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要我归队”

2021-06-28 22:10
党员生活·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归队大渡河田地

王观澜,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军团地方工作部科长、中央工作团主任。

王老谈到题目时,对毛主席为什么要他归队,作了以下补充: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内部矛盾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所以,不能长期在那里打游击;第二,我之前的学习和经验,都与政治、军事、打土豪分田地、开辟新区的工作相关。长征路上,许多工作都和开辟新区有联系。因此,毛主席要我归队,他是需要我的。

在长征途中,中央派我到三军团检查赤化工作。我带着一支只有十几人的部队来到了四川省西部的大小凉山地区,在越西县城里扎下营盘。

部队住下后,我们首先对当地的社会情况做了调查。这里是彝族居住的地区,在这里,彝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很深,同时,彝族内部的黑彝、白彝之间也有着尖锐矛盾。从调查结果看,在这个地区长期打游击战争是不可能的。但为了执行中央的指示,我们根据调查结果立即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

这个地区的人民,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很深,生活十分贫困,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老百姓看到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截然不同,确实是人民子弟兵,很愿意参加我们的部队。仅三天功夫,我们队伍就扩大到100多人,编成了两个中队。

在我们欢庆胜利,准备继续深入开展工作时,却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轰炸和地方武装靖卫团的伏击。

正當我集合部队,准备出击消灭靖卫团时,收到了毛主席写的亲笔信:“立即率部归队,二团在富林河接应。”我略加思索,随即带部队飞驰北上。因为毛主席这个调遣命令属于军事机密,所以我没有向部队宣布就出发了。

当部队走到离越西县城90华里的海棠镇时,新入伍的战士产生了怀疑,有的自言自语地说:“打靖卫团应该往王家屯南边走啊,怎么到北边来了呢?”他们耳语一阵,一些新战士就不跟我们走了,最后只有两三个新兵坚持跟部队走。但是,我们原来的十几个战士是经过土地革命的锻炼和战争考验的,可以说是钢铁战士,革命意志非常坚定,没有一个人掉队。

部队向着大渡河方向前进,当走到泸定桥时,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了。经过急行军,战士们的腿脚都肿得老高,而且饥肠如鼓。这时,何长工正领着一个连队在守卫铁索桥,听说我带部队来了,立即吩咐部下做饭,请我们吃炖猪肉。

战士们填饱了肚子,又解除了疲劳,精神抖擞,继续前进。五六月的天气阴雨连绵,加上大渡河支流很多,一路上爬山涉水,时而泥泞陷足,时而崎岖难攀。有时为了寻找河流渡口,不知要绕过多少山间小路,当我们奔波四五十华里,爬上山巅,俯瞰六七百米宽的大渡河时,宛如一条银色飘带,仿佛一步就能跨过彼岸,见到毛主席。

当时,我们为什么要追赶毛主席?因为这是命令,追不上,就是没有执行命令。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战士,还有比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更难过的吗?

经过千辛万苦的追赶,我们终于在四川省天全县追上了毛主席,他高兴极了,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观澜同志,你们辛苦了,我真担心你收不到我的信啊!”

此后,我们这支小部队跟随毛主席继续前进,经过千难万险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猜你喜欢
归队大渡河田地
大渡河遥想
半条被子(大结局)
找梦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爱父爱国抉择之间的悲歌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对大渡河下游某已建水电站发电影响分析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田埂
小鸡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