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声演唱中的心理准备

2021-06-28 00:56党凯丽姚连乔
艺术评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声演唱心理学

党凯丽 姚连乔

摘要:关于歌唱的心理闲素,我国古代美声论著早有涉猎,如《乐记》中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在传统美声表演与教学领域,有关歌唱学习、训练与表演中的心理感受、心理作用巳有感性认识及经验总结。但是,我国美声界关于歌唱心理机制的系统研究,乃至美声心理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还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际美声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美声演唱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唱水平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声  演唱  心理学  心理  准备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19-0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美声歌唱之前,应有一些心理上的准备。使与美声歌唱有关的各器官,处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下,可以随我们的意志去调节、指挥和活动。

一、我国美声心理学研究

我国系统的美声心理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这应该归结于我国的国情和民族文化,虽然我国也有传统的美声(主要是戏剧),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理论系统。总的来说,我国美声心理学研究经历了美声心理学的萌发、美声心理学的本体研究、美声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以《人民音乐》1987年第2期发表的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美声心理学》为代表,有关美声心理研究的论文、译著、文集等研究成果的陆续发表标志着该学科的萌发。尽管美声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时间不长,但是这二十余年来的學术研究成果已经很让人欣慰,虽然没有在国际美声学界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成就终归是有的。这二十年来的成果包括各种论文、专著、文集、译著等,大体分为美声心理学的本体研究、美声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等研究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研究》2002年第2期发表的《20世纪中国美声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全面总结了美声心理学学科创建的历程。这对于认识美声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有助于我国的学者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将我国的美声心理学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为指导我国的美声教学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2002年8月,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在北京成立。在该学会的积极推动下,美声心理学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学术成果频现,研究内容逐渐深化,我国美声心理学学科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学习歌唱的心理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歌唱之前,应有一些心理上的准备。

(一)明确学习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学习美声唱法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为了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高音乐素养、怡情养性而学习歌唱;还有些参加工作的朋友,为了发展特长、展现才华而学习唱歌,希望在单位及社会组织的文艺表演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还有些同志,工作于文艺单位,通过学习歌唱来增强艺术修养,完善自己;还有部分热爱歌唱的青少年希望通过学习考取艺术学院,进行职业学习。

学习歌唱要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并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好安排,这有利于增强学习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才会更加积极、主动,持之以恒。

(二)戒除急于求成的心理

一些同学上课问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多久才能完成美声唱法的学习,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唱成什么样才算是学成了呢?歌唱水平真正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有志于学习歌唱的人应抱着“不断进步,越唱越好”的心态去学习,只要自己的歌唱知识在不断丰富,歌唱能力在逐步提高,就愉快地学习歌唱。通过一段时间的,习后,应择机参加一些歌唱表演、比赛等活动,享受歌唱带来的愉快感觉。有时会出现暂时的“歌唱没感觉”的现象,这不要紧,要知道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反复练习,好的歌唱感觉会找到的。

歌唱水平的提高是有过程的,不仅需要从声音技巧、音乐知识、歌唱心理、语言正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系统培养、综合提高,还需不断积累,坚持不懈地学习。有些人天生嗓音条件比较好,悟性高,通过短期学习,歌唱水平就会有较大提高。有些人嗓音条件不是特别好,出成果比较慢,要有耐心,一些歌唱家的嗓音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他们通过勤奋学习掌握了歌唱的技巧,并善于利用技巧发挥自己的嗓音特点,经过不断努力,他们最终成为了歌唱家。

歌唱的基本功需长期不懈的科学练习才能练成,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许多已成名的歌唱家仍然要找老师上课,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歌曲的理解与表现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地查资料,找老师学习,体验生活,以求完美地表现作品,追求艺术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歇,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方法对路,努力学习,就会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享受到学习歌唱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想走捷径脱颖而出、一鸣惊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三)戒骄戒躁

学习歌唱要有谦虚求知的态度,一些学习者先天条件比较好,嗓音洪亮,经常得到别人的夸奖,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歌唱的人,无论是嗓音比较好还是真的歌唱水平高,对别人的夸奖要谦虚、理性地对待,礼貌回应,并对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中国人讲和气,说话一般会给人留面子,有些夸奖也许是出于客气,还有的人赞扬我们,是为了鼓励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对待别人的夸奖,要以正常的心态面对,不能产生骄傲的思想,即使是真的唱到了一定水平,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也要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在艺术上要精益求精,虚心进取。学习态度要积极、稳健,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能虚心听取老师和同行的意见,总想找捷径,这样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有的人不屑于练习基本功,贪大求多,脱离现实,盲目增加演唱作品的难度,结果难的唱不了,简单的也没学会。

(四)勤思苦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习美声唱法有许多技术、技巧需要掌握,要做好勤思、苦练的思想准备。有人做过统计,成就一个表演艺术家的练习时间通常在20000小时左右。虽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会因人而异,但也说明了艺术家的成长需要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

勤思,即善于动脑思考。有些人学习歌唱很勤奋,每天花很多时间练习,很辛苦,但进步却不明显,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动脑思考。无论是练声还是练歌曲,都要与思考结合起来,边练边想,带着问题去练习,想一想用什么力度?口型对不对?情绪和音乐吻合不吻合?老师讲的问题自己在练习中注意了没有?这样才会快速提高演唱水平。

苦练,就是要下苦功夫,多练习。学习声乐要有连贯性,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老师教的方法和自己练习中产生的好的歌唱感觉要及时温习、巩固,这样才有利于歌唱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些人学习没有恒心,没有较为稳定的练习安排,这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练唱中要保护好嗓子,感觉嗓子疲倦时就停止练习,可看一些理论方面的书或听听录音转换一下学习方式,不能练到嗓音疲倦、嘶哑,甚至到第二天都不能恢复的程度。

歌唱技术、技巧的熟练掌握是经反复练习、巩固形成自动化的结果,心理学上把这种自动化的现象称为动力定型,是人的大脑皮层机制系统对一系列刺激形成的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动力定型自动化对于歌唱技术、技巧的形成和舞台表演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研究证明在歌唱学习过程中,歌唱技巧的掌握、音乐与歌词的记忆、共鸣状态的熟练运用等多项歌唱能力都是通过多年的刻苦练习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在舞台上要思维清晰地把握好演出质量,就要使绝大多数与演唱相关的技能、技巧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种自动化的形成源于平时细致、多角度的无数次练习,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动力定型形成过程中的反复练习绝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在不断改进、完善的基础上的重复,是在重复中巩固、提高的过程。

(五)以小進歩促大进步

艺无止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抱着积极改进歌唱方法、完善演唱技巧的态度去学习声乐,要重视积累的作用,主动从音乐听觉、音乐表现、普通话水平、歌唱语言拼读能力等方面下大功夫,厚积薄发。歌唱家的演唱能力是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学习实践积累成的,学习者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以不同时间段内完成小目标来促进大进步,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如一周学习一首新歌,两周内把某首歌的原文歌词练熟,一个学期学会几首中国作品、几首外国作品,某首练声曲自己完成的不够好,争取在一个月之内练好;喉头不够稳定,争取在一学期或一年内稳定等。制定短期小目标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是歌唱取得大进步的必经之路。

在声乐学习的初始阶段,许多人会觉得力不从心,演唱中总是问题不断,这属于正常现象。歌唱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咬字吐字、共鸣位置、呼吸支点、音乐与歌词等,往往是顾了这头,忘了那头。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着急,不要灰心,要依靠信心和毅力挺过这段相对艰难的瓶颈期。解决歌唱问题应有侧重点,先从一两个方面入手,分类、分步地逐个解决。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一些问题可得到逐步解决,不利因素逐渐减少,有利因素逐步增多,将演唱的正确方法、技巧熟练为自动化,演唱就会越来越舒服自然,得心应手。

(六)正确认识模仿的作用

歌唱中的模仿,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别人的声音和表演形式去演唱。关于学习歌唱是否要模仿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模仿很重要,有些人认为不能模仿。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学习者对模仿的作用与利弊要有理性的认识,既要充分发挥模仿的作用,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又要避免盲目模仿带来的问题。

声乐学习中的模仿包括广义的模仿和狭义的模仿。广义的模仿是指在唱法、动作、语言、歌曲处理等多方面模拟别人的做法,包括对老师、同学、同事、录音录像资料等的模拟,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模仿;狭义的模仿指对特定的某歌手或自己喜爱、崇拜的人的演唱的模仿。

从艺术审美角度讲,歌唱讲究个性,每个人的演唱最好能在科学方法的使用中唱出有自己嗓音特点的音乐来,这种有特点的音乐表现是由自己的嗓音特点、生活积淀、审美思想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事实上,无论你怎样去模仿别人,也不可能和别人唱得一模一样,反而会失去自我,更不会得到听众的喜爱。声乐学习的模仿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模仿,不应是肓目模仿,因此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模仿的作用有清醒、客观的认识

模仿是应用最普遍、最实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可以说人人都在模仿中受益,但模仿又不能成为歌唱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模仿中,有些声音确实可以根据听觉效果,在思维和想像力的引导下完成学唱和巩固的过程,演唱水平越高、经验越多,模仿的能力就会越强。反过来讲,不当的模仿会造成不良影响。把模仿作为歌唱学习的主要手段,其弊端在于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是一种脱离信息反馈、闭门造车的学习状态,很容易在歌唱方法上误入歧途,在声音表现上迷失自我。

(2)明确目标

歌唱学习中的模仿是为了尽快掌握自己不会的、具有共性的科学演唱方法,而不是为了唱得像谁。适当模仿别人是为了学习别人的优点,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丰富自己的演唱实践与经验,并不是全盘照搬别人的唱法。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与自己演唱中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并积极思考,以便恰当地解决问题。

(3)全面细致地了解自我声音

通过反复听自己的录音,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的嗓音特点,不要在音色、共鸣方面去模仿与自己嗓音差异较大的声音,以免伤害声带。模仿具有一定的作用,伹模仿通常是较为主观的,要多听他人的反馈意见。模仿并非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由于自我听觉与观众听觉的差异,有时自己觉得模仿出了很好听的声音,但观众听起来却并不是很好听。

所以,模仿也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多听自己的录音,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从中受益。在模仿学习中,要清楚自己的演唱能力和模仿者水平的差异,在曲目难度、声部等方面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要在音量、音高等方面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

三、结语

歌唱者只有处于积极的、稳定的、正常的心理状态,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为此,我们必须要对美声表演的心理准备进行分析,并找出积极的方法投入表演实践。

参考文献:

[1]童彤.浅析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辩证统一[J].黄河之声,2018(07).

[2]李士锦,杨佐勇.浅谈声乐唱法中美声唱法的艺术魅力[J].黄河之声,2018(10).

[3]于丽峰.谈美声唱法中的技巧运用[J].戏剧之家,2018(07).

[4]陆云雁.美声唱法审美特征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09).

猜你喜欢
美声演唱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浅析如何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观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论当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趋势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跟踪导练(二)5
气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