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华
[摘 要]“写清楚”既是第二学段表达的重要目标,也是第三学段表达具体、生动的基础。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指向“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根据《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结合文本独有的特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准定位,聚焦段落,层层推进;同时,通过读写结合,深度练笔,使学生内化写作知识点,扎实有效地落实“清楚表达”这一目标。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清楚表达;精准定位;聚焦段落;迁移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6-0008-03
《海上日出》是统编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本的习作范例作用,准确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文本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在文本结構与言语样式的比照中,扎实有效地展开教学,落实学习表达方法的目标要求。
一、纵横观照——表达要精准定位
只有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才能观照体系,展开精准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海上日出》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针对这一单元阅读教学目标,笔者尝试从纵向能力序列(下表)和横向单元编排(图1)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对《海上日出》一文在表达能力序列中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第二学段在表达能力训练上,着重于“写清楚”。四年级上册“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记一次游戏,把游戏写清楚”,都是围绕写事展开,落实把事情的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的要求。四年级下册按一定顺序写景物,所指向的是写景。这一表达方法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是全新的。
横向看单元的编排,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能力的递升过程。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落实学习方法的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要初步了解如何按照变化的顺序写景,同时要为下一课了解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做好准备,习得表达方法。
《海上日出》是一篇经典课文,篇幅短小,但是行文方式与遣词造句都独具特点。语文要素提到的“按一定顺序”,体现在文章表达的多个方面。有表示时间的写作顺序,如“天还没有亮”“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也有日出动态变化的顺序,抓住日出时所独有的颜色、亮光、位置的变化,描绘了日出过程中不同的画面。而第2、第3自然段与第4、第5自然段在衔接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两个“有时”,将“晴天”“多云”“黑云”三种天气的日出景象有序地连接在一起。
针对以上不同维度,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了解课文是怎样按照顺序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帮助学生感知段落的顺序建构。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特点,落实清楚表达的目标。
二、聚焦语段——表达要层层落实
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后,就要寻找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强化写作意识,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言语样式,学习独有的表达方式。只有层层推进,落实每个要点,学生才能从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一)梳理脉络,落实条理清楚
板块一:课始整体着手,了解行文结构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2~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晴天、多云、有黑云时日出的不同景象)
2.根据对内容的梳理,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板块二:总结整体回顾,理清文章线索
1.除了描写日出时的景象,课文还写了“我”看日出的感受,找出相关的语句。
2.文章写的是日出的景象,为什么要写“我”看日出的期待和感受呢?(以“我”对这一奇观的期待和感受,衬托日出的壮观景象)
【设计意图 要清楚表达,就要有清晰的条理。文章的行文架构直接决定了文段的清晰。教学从整体入手,梳理文本脉络,最后回到整体,理清课文中“景”与“人”两条线索,发现两者的关系,这样让有序表达具体可感。】
(二)品读语段,落实言语清楚
1.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呢?读一读第2、第3自然段,画一画描写日出的精彩语段,圈画关键词。
2.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发现表达的精妙之处)
预设一:“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作者抓住“出现”“慢慢扩大它的范围”“加强亮光”等,准确地写出了红霞的变化过程)
预设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把太阳当成孩子写,“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描写了日出时的颜色以及亮光)
【设计意图 作为经典课文,作者在言语表达上堪称典范。语言朴实,但是非常准确。这些鲜活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三)依托内容,落实特点清楚
板块一: 关注动态变化顺序
1.你发现了吗,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一步一步地写出海上日出的景象的。(颜色、亮光、位置)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画思维导图。如图2)
2.看看这三个方面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颜色、亮光、位置的动态变化描写出日出的景象)
板块二:关注时间变化顺序
1.再读一读2~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写清楚的?
(“天还没有大亮”“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这些准确的时间词语提示了写作顺序)
板块三:关注段落衔接顺序
1.读一读第4~5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多云”和“有黑云”时的日出景象呢?(用了两个“有时”连接)
2.两段话的位置是否可以调换?
(不可以,课文是按照天气的变化有序介绍的)
【设计意图 “有序表达”是课文最大的特点。这一环节,从多角度描写的动态变化、明确的时间变化以及段落间的有序衔接这三个板块展开充分的教学,有效落实有序表达的目标。】
“写清楚”作为一条训练主线贯穿全文的始终,体现在文章的层次、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教学时,以“如何描写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为主问题,引领学生梳理表达的脉络,体会表达的准确,剖析表达的层次,这样将“写清楚”这一习作训练要素有机融入阅读教学中,从而达到夯实学生言语表达基本功的目标。
在理解文本表达层次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文字化为直观的图示,将零散的词语连为相互关联的整体,使文本的隐性思维显性化,让学生发现段落中没有明确说明的顺序。这样的支架,化无形为有形。长期训练,学生会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增长。
三、注重迁移——表达要有效辐射
我们必须清楚文本的范例作用,从教材序列的编排上,明确学以致用才是这篇文章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借助支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学习,将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并不断活化、创生,从而形成一定的能力。我们通过习作训练,真正落实“写清楚”的目标,将写作知识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
(一)段落学习迁移
1.仿照第2、第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讀一读4~5自然段,画一画描写最精彩的语段,用思维导图梳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
2.以读代讲,交流精彩语段。
3.交流思维导图。(图3)
4.小结:作者抓住光线以及颜色的变化,一步一步写出了多云和有黑云时日出的动态美。
(二)群文阅读迁移
推荐阅读刘白羽的《日出》,并与巴金的《海上日出》对比,引导学生体会两篇文章在写作顺序和语言表达上的异同(图4)。
(三)写作方法迁移
1.回顾生活中有变化的自然景象。如台风、雷雨、下雪等。
2.交流讨论:如何把景象的变化过程写清楚。
(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序地介绍;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动态变化)
3.学生写作。
4.交流评价。
(评价从如何“写清楚”的角度展开)
段落学习方法的迁移,达到运用及夯实学习能力的目的。通过对比阅读,强化学生对写作顺序和语言表达特点的认识。最后的迁移写作,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以读促写的目的,使学生将学习方法进行内化。这样,通过各种有效学习活动,达成了本课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写清楚”这一写作知识落地。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瞻前顾后,精准地把握学生能力提升的“点”,根据文本语言特点,从作者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写作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