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药膳文化对东盟国家传播的优势和策略

2021-06-28 13:19韦健李少丽
文教资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

韦健 李少丽

摘   要: 广西药膳文化对外传播可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文化,为广西药膳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广西药膳文化对东盟传播具有区域、政策及教研等独特优势,但面临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挖掘与发展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广西本土应加大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力度,增加与东盟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交流,为广西药膳文化对东盟传播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撑。此外,还需借力互联网及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与推广广西药膳文化,加强文化认同及融入。

关键词: 广西药膳文化   东盟国家   对外传播策略

一、引言

广西位于祖国南疆边陲,属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地处低纬,气候适宜,有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因山地丘陵的地理特点,长久以来,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各聚居点靠山吃山,近水吃水,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及传统医药文化。药膳作为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巧妙结合的独特产物,有鲜明的民族性,留下深刻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的烙印。同时,广西还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与越南接壤,拥有800多公里的国境线及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通往东南亚各国的海上、陆上通道皆便利顺畅。广西药膳文化向东盟国家传播,资源环境及地理环境皆有优势。

二、广西药膳文化特点

中医药膳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据“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中医思想,将天然中草药药材与其他食材、调味料等通过烹饪或其他食品加工的方式,制作成“食、养、医”兼具的膳食。广西药膳作为中医药膳大家庭中的一员,因特殊的少数民族特点,历史、地理、生态环境,饮食文化、民族医药文化等,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及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药膳,使其既有中医药膳的共性又有民族药膳的特性。

(一)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南方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区内山峰丘陵连绵,大小河流纵横;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及生态优势,广西的中草药资源相当丰富。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广西已查清的中药资源总数高达7088种,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海洋药用生物及民族中药如壮药、瑶药等[1]。广西的中药资源总数现暂居全国第一位,可谓全国第一大中药品种资源库。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中的药用植物物种保存数量众多,植物园覆盖面积大,被英国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同时被称为“立体的《本草纲目》”。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广西已发展成为我国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是我国四大中药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亦药亦食”的药膳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二)历史悠久

广西药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便见诸文字。在不少典籍中皆有涉猎,如《淮南子·精神训》《后汉书·马援传》《百越风土记》等[2](45)。各少数民族在经年的利用自然资源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药膳文化,并通过口耳相传或文字记载的方式,代代流传。直至今日,广西不少有悠久历史渊源的药膳依然生命力旺盛,为当地人民所推崇及喜爱,并远近闻名。比如,梧州的龟苓膏,具有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功效,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广西一款历史悠久老少皆宜的传统药膳,相传曾是清宫专供的名贵药品。桂北的油茶,早在宋代就被侗、瑶等少数民族人民用作为驱寒祛湿的药膳饮品。每逢三月三,壮、苗等少数民族人民都會蒸五色糯米饭,一种由紫蕃藤、枫树叶、红蓝草、黄饭花等天然植物药材染色制作而成的美食,具有滋补强身、清热降火等功效。

(三)民族特色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在广西世居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苗、侗等,达12个之多。在长年医疗保健实践过程中,各少数民族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材,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将本民族思想内涵及文化内涵与防病治病的理论体系相融合,构成了各自的民族医药体系,由古至今,形成了各具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医药,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其中,壮族医药、瑶族医药、苗族医药、侗族医药、毛南族医药、仫佬族医药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掘与整理及不同程度的保护与发展[3](3-5)。作为民族医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药膳,各放异彩。广西药膳风味及制作独特,药效显著。如壮族的黑粽是由芝麻秆灰染色而成,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瑶族的药粑中含具有打虫驱虫功效的植物;苗族酸汤由米汤或淘米水发酵而成,生津止渴、健胃消胀、祛湿止泻。

三、广西药膳文化向东盟国家传播的优势

广西药膳文化是广西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传播不仅可助力广西民族医药的发展,还可使民族医药获得更多生机与活力及更多认同。同时,广西药膳的对外传播,让东盟各国乃至全世界更多地了解广西,了解广西民族医药,了解广西各少数民族的饮食养生文化,为外面的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故事的新窗口。广西药膳文化对东盟国家传播享有诸多优势。

(一)区域优势

广西地处我国南端,沿海沿边,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自古以来,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皆有经贸往来,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海陆相通的省(区)。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有包括凭祥、龙州、东兴、大新等多个县市与越南广宁、谅山、高平等边境省毗邻,可谓我国通往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如今,广西对越南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包括友谊关、浦寨、水口、龙邦、东兴、爱店、平孟、里火等。广西凭祥市被称为“祖国南大门”,是广西口岸最多、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边境口岸城市。边境口岸和边民互市的中草药贸易有一定规模。其中,宁明爱店作为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中药材进出口口岸,现已成为广西面向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的最大的东南亚中药材边贸市场。广西本身盛产中草药材如罗汉果、桂皮、八角、粉葛、穿心莲等全国闻名,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广西药膳可借中药材边贸及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走出南疆,传播东南亚。

(二)政策优势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以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多边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方面成果斐然。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广西凭借区域优势,借“一带一路”的春风,正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如今的广西已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桥头堡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中医药发展纲领性文件的颁布让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也让中医药这一中国文化名片走出国门的步伐逐渐加快。2013年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成立。乘势而上的广西尤其是南宁成为中医药文化输出东盟的大通道。2016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宁宣言》,宣告了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合作向纵深层次及领域的发展,为中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中医药+”发展模式走向东盟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一系列政策优势为广西药膳文化辐射东盟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教研优势

广西中草药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政策利好,中医药文化基础深厚,在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中草药大健康产业造福人类健康事业并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颇有优势。而且,广西拥有中医药高等院校如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医院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等,中医药类科研机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即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等。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往来的日渐频繁,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国际会议在广西召开,如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国际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等。同时,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东盟国家的教育、科研合作不断深入。可见,广西药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仅具有区域及中草药资源优势,还具有教育及科研资源及基础。

四、广西药膳文化向东盟国家传播的某些问题

广西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奇珍,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异宝。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广西正致力于利用其地理、政策及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壮瑶医药,加快壮瑶医药“走出去”的步伐。广西药膳作为广西民族医药的一个重要部分,可借饮食养生的热潮,成为壮瑶医药走出去的先遣军,辐射东盟。当然,广西药膳向东盟传播虽有契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广西民族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民族药材质量检验及标准等的规范化,是广西药膳文化传播东盟的前提条件之一。广西于2011年底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要求从医疗服务体系、科研及人才培养体系、文化发展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快加大对广西民族医药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及弘扬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健康事业提供强有力保障[4]。政策推动使以壮瑶医为代表的广西民族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速,但由于广西民族医药基本上为口耳相传的偏方、散剂,是世世代代在医疗保健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与智慧结晶,缺乏对民族药材的基础研究及数据整理,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及系统性,尚未纳入国家药品标准体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如因各民族用药习惯不同导致同一药物标准不一,药材质量安全检测方面还未形成规范科学的标准,药材炮制方法及检验方法缺乏标准化,民族药材检验技术相对滞后等。

(二)广西药膳文化的挖掘与发展力度不足

广西中药材资源丰富,位居全国第一位,但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虽说如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饮食养生与保健有了更高要求,给予了更多关注,中医药膳产业迎来了复苏的机遇,但以壮瑶为代表的广西药膳文化的挖掘与发展进程仍差距明显。中医药膳学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已形成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制作方法,是一门科学。少数民族药膳作为中医药膳中的一员,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及民俗风情,可谓中医药膳文化的一朵奇葩。但由于少数民族药膳文化多为口耳相传,理论体系不健全,且因区域性、民族性特点,传播与发展的辐射能力有限。广西药膳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往来日渐频繁后,在中医药领域、餐饮业及广大民众中逐渐受到关注。2017年广西中医药学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对广西少数民族药膳尤其是壮瑶药膳的研究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起步较晚,其学科发展及标准化建设等都任重道远。

(三)广西药膳文化区外及东盟知名度不高

广西山岭纵横,山区广大。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在有限的交通及恶劣的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在聚居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探寻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规律及方法,形成了具有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药膳食疗文化。广西药膳,在选材用料、制作方法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不仅用料独特,选材自然,而且味道美味,成本低廉,是广西各地少数民族的家常美食,代代传承,生命力无限,有不少广西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级美食,真所谓“舌尖上的中药”。例如,龙州的桄榔粉、梧州的龟苓膏、扶绥壮族酸粥、恭城油茶、百色芒叶田七鸡等。广西药膳在多年发展中已形成家庭药膳、餐馆药膳、街头药膳、工业药膳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5](43-44),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受广大广西民众的喜爱。虽说广西药膳广西爱,但因开发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其偏安一隅,难以走出本土。随着国家与东盟互动合作的不断加强及广西中草药对东南亚出口的迅猛增长,广西药膳逐渐为东南亚人民所知,但其影响力及知名度仍有限。

五、广西药膳文化向东盟国家传播的策略

广西药膳文化特色獨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抗争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广西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药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广西特色药膳文化散发新的生命力,让其能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是弘扬和发展以壮瑶医为代表的广西民族医药,继承和发扬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对外传播的积极举措。

(一)加快与东盟的中医药标准化合作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不断深入,标准业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中医药标准是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标准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并走出国门的强有力技术支撑。广西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广西致力于振兴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地方民族医药。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已陆续推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并在继续完善与更新中。广西壮瑶医药质量标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结束了广西壮瑶医药没有成文医药典藉及法定医药质量标准的历史,为广西民族医药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提出的《传统中医药区域标准化合作倡议》为广西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共同制订国际和区域标准的新篇章。加快与东盟合作,促进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广西民族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此举措必将成为广西药膳对东盟国家传播的助推器,促进广西药膳在当地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入。

(二)加速广西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要让民族医药焕发新的生命力,重中之重是做好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科学、系统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民族医药高层次人才,服务民族地区,传承民族医药精髓,弘扬民族文化。壮医及瑶医是广西民族医药的杰出代表。壮瑶医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对广西药膳的对东盟传播是强大的人才及技术支撑。在民族医药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广西不甘落后,相继于2005年、2010年成立了全国首所壮医药学院及瑶医药学院。两所少数民族医药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广西壮瑶医药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壮瑶医药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同时,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互动合作的不断深入与扩大,广西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对外交流合作如火如荼,如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泰国碧瑶大学达成共识,在传统医药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合作课题联合申报等方面合作。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与泰国、新加坡等相关高校或单位签署意向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壮瑶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推动壮瑶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三)宽领域多层次传播广西药膳文化

广西特色药膳的传承与发展对人民的饮食养生及保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等皆有重要意义。广西药膳要走出国门,一衣带水的东南亚地区是最佳突破口,故应拓宽传播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对外传播广西药膳文化,做大做强广西特色药膳品牌。可通过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实现药膳产品的产业化、功能化、系列化,也可通过提供技术、品牌、产品、零售、运营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以品牌带动文化,以区域辐射东盟。还应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宣传推广,面向东盟乃至全世界,讲好广西药膳故事。如广西中医药大学专门设立传统优秀文化专题网,进行包括中医文化及药膳文化等方面的网上宣传与推广。此外,应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药膳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官方或民间文化宣传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增加广西药膳的知名度。如2017年成立的广西中医药学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相关药膳食疗学术年会或学术研讨会及“舌尖上的药膳”“舌尖上的广中医”等各高校医院或企业举办的各种与药膳食疗相关的药膳文化宣传活动等。

六、结语

广西特色药膳是广西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奇珍。药借食威,食助药力,以膳食为形,达到养身保健、防病治病之功效。广西药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仅可增强广西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还可作为广西的特色名片,让东盟乃至全世界进一步了解广西,推动以壮瑶医为代表的广西民族医药走出国门,焕发更大生机。当务之急是通过与东盟合作,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力度,拓宽宣传推广渠道,让广西药膳文化能通过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及人文交流,走出广西,融入东盟国家人民的日常饮食养生,为当地卫生保健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广西7000种中药资源将集结成典助力可持續发展[EB/OL]. [2018-12-25]. http: //www. chinanews.com/cj/2018/12-25/8712278.shtml.

[2]叶强.广西药膳的历史与现状(上)[J].中药材,1993(1).

[3]王柏灿.广西民族医药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2008(7).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EB/OL].[2012-02-06]. http: //www. gxzf. gov. cn/zwgk/zfwj/zzqrmzfwj/20120206-408603.shtml.

[5]叶强.广西药膳的历史与现状(下)[J].中药材,1993(2).

项目基金: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壮医药膳文化整理与对外传播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FYY 011);2019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医药文化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ZD006)。

通讯作者:李少丽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
东盟国家建筑主要建筑材料浅析
本期导读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领海内满足水下文化遗产定义的军舰的法律地位:中国和东盟国家立法研究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中国与东盟国家警务合作之考探——从合作基础、形式、挑战到完善
中国与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第一次协调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