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扶贫路

2021-06-28 18:08吴顶
党员生活·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茶厂兴华村民

吴顶

2月25日上午,两鬓斑白的胡兴华戴着党徽和大红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步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当他接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奖章、奖牌,不禁眼含热泪,思潮起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点点滴滴,如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

摸实情  理思路

2017年5月,黄冈市纪委监委选派机关干部、时年55岁的胡兴华到英山县杨柳湾镇锣响坳村任扶贫工作队长兼任村第一书记。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胡兴华进村后,第一项工作就是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一户一档”脱贫计划。不到半个月,胡兴华就跑遍了全村11个村民小组、325户人家。

“锣响坳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必须着眼长远,坚持科学规划,实现持续稳定脱贫。”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胡兴华在细致地调查摸底后,抛出了发展构想:“修通组公路,新建自来水厂,修建观光亭,整修河堤,整险水库,升级改造茶园,发展经济林,建立药材基地,建光伏发电项目……”

这些构想,有人赞同也有人怀疑。怀疑的人说:“锣响坳村既缺资源,又没资金,发展比登天难。”有人劝他:“你们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算了,别瞎子点灯白费蜡。”

面对种种疑虑和猜测,胡兴华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更认准一个理:千难万难,干起来,才能攻坚克难。

而今,过去的构想一项项成为了现实。走进锣响坳村,群山如黛、茶园青翠,水泥公路蜿蜒伸展,两旁楼房鳞次栉比。昔日的贫困村、落后村,一跃成为湖北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和“美丽乡村试点村”。截至2019年底,该村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30多万元。

办实事  解难事

几年前的锣响坳,基础设施差,群众乱搭乱建严重,一进村就是厕所、猪圈,蚊子苍蝇到处乱飞,村民怨声载道。

民有所呼,胡兴华马上召集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开党员会、组长会、户主会,进行宣传动员。“乡亲们,我们村是通往红叶谷景区的必经之地。过往游客多,村庄环境是村子的脸面。我们把环境搞好了,脸上也有光啊!”

市纪委为村里送来了垃圾桶,在沿村主干道上安装了果皮箱。同时,村里成立了保洁队,定期收集清理垃圾。如今,村民也自觉了,爱护环境成了共识,公路沿线建起了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厂、农家乐和生态木屋商铺。

为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胡兴华带领村“两委”干部跑部门、找项目、筹资金,新修硬化道路14.5公里,村民出行再也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了;投入90万元新建一座自来水厂,全村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千亩茶园建起了观光步道和景观亭,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协调落实项目资金100多万元,先后兴建了清风广场和坳上广场,购置了健康器材,群众健身娱乐也有了好去处。

“胡队长,人实在,做事扎实!他连续两年请来黄州大医院的专家为我们免费体检。”村民徐冬生念叨起胡队长满是感激,竖起大拇指。

深居陋屋的孤寡老人杨卫慈,一向支持村组干部工作,但在村组干部上门宣传拆旧复垦政策时却犹豫不决。得知这一情况后,胡兴华多次上门走访,终于弄明白其中原委:老人担心自己置办的棺材没人愿意抬、没地方可以放。胡兴华立即找来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帮助老人将棺材抬到了新的安居点,老人欢天喜地搬进了新家,旧土坯房也如期拆除。

老退伍军人徐进贤是个“药袋子”。2019年底,胡兴华主动来到老徐家帮助填写资料、申报救助。春节前,徐进贤领到救助款后找到胡兴华,“这是我女婿给我的两条烟,胡队长你一定要收下!”没想到平时随和的胡队长却板起脸来,“老徐,我到村里就是帮你们做事、解决问题。你这把我当什么人啦,快把烟拿回去。”

兴产业  谋富路

如何让老百姓稳定脱贫致富?不仅要找项目、筹资金为村里“输血”,更重要是要为村里“造血”。“锣响坳人均一亩茶,茶叶资源丰富。要采取‘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茶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稳定脱贫致富,绝不能让老百姓捧着摇钱树受穷、端着金饭碗挨饿。”思路有了,胡兴华开始起早摸黑多方奔走,不厌其烦地去跑部门、筹资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县纪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8年下半年,胡兴华帮助村里筹集到了400万元项目资金,新建了33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锣响坳村党支部书记兰军勇说:“那段时间,胡队长半年多都没有回过家。茶厂建设施工过程中用电的问题没解决,他都睡不着。”

招商引进的江苏老板购置了100多套茶叶加工机械,把茶厂建到了群众家门口。茶厂不仅每年向村集体交纳20多万元租金,吸纳几十名贫困户就业,还辐射到周边十几个村,带动2万余名茶农增收。

2020年春季茶厂开业投产,然而受疫情影响,茶叶销售一度遭遇困境。胡兴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仅天天在微信朋友圈晒茶园、晒茶厂、晒茶叶,甚至上门做起了推销,开着私家车跑遍了整个黄州城,不少单位和企业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纷纷联系购买茶叶,茶厂呈现了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

战疫情  抗洪涝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黄冈按下了“暂停键”,在“黄冈加油、黄冈必胜”的集结号中,胡兴华主动下沉社区当起了志愿者。然而,一想到村里的那些事儿,闲不住的他在家里总是急得团团转,妻子说他像“热锅上的蚂蚁”。

2020年3月中旬,英山解除封控后,胡兴华第一时间赶回村里,看到村民防疫意识不强、出门不戴口罩,胡兴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组织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在全村拉起横幅、张贴标语,用“村村响”大喇叭一遍遍劝导村民“‘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外出要戴好口罩”。

2020年入汛后,英山县遭遇多轮强降雨,泥石流、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锣响坳村险情不断。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胡兴华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组织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巡河库、查堤险、备物资,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防汛“堤坝”。

当年7月6日,胡兴华巡堤发现村里小河堤被冲开两处50米长的决口,情况十分危急。“党员干部跟我上!”他迅速组织3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冒雨抢险,与洪水展開正面交锋。经过3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决口堵住了,河堤保住了,200多亩茶园免遭水毁。

胡兴华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没有回家,他总觉得自己有干不完的活儿,有使不完的劲儿。家里大事小情没人帮衬,妻子身体不好时常有些埋怨。他耐心细致地劝慰,说着村里的新鲜事和新变化,妻子听后笑着又流起了泪。

“在锣响坳我感觉到生活是美的,心里是甜的。因为,我看到了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笑脸。”两鬓斑白的胡兴华说起这些,脸上满是笑容。“我也没做什么大事情,党和国家却把这么高的荣誉给了我,我更要倍加珍惜,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猜你喜欢
茶厂兴华村民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熊口余生
非暴力
咏霜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锤子剪刀布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