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峻 刘克运
[摘要]党的性质、宗旨、历史担当等决定了党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共产党员要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基础上,树立君子人格典范,在与党性修养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君子人格修养的现代价值转换。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效法君子之道、敏而好学、尊礼隆法、君子之风以及必慎其独,不断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君子人格;党性修养;儒家;新时代
君子人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中华文化特有的道德评价模式,成为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慕、所修为、所达到的人格境界。君子人格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人的脊梁,挺立着中国人的精神,这一价值目标对中华民族个性品格和人格塑造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担当等决定了它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要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基础上,树立君子人格典范,并与党性修养充分结合,实现君子人格修养的现代价值转换,从而不断强化党的先锋队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一、君子人格对增强新时代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政德修养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德是立身之本,是从政之魂,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是从政修身的终身课题。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不良的思潮及行为,如不加以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权力异化。领导干部对君子人格的认知、修养,使之成为一个有贵仁重义、有涵养、有操守、有容量、有坦诚、有担当的现代君子,有利于其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有利于其深入群众,践行党的宗旨使命;有利于其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勇担重任;有利于其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做高尚道德君子。
(二)有利于引领新时代良好社会风尚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由此可见,君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足可以引领社会风尚,起到模范作用。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的先锋队和先进性性质,必須成为时代正能量的引领者,群众才会赞成,才会拥护和支持。所以说新时代党员干部修君子人格,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谦谦君子,必将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旗帜和标杆,必将引领新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三)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那个层面来说,其落实与践行都需要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责任,起到模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规范和约束行为的24字的道德要求和价值追求,其弘扬和践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以及感情认同,在一定时期,需要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党员发挥引领作用。
党员干部君子人格修养的规范及要求与24字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相通的理念和观点,也就是说党员君子人格的修养,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
二、儒家君子人格对增强党性修养的启示
(一)效法君子敏而好学,加强理论修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儒家认为君子不仅要爱好学习,还要不耻下问,此外还要抱有乐观的态度,以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在学习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自己努力向上的内在动力;学习要与实践、思考相结合,且做到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心态积极认真。
理论修养要弄通做实,需要效法君子敏而好学的这种精神,学习要与实践、思考、快乐相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和复杂性特征,避免用单一、简单、线性思维去理解和把握方向,否则就可能陷入困惑和迷茫,使得实际工作陷于被动。所以在党性修养中,要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充实理论、发展理论,逐步成长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行家里手。由于党员的学历层次不同,个别党员不可避免的会有所畏难情绪。党性修养不仅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更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学习,培养学理论的兴趣,做到乐学好学,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真正入心入脑入工作实际。
(二)恪守君子之道,加强政治修养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作为君子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其中孔子对“仁、智、勇”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强调。君子的本质是“仁”,即“仁者爱人”。仁除了基本含义之外,还包括调解人际关系的孝悌、诚信、忠诚等内在含义;“知”也就是智,可以理解为智慧,“知”是明白事理,知晓他人;“勇”作为君子人格的特有内涵,指出君子有不可夺的意志,只有勇者才不会畏惧退缩,直面困难。越是在困难险阻面前越能考验党员的党性修养,越能考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新时代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厚植党员思想沃土和履职根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站稳政治立场,矢志不渝地强化政治自觉,勠力同心地履行政治担当,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政治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锤炼,需要从工作、生活、学习、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广大党员恪守君子之道,增强政治修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做仁爱君子。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需求就是党的追求,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去看待,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满足群众的合理需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二是做智慧君子。修君子人格,强政治修养,做智慧君子,始终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具有知识能力和业务能力,不断锤炼党性,增强智慧,善于工作、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合格党员。三是做忠勇君子。每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角色定位,识大体顾大局,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先进性,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党爱国爱家爱社会主义。工作中要勇于探索,勇于担当,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做时代的弄潮儿,引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
(三)效法君子尊礼隆法,加强组织纪律修养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因有道德修养,内心才充满敬畏,言行才有操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时常记挂着道德礼仪,心中所想的只有仁德和善良,行事的时候考虑的、担心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规范。在国家治理上,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非常看重“礼”,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此外荀子还提出了“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的论断。由此看出,君子是重视礼与法的,按照荀子的观点,礼能定伦,法能定分。严明的组织纪律是党的战斗力、党的团结统一以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保障。习近平强调:“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性。
作为依法治国主体的党员干部更要效法君子尊礼隆法,增强组织纪律修养,带好头,起到榜样的作用。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觉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党的组织;不断学习内化党的组织纪律,内熟于心,外化于行,扎实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要注重君子的义利之辨,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特别是党的廉洁纪律;不断加强个人政治、思想、理论修养,坚持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模范地遵守党规党纪,廉洁自律,公私分明,自觉地抵制不正之风,做经济上的“清白人”。
(四)效法君子之风,加强作风修养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周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论语·季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在儒家看来,君子之风外在表现为,总是与人谦恭有礼,做到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真正是文质彬彬;在为人处世中要有多重考虑,看要看事物的本质、听要听的明白、待人要和颜悦色、态度要温和恭敬、言语要忠诚、做事要认真、困难面前多问多思、遇到困难挫折不公正的事要思考全面;在对待利益上更要有清新的认识,始终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便是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独善其身。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为广大党员的作风建设指明了修养方向,新时代,“两个务必”依然是广大党员增强作风修养的指导原则之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提升广大党员干部作风修养,要坚持知行合一,效法君子之风,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许,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中更要办事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一言一行牢记党的宗旨,效法君子的九思,始终保持谦谦君子的形象;对待个人利益上,要学君子懂得义利之辨,绝不做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做廉洁君子,树廉洁形象,永保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对待工作要精通业务、讲究效率,忠于职守、团结群众、脚踏实地、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等等,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五)效法君子必慎其独,加强道德修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格言联璧·持躬》)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曾国藩的“日课四条”的修养论断中就包括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四条。其中“慎独”是根本,强调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都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患,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由这些论断可见,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里,自身修行、道德修养始终居于为人处世的首要位置,慎独是判断君子道德品行的标准之一。
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才可以破浪前行,唯有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修身立德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铁必须自身硬,既要素质硬,也要道德硬、纪律硬、作风硬,党员干部应按照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着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效法君子必慎其独,增强道德修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强化道德自觉。每一名党员都要做新时代道德的楷模和道德的维护者,守住道德底线,争做道德遵守模范。要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净化自己的“三圈”,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二要廉洁自律。做到自省、自警、自重、自律,以道德品行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来实现清廉从政。要慎小、慎微、慎独,不放松思想、不放任自己、不放纵家人、不放肆言行,做到有所畏,有所戒。要恪守诚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信条,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浩然正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要担当为民。要讲道德、有品行,要认认真真践行共产党人的为政之德,确保把这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热爱工作,敬重人民,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服务于民,以惠及民生的业绩彰显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2]牟钟鉴.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