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防沙治沙良好格局 绘就绿水青山壮美画卷

2021-06-26 10:42白敬孙涛王磊张晓霞刘涛卜春红
内蒙古林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防沙沙化巴彦淖尔

白敬 孙涛 王磊 张晓霞 刘涛 卜春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2.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员会党校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巴彦淖尔市境内阴山巍峨、黄河奔涌、层林叠翠、沙漠浩渺、草原一望无垠、湖泊星罗棋布,再加上八百里河套田园,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同时,这里也是全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分布乌兰布和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苏集沙地及套内零星沙丘。根据内蒙古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市共有沙化土地面积3255.35 万亩,其中流动沙地469.80 万亩、半固定沙地691.40 万亩、固定沙地546.90 万亩、其他类型沙化土地1547.25 万亩。

根据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现状,巴彦淖尔市运用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综合施策,破解了防沙治沙多年来只见投入不见成效的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共赢”。

科学编制防治规划 统筹治理

做好规划是推动防沙治沙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巴彦淖尔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关于加快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草原修复保护规划(2020—2035年)》和《巴彦淖尔市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2019年,审议通过了《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规划(2019—2035年)》,并上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复后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该规划于2020年启动实施,包括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等工程项目。

层层落实目标责任 合力治理

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制定《巴彦淖尔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每年将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纳入旗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领导包片、部门包段、干部包点,分片包干,一包到底,层层压实责任,并落实到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了齐心协力抓防沙治沙工作的强大合力。

制定生态保护制度 严格治理

严格落实林地、沙地、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和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三禁制度”;对京津风沙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迁出区、封育区、严重退化沙化等生态脆弱区、农区严格实行禁牧;对草原牧区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草原奖补机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积极开展森林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全面保护林草植被,使荒漠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持续治理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在巴彦淖尔市境内总面积达506 万亩。从20世纪中叶开始,历经60多年,巴彦淖尔市几代人对乌兰布和沙漠持续进行治理。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更新重建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 多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形成了纵深推进、前挡后拉、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治沙体系;在沙漠腹地修建了总长100 余公里的穿沙公路,在公路两侧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建成了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阻沙防护林带,既阻断了沙源,切断了沙漠向黄河及城乡周边输沙的通道,又为沙漠纵深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沿渠系营造农田防护林网,阻挡了流沙的扩大蔓延,保护了河套灌区的基本农田;在乌拉特高平原退化沙化草牧场和梭梭林区全面实施了网围栏封育、轮封轮牧,有效遏制了草牧场的退化沙化势头;沿110 国道、京藏高速公路、包兰铁路营造护路林,确保了我国北方主要交通干线的安全,改善了交通干线两侧的自然景观。

“十三五”时期,巴彦淖尔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工程等,共完成防沙治沙任务516.41 万亩,是目标任务480 万亩的107.6%,沙区生态面貌显著改观。

创新发展生态产业 因势治理

巴彦淖尔市坚持“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形成了以生态项目扶持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目前,全市有沙产业企业129 家,产业治沙面积近90 万亩。

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模式。在沙区推广梭梭种植35 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14 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已形成了从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到终端会员等一体化的产业链运营平台,构建了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发展经济林产业。引进赤霞珠等酿酒葡萄品种18 个,引进红提等鲜食葡萄品种10 个,种植酿酒葡萄、苹果、梨、枣等经济林3 万亩,先后引进帝泰、尧舜、诺民等葡萄产业企业19 家,建成年产500 吨有机高端葡萄酒庄1 座。

打造沙漠生态旅游品牌。建成生态旅游国家4A级景区2 处,国家3A 级景区2 处,自治区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和乡村旅游示范点9 家。年接待游客143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4 亿元。

实行“林光互补”治沙。已建成占地近2 万亩、装机容量37 万千瓦时的林光互补治沙示范区,年产值2.3 亿元,年税收2500 万元。建成区植被盖度达到70%,“林光互补”产业园区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光伏治沙产业园。

厚植生态,就是厚植未来。如今,巴彦淖尔市沙化土地治理已进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内蒙古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与2009年相比,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2.6 万公顷,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比重由18.2%下降到12.1%,植被盖度达到了50.2%,全市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增设巴彦淖尔市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昔日黄沙滚滚,今成片片绿洲。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巴彦淖尔市将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生态战略地位、产业发展基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抢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历史机遇,脚踏实地、科学创新地不断探索,在推进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的同时,努力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

乌兰布和沙漠育苗基地

猜你喜欢
防沙沙化巴彦淖尔
冬日花开农事忙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防沙治沙视角下林业生态建设分析
2009-2014年吉木乃县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作品选登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