华,朱春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9(24):57-58.
金春.制度转型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104-106.
李翠亭,崔慧玲,李志坤.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9(06):171-173.
刘翠霞,高宏存.“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优势选择与重点领域研究[J].东岳论丛,2019,40(10):56-65;191.
李洁,刘瑞雪.“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2019(04):213-215.
刘立云.穿越时空:西藏“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合跨域发展研究[J].西藏研究,2019(06):144-151.
罗良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贸易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J].对外经贸实务,2020(23):93-96.
李文霞.新常态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的若干思考[J].江苏商论,2019(11):95-97.
邱玲.“一带一路”视角下浙江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9(04):46-47.
谭曼.“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疆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J].区域经济,2018,26(148):148-151.
薛宏波,程文广.“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74-80.
頊玉卿.河北省文创产业发展形势及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9(25):101-102.
张黎广,李哲.“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北省与俄罗斯文化、旅游合作对接研究[J].价值工程,2020(03):121-123.
陈庭翰,王浩.美国“逆全球化战略”的缘起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应对[J].新疆社会科学,2019(06):69-7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 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 Xinqing
Abstrac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on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and the economie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ebei Province has a long history, diverse cultural forms, and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bei's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has fully utilized its strategic advantages and ha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y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in other regions to better "go globa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Hebei Province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the Belt and Roa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and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deepen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Hebei Province; rural revit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