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竞 彭宏霞 郭书庆 蓝良梅
摘 要: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目标是培养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当下,国家把幼儿健康管理事业放在重要位置,而社会缺少幼儿健康管理人才,没有专门设置幼儿健康管理岗位。分析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根据“三理融合”的理念,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新型健康服务业,应将幼儿教育、护理和健康管理相结合,建立带有公共卫生服务特色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幼儿发展 健康管理 三理融合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2016年9月,教育部新增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高职专业。从2017年至今,专业备案数量逐年递增,到2020年,来自342所高职的398个“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备案。该专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既表明健康管理与服务领域是高等职业教育按照国家战略、行业需要、职业分类和市场规律在快节奏调整的,又表明该领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及在行业分化和产业调整中的引领性作用得到广泛认同[1](25)。由于是新兴专业,国家尚未发布专业教学标准,给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该专业对应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但部分学校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早期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等,显然与专业设置时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需做好目标定位,解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基本内涵,分析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现实需要,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岗位需求,构建符合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内涵解读
什么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领域,把幼儿年龄界定为3岁—6岁,而有些领域将1岁—6岁儿童归为幼儿。在这里幼儿可以泛指0—6岁的幼小儿童。
什么是发展?从发展的内涵来看,个体的发展指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2](22)。我们认为,幼儿发展主要指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层面[3](29)。但皮亚杰认为幼儿道德认知发展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不具备良好的道德能力,所以不宜选取道德指标衡量幼儿的健康。同理,幼儿刚从家庭进入社会,社会性发展处于起步状态,社会适应不宜作为评价健康的指标。鉴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健康标准通常只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
什么是健康管理?虽然在美国已经有二十多年健康管理实践和应用性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权威的专著[4](1011-1013)。一般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和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5](45)。
整合以上概念可得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0—6岁幼小儿童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那么,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就是培养管理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我们是否需要幼儿健康管理人才?幼儿健康管理人才有没有发展前景?需要分析政策背景和现实需要。
(一)政策背景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指出要“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从政策层面保障了中国“全民健康”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在公共政策制订实施过程中,实行儿童优先发展战略,关注儿童健康事业,促进儿童体格、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人力资源。”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儿童健康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由此引起全社会对儿童健康的关注。
(二)现实需要
自2000年以来,我国健康管理机构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并且服务内容从单一的体检拓展到美容、保健、养生、休闲和康复等多方面[6](3)。2014年,非医学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健康管理企业超过60万家,从业人员多达3000万人,2019年市场规模高达5000亿元[7](11)。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幼儿健康问题逐渐得到重视,社会对提高幼儿保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在婴幼儿托育行业。2014年国家人社部宣布将儿童健康管理师纳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职业培训课程项目。我国有3.6亿少年儿童,每36万人仅配比1名儿童健康管理师,幼儿健康管理人才缺口近1000万[8](47)。
三、“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国家把幼儿健康管理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社会却缺少大量的幼儿健康管理人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使全世界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健康管理更重要,但目前没有专门设置幼儿健康管理岗位。对照国家的健康战略和现有的相关行业分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面向的行业应该是大健康概念下的新型服务业[1](27)。因此,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涉及教育、医疗、体检、心理指导、保险、母婴服务等更广泛的领域。
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三理融合”的理念。“三理”是指“护理、生理、心理”。“护理”是广义概念,而非狭义的学科名词,“护”是养护之意,以“护心护身”为旨归;“理”是Science,即科学之意;“护理”意指养护身心之理。在“三理”中,“生理”与“心理”共生共长,“护理”分别与“生理”和“心理”部分重叠而产生交集,形成“护心”与“护生”之科学[9]。因此,我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三理融合”理念展开,将目标定位于新型健康服务业,即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及健康管理与评估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向卫生与教育行业的幼儿保健、幼儿健康管理等岗位,从事幼儿健康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分析与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咨询与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四、“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我们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三理融合”为理念,将幼儿教育、护理和健康管理相结合,建立带有公共卫生服务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幼儿基础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幼儿保健护理和幼儿健康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既懂幼儿保健护理,又懂幼儿健康管理。
(一)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两类:第一类为幼儿保健护理;第二类为幼儿健康管理,包括信息采集与管理、分析与评估、健康教育、指导与干预(营养、行为、运动和心理)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素质、知识与能力,学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六大类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等,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有14门,公共基础选修课有4类,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新一代大学生。专业基础课开设了15门,涵盖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课开设了8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发育监测与评估、健康分析、干预、教育、咨询与指导等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专业方向课有4个方向,每个方向4门课,让学生根据专业发展和个人志趣任意选择一个方向。这四个方向均与健康有关,包括健康事务管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辅导、幼儿保教等,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就一个方面拓展和深入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升做好准备。实践教学课开设了8门,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体课程见表1:
(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三理”的关系解读
在设置课程及进度时,以“三理融合”为中心,深刻解读课程体系与“三理”的关系,使专业课程体系符合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表2可以看出课程体系与“三理”的关系。
表2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三理”的关系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实践课,大部分课程都涉及“生理”“心理”与“护理”。我们在课程进程上进行了深入思考,一般来说,涉及“生理”的课程先开设,涉及“心理”的课程在“生理”课程之后,涉及“护理”的课程放到最后,目的是使“生理”与“心理”共生共长,形成“护心”与“护生”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关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
[2]刘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王练.学前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黃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
[5]黄建始,陈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挑战[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1).
[6]白书忠,武留信,等.健康管理机构内涵建设与发展[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1).
[7]郭清.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陈瑞菊.关于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思考及路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5).
[9]曾健坤.“三理融合,四维一体,五育协调,六课同举”[N].湖南日报,2019-5-9.
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联一般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特色高水平幼儿师专建设研究(课题号:XSP20YBZ171);2020年度湖南幼专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题号:HNYZ2020 JG07)。
通讯作者:罗 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