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停停
[摘要]郭沫若是热衷政治的文人。巴蜀文化和早期教育培育了他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性格特质。五四时期的精神洗礼和民国政治的多元博弈,使得郭沫若有自主的空间,有自主的选择,他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呈现给世人的是张扬、叛逆的形象。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的政治身份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开展,使他性格取向的表现主要以内敛、顺从为主,而叛逆和倔强则被政治权衡后压抑在心底。郭沫若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心态变化是探析政治与人性的关系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政治;人性;心态变化;信仰
政治是指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个宽泛的政治定义,貌似不着边际难以捉摸。本文所谓的政治是权力场域,包括强势政治人物的影响力、政治格局给定的活动空间以及场域中个体的感应和承受能力等等。人性何谓,古今中外对此聚讼纷纭,难有定论。马克思从现实性来把握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个的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们把人性也看成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与理智,而且人性在现实中还是一个流动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政治作用于人性,促使个体的性格在政局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出多面化。如郭沫若的心态变化,新中国建立前郭沫若的性格表现倾向于“张扬、叛逆”,新中国建立后他的性格表现倾向于“内敛、顺从”。关于郭沫若,许多学者已经作过多方面的研究,针对具体某段时期的研究居多、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研究居多。然而,很少有学者从政治与人性的角度对郭沫若的心态变化进行研究。因此,文章从政治与人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新中国建立前后郭沫若的心态变化展开叙述,进一步探究政治与人性的关系。
一、民国政治与“叛逆”性格
(一)“叛逆”的青年才俊
郭沫若原名为郭开贞,号尚武,是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人。父亲郭朝沛是一位中等地主兼商人,秉性沉稳、头脑聪敏,很多方面都是自学自通。他通过长期辛勤的经营,败落的家庭逐步变得富裕。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具体记载有:“我是午时出生的。听说我生的时候是脚先下地。这大约是我一生成为了反逆者的第一步,或者也可以说我生到世间来第一步便把路走错了。”①郭沫若自幼聪慧,四岁半时启蒙并开始在自己家的私塾里识字,这使得郭沫若在幼年时期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对郭沫若的启蒙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应是他的母亲杜邀贞。他曾提过自己很早就对读书有极大的兴趣,主要来自母亲教授他读诗,母亲的教育使年幼的郭沫若在沙湾镇这个封闭的地方快乐地学习、成长。此时,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国内的各阶层历经艰辛探索,中国的社会面貌逐步“旧貌换新颜”,清王朝也开始推行新的学制。1906年郭沫若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当地的小学堂,幼时在私塾中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考试考取了第一名。年长的学生们便要求通过查阅试卷、扯榜及逼迫任课老师等方式,查阅郭沫若的成绩。先生便以郭沫若端午节请假回家扣除了几分,使他变为第三名。这次改卷风波,郭沫若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他的叛逆性格便埋下了根基。后期中的一些事情,进一步激发了少年时期郭沫若的叛逆心理。学校为了让学生多学习,将周六下午的半天假改为上课,学生们推荐郭沫若去找老师交谈。老师不同意,他们便进行罢课。学校领导查清后,开除郭沫若,在多方力量的劝说下,他重新返回学校。此时的郭沫若有意识地进行反抗,具体记载:“早晨不起床,点名的时候也不想去,与一些不良少年有了来往……幸亏一直用严厉的家教在意识中约束着他,郭沫若才没有沉溺进堕落的深渊。”②虽然郭沫若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但他意识中仍有家教约束自己的一面,可看出他的内心还是有着利害关系的对比,这为郭沫若多变的性格呈现出了一个缩影和底色。这也为他人生的各个时期呈现多面化的性格面貌埋下根基。
在20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清王朝的灭亡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当代的知识分子肩负起救国使命,各种思潮也前呼后拥地进入了近代社会。然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单枪匹马是无法与社会作对抗的,这就决定了郭沫若在青少年时期会不断遭受各种打击。少年时期的种种经歷,激发了郭沫若强烈的反抗意识,正是这种与现实抗争的精神,赋予了作品活力,促使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创新;也正是这种与现实抗争的精神,促使他少年时期形成了以“叛逆”为主的性格。
(二)敢于挑战“权威”
青年郭沫若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留学日本又使他痛感祖国的落后与屈辱,追求个性解放与追求民族解放自然形成心理上的共振,促使他开始投身于国民大革命,参加北伐战争。这个时期,郭沫若的政治信仰更加接近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左派,北伐途中郭沫若识破蒋介石背叛革命的阴谋,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檄文。讨伐蒋介石是非对错姑且勿论,是青年郭沫若敢于挑战权威的行为,是需要几分胆气的,并非寻常庸众所为,而此时的政治格局或权力场域对促成郭沫若敢言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内环境是军阀割据混乱不堪。国民党与共产党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北伐战争。两党紧密配合下,北伐战争取得初次胜利,全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北伐初期,郭沫若曾担任宣传科长职务,一直支持蒋介石的工作。1927年3月,蒋介石北上经过南昌,并滞留南昌不去武汉,国民党从此形成南昌和武汉政府两大阵营。郭沫若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看清蒋介石叛变的动机,1927年5月份开始在《中央副刊》上就《脱离蒋介石以后》进行七次连载,《郭沫若的全集》对已发表的《脱离蒋介石以后》的题注为“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五月七、九、十一、十四、十七、二十三日武汉《中央日报·中央副刊》”。③在此期间他并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文章,这两篇文章在时间上大体相当,称其为姊妹篇。文章主要以郭沫若脱离蒋介石后的亲身经历为基本内容,这两篇文章不仅是简单表达自己对蒋介石的态度,而且成为武汉国民党政府在此阶段讨伐蒋介石政治宣传的语言工具。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演讲文章中,他呼吁民众反抗蒋介石。蒋介石则下令通缉郭沫若,郭沫若开始了流亡东瀛的生活。两人关系决裂后,郭沫若曾有几丝悔恨之意。因文章发表后,大多数国民党中央领导人员对郭沫若进行斥责。他在日记中写道:“革命的悲剧,大概要发生了……革命的职业可以罢免,革命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罢免。”④参加北伐战争过程中的境遇、认知与选择影响了郭沫若以后的人生轨迹,其中他有过热情、激愤和彷徨,接下来他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参加南昌起义、参加共产党,不是别无选择,而是信仰驱使他作出抉择。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选择了暂时疏远政治。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化名吴城,隐藏身份前往日本。在日本十年中,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领域成就斐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名望引起日本政界、国民党和共产党等国内外各种力量的关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国民党号召全国各阶层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愿意“不计前嫌,共赴国难”进一步推动各阶层的团结。通过蒋介石身边幕僚和郭沫若好友的斡旋和奔走,郭沫若于1937年夏回国。9月24日蒋介石会见了郭沫若,郭沫若写出《蒋委员长会见记》,文章中对蒋介石大加赞扬,描写蒋介石“眼睛分外的亮”、“眼睛分外有神,脸色异常红润而焕发着光彩”、“眼神表示了抗战的决心”等,⑤这些记载可明显地看出郭沫若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战势的发展及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郭沫若担任国民党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要是负责抗日相关工作。郭沫若积极从事抗日文宣工作,为抗战的胜利作出显著贡献。
多元化的政局下,郭沫若政治选择基本上出于自己的内心。北伐时期宁汉分裂对峙,郭沫若倾向国民党左派并且受武汉国民政府的指派,他政治上不满意蒋介石的右倾和反动,听闻武汉中央要免蒋介石的职,此时批判蒋介石虽有风险,但并非仅只有风险没有收益。所以,郭沫若写文章声讨蒋介石。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已经成为政治领袖,多元化的政治格局中,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处于优势。郭沫若权衡利害关系后,开始赞颂蒋介石。这体现了政治局势的演变对个体心理面貌变化的推动作用。
二、新中国政治与“顺从”性格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郭沫若的信仰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各方面的面貌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尤其是人们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并未随新中国的建立而改变,政府的工作是困难重重。1951年由北大校长倡导,随之在各界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其中,知识分子是改造的主要对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识分子大概有以下三种:“一是光荣履历的文人知识分子,这类人以前就是革命中人,新中国建立后大部分出任各级领导职务;二是来自当年国统区的文人知识分子,且多在国民党政权各种机构供过职;三是国民党时期培养的青年学生。改造的对象主要是第二、三类。”⑥这些知识分子中有部分人仍带有些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因此,进行新中国建设,必须开展这场思想改造运动。文学界的旗帜郭沫若,身份成分复杂,新中国建立前曾在国民党内部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内政界工作,曾为新中国的缔造作出卓著的贡献。思想改造运动中,他的任何动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运动中,他积极倡导大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知识,努力进行思想改造。郭沫若曾写下多种诗词赞颂新中国,从字里行间中看出他是由衷地赞颂新中国,表达自己对党的忠诚。新中国建立初期,郭沫若作为新中国的功臣,正是春风得意时,他的做法既是积极主动,亦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文革”初期——政治漩涡中的郭沫若
1、“辞职”投石问路
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开启了用政治批判方式解决文化问题的先例,产生了后期的批判运动采用“简单、片面、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术问题的负面影响。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从而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海瑞罢官》主要描述:海瑞担任应天巡抚期间的一些事迹,宣扬他的正直刚毅、为政清廉的精神。此剧在北京上演,许多领导人观看后纷纷称赞,而江青观看后,认为此剧的政治倾向有问题,她曾找人写批判性文章却未得到响应。1965年江青找到当时在上海市委分管宣传文化工作的张春桥、姚文元等人,他们开始写文章,同年11月发表批判性文章,毛泽东曾多次阅览文章。具体记载:“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对陈伯达、艾思奇、关锋等人说,姚文元的文章好处是点了名,但没有打中要害,《海瑞罢官》此剧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免了海瑞。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⑦这种批判性的文章发表后,许多人开始批判吴晗,郭沫若得知这件事情异常震惊。他曾作过一首七律诗来赞扬海瑞,郭沫若對海瑞的评价符合当时史学界主流倾向。然而,1966年郭沫若继续写诗赞扬海瑞等同于他为彭德怀翻案,如此事一直发展下去会成为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郭沫若准备主动承认错误,削减此事的影响。他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写了一封辞职信。信的具体内容:
“劲夫同志:
我很久以来的一个私愿,今天向您用书面陈述。我耳聋、近来视力也很衰退,对于科学院的工作一直没有尽职。我自己心里是很难过的,惭愧抱歉,每每坐立不安。因此,我早有意辞去有关科学院的一切职务,务请加以考虑,并转呈领导批准。我的这个请求是经过长远考虑,别无其他丝毫不纯正的念头,请鉴察。
敬礼
郭沫若
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郭沫若的辞职信引起中央各位领导的注意,大家都尽力安抚郭沫若的情绪。领导人明确回复郭沫若,你的问题与吴晗的问题性质不同,你曾写的赞颂海瑞的两首诗的学术批判不会在报刊上公开。辞职信使中央领导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毛泽东认为郭沫若的问题不严重,作一下个人检讨即可。领导人的明确指示,郭沫自然是认真准备自我检讨。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来势凶猛的批判浪潮,郭沫若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高压的政治局势和政治领袖的明确指示,进一步推动了郭沫若性格中顺从的部分占上风。
2、“焚书”声明风波
1966年4月10日,《解放军报》公布了江青编制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议纪要》,评价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⑧郭沫若深感惶恐,因为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完成的。4月14日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次会议,文化部副部长石西民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主题报告,呼吁参会人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郭沫若凭借机会,公开畅谈他思虑已久的政治态度,具体记载有:“石西民同志的报告对我来说,是有切身的感受……自己应当将自己所写的东西全部烧掉,没有一点价值。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学好毛主席思想,没有用毛主席思想武装自己,所以阶级观点很迷糊。”⑨郭沫若的这篇完全否定自我和否定知识分子的检讨,是他面对强权政治和政治领袖明确指示后,经过利益计算而转换自我性格取向的典型表现。
4月28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题目为《向工农群众学习:为工农兵群众服务》,并且全文刊登。然而,他的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具体记载有:“他的讲话一出,引起国内外的反响。尤其是在日本,郭沫若享有很高的威望,日本的一些友好人士,竟然要求亲赴中国,想当面询问郭沫若‘焚书的真意。”⑩“焚书”声明后,各界众说纷纭,郭沫若异常震惊。6月22日,郭沫若接到通知,自己被任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郭沫若进行了长篇发言。在发言结束时提及自己在常委会上的检讨,尤其是就“焚书”向外界作具体的阐述。他提到外界的各种指责都是无道理可言。自己作为人民的作家,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改造。郭沫若的焚书声明完全否定自己过去的创作,他内心应是异常痛苦与无奈。但面对利害关系的局面,他只能选择这样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做法进一步推动了极“左”思潮到达顶峰状态。
(三)“文革”后期——郭沫若的忏悔与反抗
“文化大革命”后期,“九一三事件”的发生,推动了斗、批、改的运动风潮。1974年1月“批林批孔”运动的动员大会结束后,张春桥带领人去郭沫若的家里,他明确地批判郭沫若抗战时期骂了秦始皇。郭沫若一针见血地回应,我的用意是对蒋介石。批林批孔运动中,江青等人曾多次来到郭沫若的家里,逼迫郭沫若写检讨。他们用尽各种手段,但郭沫若一直是保持着沉默,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才离开郭沫若的家。在这场批判运动中,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郭沫若曾作出一些口头批判的口号,但从未写过一篇批判性的文章。文革的逐步深入开展,郭沫若对文革有了准确的认识。他虽无法改变政局,但也不会再盲目地顺从。尤其是郭沫若的爱子相继去世后,再面对违心之事时,他则托故年迈和疾病进行逃避并作些消极的反抗。这个阶段郭沫若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他性格中顺从情绪有些下降,叛逆的情绪有些增加。这种细微的变化,反映出个体用自己的方式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始终如一紧随党的事业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郭沫若虽有些消极反抗,却依然无法逃脱政治权利的束缚。政治权力编制的网使郭沫若性格中顺从的性情持续上升,这也是他作为学者兼政客很难权衡的事情。
三、政治与人格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环境对个体人格塑造的作用
政治深刻影响着人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治权力的结构中有没有制衡机制,政治环境是紧张还是宽松,政治场域给人提供多大的自由空间,这些都影响着人性的变化。社会关系网中,由于政治局势发展,政治权力对个体的作用或隐或显、或大或小。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局势对个体人性产生不同的塑造作用。郭沫若生活的民国政治动荡,但多元化的政治局面,选择机会多、活动空间大,所以他敢于直言不讳、挑战权威,思想与行为与本真的自我基本吻合,他的学术研究也能新意迭出。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似乎政治上春风得意,他的性格表现主要以顺从为主,叛逆的部分迅速消失。因此,郭沫若在不同的歷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中的原因颇值得深思。
(二)个体性格对政治形势的推波助澜作用
人性反映社会关系,政治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种。由于政治格局的复杂多变,个体的性格面貌会呈现出多面化。关于两者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根据这一论述,可以从政治场域中主体的利益因素谈起。在政治场域中,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自身的权益不同,个体会根据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自觉地进行政治力量的权衡,实现主体的利益。同时,个体对各种政治力量的审视和选择过程,推动了政治局势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前,郭沫若的性格表现主要为叛逆,这种叛逆的性格不仅发展了青年郭沫若的自我个性,也推动了郭沫若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的性格主要表现为顺从,他把领袖视为真理的化身,极力追随唯恐不及,他以“文化班头”的身份曾多次作自我检讨到自我否定等。他的改变迎合了社会主义时期国家领导人发动的各种改造运动,助长了“左”倾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文革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复杂多样的人性面貌进一步推动政治局势的演变。
从政治与人性的角度观察问题时,可以发现政治与人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政治格局作用于个体性格的变化,不同政治局势演变,促使个体在具体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性格面貌。同时,个体的人性面貌在动态完善的过程中也推动政治格局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章从此角度来阐释新中国成立前后郭沫若的心态变化,通过这个典型案例可以探究两者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实现个体性格面貌与政治的合理发展及政治更好地推进个体人性的完善,不仅需要对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还需不断深化改革政治体制,促使两者作用达到最优化。
[注释]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我的童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18.
②蔡震.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22.
③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54.
④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脱离蒋介石以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4.
⑤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蒋委员长会见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479.
⑥贾振勇.郭沫若与1950年代思想改造、批判运动[J].百家评论,2013(02):122.
⑦刑小群.《海瑞罢官》与郭沫若辞职[J].名作欣赏,2010(25):71-73.
⑧阎纲.江青的背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破灭和它所引起的严重课题[J].新文学史料,1999(04):196.
⑨贾振勇.“焚书”声明震惊海内外——郭沫若在文革初期[J].出版参考,2006(02):47.
⑩邢小群.从凤凰涅槃到炉中之煤——郭沫若晚年行为的心理动因试探[J].当代文坛,2008(05):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