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系统:理论、失衡与优化

2021-06-28 09:00赵璐瑶
关键词:责任生态教育

赵璐瑶,夏 焰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6)

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涉及多元主体,不仅需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来对其进行设计安排,也需要和家庭、政府以及社会等主体形成紧密协作,发挥合力。生态学理论强调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注重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以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平衡的观点看待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与教育生态学提倡的联系共生、动态平衡、健康持续的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因此,从教育生态理论的角度出发,将高校的社会责任教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分析当前存在的失衡问题,为我们探索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有利于推动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健康持续地开展。

一、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论

劳伦斯·克雷明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交叉的学科,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教育领域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以及系统性等问题,分析教育系统的各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解决因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的缺失、缺位而造成的生态失衡问题,以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1]。自它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学者也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1975年,方炳林首先在《生态环境与教育》中提到“教育生态的研究”,提出要“从整个生态环境中选择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来研究各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2]。1989年,李聪明在《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中提出,如果我们考虑教育问题都能够以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为重点,那么对于所有问题都会产生新的解题方向,并朝着符合生态原理的方面发展[3]。1990年,吴鼎福与诸文蔚合作出版专著《教育生态学》,标志我国教育生态学学科体系的正式起步。此后,任凯和白燕①1992年,白凯和任燕出版了《教育生态学》著作,与吴鼎福等人的研究思路不同,将研究对象定为教育生态系统。、方然②1998年,方然出版了《教育生态论纲》,从区域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以及教学等方面分析要建立、培育和发展“符合自然生态综合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及范国睿③2000年范国睿的博士论文《教育生态学》,提出以教育生态系统为主体,着重分析系统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与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其他社会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等学者也都相继出版了相关教育生态学的专著。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的细化与深入,学校生态、班级生态、课堂生态、德育生态、学术生态等问题引起了一批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教育生态学研究渐呈兴起之势[4]。

我国学者在关于教育生态学的价值理念、分析方式、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我们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价值取向上,“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生态系统与教育生态环境以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尤其侧重于研究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主体的影响。”[5]在分析方式上,“教育生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兼顾视角和价值取向、注重以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的独特研究方式,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式。”[6]在基本原理上,“教育生态学有几个基本原理:限制因子规律、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等,这些基本原理揭示了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必然联系。”[7]在基本特征上,教育生态学体现两个特点:“一是整体关联,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的社会大系统以及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联络;二是动态平衡,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动态稳定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8]

已有研究把教育生态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吴松强认为“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思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就是考虑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体系,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达到和谐与平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9]李红梅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循环系统,认为“这种强调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以及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会避免以往只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而忽视包括“人”在内的内部环境因素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10]郑建芸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生态系统,要营造舒适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生态课堂,则要考虑优化和重构与整个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其中包括课堂生态群体(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运行各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制度等)以及课堂生态环境(班级规模、教学设施、课堂座位等)。”[11]张敏认为体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课程需要从生态的角度,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生共荣、全面发展为理念来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进而促进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2]。

从以上分析来看,学者们借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向“教育生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以往的只强调教育活动中各个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转向了强调各环节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动态平衡[13]。高校的社会责任教育,是需要多方参与、以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14]。它既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进行引导,也对学生的行动能力进行提升,因而它不是依靠传统的教与学就能实现“从内容到结果”的单项维度,而是要调动与其相关所有主体参与的复杂维度。

二、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系统

所谓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论,就是要求我们将社会责任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生态学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影响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各生态因子,以调控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失衡问题,促进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与系统相关的各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系统整体性功能的紊乱和降低[15]。其中那些能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发展产生促进、制约以及调节作用的因素,即所谓的生态因子。比如在社会责任教育系统中,影响它的生态因子有政府、社会、家庭和高校自身等。我们基于教育生态理论范式将社会责任教育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深入分析影响这个系统平衡的生态因子,并进而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去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由图1可知,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系统内外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从系统内环境来看,影响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生态因子有机构、课程、资源以及机制等;从系统外环境来看,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进展也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助其一臂之力。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一种和谐和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才能够保证教育的输入和输出达到一种相对的正相等的关系,才能够使投入的教育影响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为了保证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而又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则需要这个系统内外部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具体表现为系统内外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各就其位,即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缺一不可,从而使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达到平衡;系统内外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各司其职,即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发挥协助作用,使外部环境能够与内部环境达成一致而和谐的状态。

但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思政教育渠道来开展。因此,以生态整体观念来审视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系统时,会发现现有的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环境十分闭塞,不够开放,主要表现为:在这个系统外部环境中,外部生态因子与高校缺少协作,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在内部环境中,由于大部分高校只是过多地强调政治宣传和权威灌输,忽视了对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安排,既没有专门的部门、系统的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也忽略了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导致内部环境的生态因子作用发挥不充分。

图1 社会责任教育的生态系统

三、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

(一)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背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需要多方参与,仅靠高校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高校与外部环境中的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并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共同体,协作不够紧密。

其一,专门性和专业性政策指导的缺失。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和正式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6]。然而,截至目前,却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由于缺少专门性和专业性的政策指导文件,导致高校在落实方面由于对各类文件理解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又会导致高校对社会责任教育认识的不到位或者理解有错位。社会责任教育常常与其他教育相混淆,难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

其二,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社会中存在大量的优质资源可用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特别是在构建以高校为中心的实践育人体系中,社会中的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机构以及慈善机构等都可以作为体系中的一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那些以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针对性更强,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主动性[17]。但是目前高校与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机构以及慈善机构等组织缺乏沟通,难以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对与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有关的资源进行有效筛选和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三,家庭教育的失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8]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观念和行动极易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当前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只看重成绩分数而忽略责任教育。他们存在重才轻德以及“唯成绩论”的观念误区,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难以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也不会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言行举止可能于无形中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伤害。长此下去,孩子在心理和情感上“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冷漠自私的性格,更倾向于享受和索取,而不是奉献和付出[19]。这样片面的家庭教育,明显和国家提倡的全面发展观念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二)内部环境中教育目标与教育机会不协调

在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作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的高校却只是将其简单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被动教,学生被动学,没有对责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合理的安排。

其一,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设立专门负责社会责任教育的管理机构。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课程,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学校德育或思政教育的安排。全过程、全要素、全员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鲜有高校专门开设社会责任教育的机构。这一机构的缺位将会导致社会责任教育令人尴尬的现状。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机构的制度设计,很容易造成高校对社会责任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认为社会责任只是存在于道德意识或者情感意识层面上,有失偏颇;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专门机构的有序组织和规范推进,责任机制不健全,也会导致高校在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出现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安排无序化的现象,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不强。

其二,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整。我国高校并没有为社会责任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主要是依赖于“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但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很广泛,仅依靠“两课”难以实现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必须形成高校齐抓共管、协同一致的工作机制,将社会责任教育内化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全过程。高校目前的课程安排,窄化和固化了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而在实际效果上,由于授课方法和形式多采用“大课堂”“灌输式”,教学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课堂参与率低,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教学效果不佳[20]。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完整,既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也不利于全体教师形成“全员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使社会责任教育的收效不容乐观。

其三,高校在教育载体上没有充分挖掘可利用的隐性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时,除了课堂这一显性课程作为主渠道之外,校园中还隐藏着许多其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由于这些隐性资源具有诸如教育内容的隐蔽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非强制性以及教育的持久性等特点,因此,它们在社会责任教育实施效果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21]。比如,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激励人、启示人的巨大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的“泡菜理论”曾把学校比喻成为一个“泡菜坛子”,认为虽然泡菜的原料、制作工艺以及储存方式都会影响泡菜的质量,但是真正决定泡菜口感的却是泡菜汁[22]。这里的泡菜汁正是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是每一所学校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所折射出的强大文化功能,有助于校园形成巨大的文化感染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得到熏陶。此外,校园中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活动也可以作为社会责任教育的载体。这种活动由于是学生自愿参加,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育成效会更好。显然,这些隐性资源必须善加利用、充分挖掘。

但当前,由于高校中有关社会责任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学生在接受阶段一头雾水,强化阶段缺乏动力,提升阶段不知所措,验收阶段缺少反馈。

四、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

社会责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更需要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扎实推进、不断优化。高校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社会责任教育机制,从最初的导向,到激励、保障以及调节机制的共同运作来系统化地监督和管理责任教育过程,从而保证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化[23]。

(一)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调节

1.政府因子调节:加强精准的顶层设计

首先,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指导手段,具有权威性和强大的号召力,在社会责任教育方面,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专门性的指导政策,使高校对社会责任教育的具体目标和成果有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定位明确,措施精准,落实有力。

其次,政府应加大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力度,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共同协商制定与社会责任教育工作相匹配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高校在实施社会责任教育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

最后,政府应切实加大投入,为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提供实践场地、资金支持等,通过对全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整合,为高校社会责任教育营造浓郁氛围,提供高效服务。

2.社会因子调节: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

除了通过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之外,也可以在社会中建立专门的服务组织机构。通过它的中介作用来加强高校与社会中的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机构以及慈善机构等组织的沟通协作。一方面,学校邀请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的专业指导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开展相关的服务讲座和技能培训,实现与高校教师通力配合,打造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的活动指南,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获,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责任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协作机制,专门用于指导高校与当地社区中相关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延伸至社区、社会,让服务活动与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3.家庭因子调节:树立健康而全面的教育观

父母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挖掘家庭中家教家风的资源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不断优化家庭的培育环境[24]。应充分发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从“小家”“小事”“小节”的责任意识培育为切入点、出发点,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国家的更广场域,为孩子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系好“第一粒纽扣”。切实加强家校互动、家校共建的力度,形成更大的育人合力。

(二)内部环境生态因子的优化

1.机构因子优化: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教育机构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也成为高校重点开展的工作。而校内责任教育的开展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排,包括教育内容的选择、实践活动的设计、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专门的工作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组织,高校应尽快建立社会责任教育的专责、专业、专门机构。一是精挑细选、配齐配强人员队伍;二是精心设计、不断优化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实践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规律,按照年级分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25];三是与高校的其他部门沟通协作,构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26],盘活用足各种社会责任教育的资源。

2.课程因子优化:建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始终是高校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依靠思政课之外,其他通识类课程以及专业课程都可以成为社会责任教育的载体。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不断加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和需求,其他各类课程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7]高校应将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标相对接,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责任教育素材,发挥社会责任教育功能。

3.资源因子优化:充分利用隐性资源

社会责任教育想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校内各方优质资源的支持[28]。特别是在隐性资源方面,高校需要下功夫进行挖掘利用。简单来讲,高校可以通过文化建设的进行(既包括硬性方面的物质环境建设,也包括软性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教育氛围。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非正式组织活动,以现场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的生动形式,不断增进学生的获得感。应主动、自觉融入学生的虚拟网络社区和真实生活世界,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方法互鉴,鼓励学生在线上线下的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知识、加深体悟、解决疑惑,共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29]。

4.制度因子优化:构建与社会责任教育工作配套的机制

社会责任教育的规范、高效开展,有赖于与之相配套的社会责任教育导向、激励、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充分建立。

概言之,这种配套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社会责任教育导向机制,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社会责任教育“何以为之”;二是建立社会责任感育的激励机制,采取榜样示范、典型引领等激励学生,为社会责任教育充分赋能;三是建立社会责任教育评价机制,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四是建立社会责任教育反馈机制,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引导学生查漏补缺。

猜你喜欢
责任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