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宝
沿海地区是江苏“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盐城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空间所在。盐城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对标“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典范”新定位,努力打造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以全面开放新格局催生沿海发展新动能
当前,沿海地区已经步入创新引领、能级提升、布局优化、特色彰显的新阶段,面临着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盐城将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挺进深海、经略海洋,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赛场争一流、当先进。
有基础才能底气硬,厚积薄发助力起跳跨越。“十三五”以来,盐城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基础设施全面夯实。特别是在面对各类冲击和挑战时,沉着应对、主动作为,深入推进产业培育、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构建了完备制度体系,形成了良好工作状态,明确了发展路径,全面发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好区位才能占先机,四向协同构筑竞争优势。盐城明确东西南北四向协同发展策略,具备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基础条件。南下融入长三角,挖掘特色、培育优势,深化产业项目、科技创新、理念制度等全方位接轨。北上连通环渤海,促进沿线港口航道、海运物流等互联互通,推动建设沿黄海城市带。东进对接东北亚,以中韩盐城产业园为平台,深化与韩国大中小企业合作。西拓联动中西部,推进淮河出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建设,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差异化才能特色化,扬己所长推动错位发展。注重彰显个性,把空间大、生态好、农业强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差别化竞争力。依托沿海地区连片可开发的盐田资源,规划建设占地616平方公里的滨海港工业园区,打造钢铁、能源、再生纸、物流四大基地。在保护好沿海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盐城还是农业大市,在全省乃至全国保供大局中更要展现应有担当。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沿海生态风光带打造
盐城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要站在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沿海地区建成美丽江苏的鲜明标识、美丽中国的示范样板。
好生態孕育大美风光。更加注重协同推进污染减排和降低碳排,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以林木蓄积量考核为导向,建设千里海堤防护林带和沿海万亩新林场,推动更多的盐碱荒滩成为林海绿洲、碳汇空间。系统做好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篇文章,实施骨干河道治理和村庄河塘整治,真正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好生态催生经济价值。依托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大力推动以沿海为重点的全域旅游,以旅游公路为带串联各类景点,提升条子泥、大洋湾、斗龙港等景区品质,为游客欣赏沿海风光、沿途美景提供更好服务。全市域推进康养产业发展,主动对接上海康养品牌资源,在盐城东台共建长三角地区高端康养基地,让本地人享受优质康养服务环境的同时,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盐城休闲观光。
好生态更需国际合作。黄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没有黄海的健康,就没有沿海的风光。盐城切实扛起黄海湿地保护国际担当,协助相关城市开展二期申遗,共同抓好湿地保护修复,推动黄海生态持续向好。以生态破题、经济落脚,助推地区合作、企业交流、民间互动,加快建设环黄海生态经济圈。
以全域一体化思维构建滨海风貌城镇带
省委要求盐城以保护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为契机,打造具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滨海美丽之城。盐城坚持全市一盘棋、全域一体化,着力构建主城、县城、镇村协调发展格局。
增强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打造城市整体发展的强力引擎。围绕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定位,推动“中心辐射”提升主城带动能力,“主副协同”加速盐丰一体化进程,“两翼齐飞”促进环保科技城、盐城高新区创新发展,“南北联动”推进盐丰、盐阜快速通道建设,“沿海突破”打造滨海港工业园区产业经济新高地、城市发展增长极。同步推进新城开发建设与老城有机更新,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紧凑发展。
引导县城和特色镇发展,形成城市风貌底蕴的关键节点。立足全市域布局,整体谋划县域和县城发展,以人口集聚为导向,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科学运作项目、经营城市,提升品位和精致度,建设一批小而美、特而精的县城。以镇为单元,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依托沿海生态海岸线,培育一批现代渔港小镇、滨海风情小镇,全面展示独特的滨海风貌。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城市集聚资源的加速通道。坚定不移主攻高速、提升高铁、完善高架、强化港口、做优航空、优化公交,打造中国东部沿海交通枢纽城市。依托盐城港控股集团,整合全市海港、内河航运资源,推动内河港口网络化、河海联运一体化。发挥空港一类开放口岸优势,强化对韩日全货机航线功能,构筑韩国商品进口的集散地和江苏特色商品出口的新通道。持续提升高速公路体系,助力城市能级提升和沿海内联外畅。
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城市共建共享的良好效果。持续兴办民生实事,提供更多“微幸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实现农村处处美、内在美、持久美。扎实抓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持续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以转型跨越定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沿海发展的高质量,需要有好产业、大项目和完善的基础配套作支撑。盐城着眼未来发展需求,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加快释放沿海高质量发展活力。
以绿色能源资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推动新能源研发、制造、运维、检测全产业链布局,规划建设2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擦亮“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名片。顺应变革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突破中高端整车市场,带动零部件和汽车后市场发展,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聚焦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领域,加速布局“新基建”,推进产业链招商,打造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重要城市。
以体制机制创新催生经济增长动能。坚持以创新争取主动、赢得优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瓶颈制约突破。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整合市属国企资产资源,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活动,推动每个主导产业建设起包括研究院、专业孵化器、技术创新联盟和引导基金的培育体系,拓展提升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设立的盐城研发中心功能,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以对外开放合作拓宽沿海发展空间。更加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举办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系列交流活动,为沿海开放开发增添新动能。立足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定位,发挥沿海腹地广阔和时空通道便捷优势,全面加强对接合作,更好集聚资源要素,以一体化助力沿海高质量发展。推动合作园区共建,提升沪苏、常盐、苏盐等园区载体开放合作层次,做优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增强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更大力度开放市场,鼓励国资和民企开展合作,引导更多民资、外资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集聚。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