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认识

2021-06-25 21:07薛碧莹张舒一
文教资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时代发展

薛碧莹 张舒一

摘   要: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如何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本文着眼高校辅导员对于岗位的认识、自身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工作实践中推敲出的策略,论述新时代作为教育者、管理者的高校辅导员如何跟上发展,更好地面向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 发展   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

一、对辅导员的岗位认识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全部教学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是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始终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一名“前线”工作者,辅导员应如何顺利开展工作,又有哪些工作误区呢?

笔者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曾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难题,并进行了学习和系统化培训。

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培训、特殊学生情况分析等方式,总结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相关经验。在听过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和讲解十几年工作的感悟后,笔者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意识到辅导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辅导员队伍日渐专业化和职业化,帮助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更感受到这份工作赋予辅导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对辅导员岗位的常见观点

(一)辅导员的岗位认识。

1.“所有的辅导员都是教育家”。

笔者在入职时,以为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学生日常管理,包括班级事务、学习事务及帮助大家处理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难事。但通过系统化地学习魏则胜教授曾提到的“所有的辅导员都是教育家”“所有辅导员的工作到最后若不是教育和引导,是‘烂尾的思政教育”,意识到只完成事务性工作不把教育作为工作重心是有失偏颇的。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的事情不仅是学生的日常管理,还要成为学生在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生活中的领路人,目前大学生多为“00后”,所以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的工作重心。

2.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精神榜样。

虽然找到了工作重心,但如何做好才是头等大事。大学生们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年龄,思想较活跃,同时爱好和兴趣涉猎面很广泛,以至于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导致在校大学生缺少团体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需加强,给辅导员的管理和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方面的工作,成为学生可信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辅导员的核心素养。

1.政治素养。

合格的辅导员需要经常学习,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成为真正职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成为一名当代辅导员的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空洞,杜绝形式主义。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不强,因此辅导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要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多读报告,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把握好意识形态。

2.科研价值观和研究能力。

在工作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善于思考和总结,不能仅靠积累的经验和自身见解开展工作,应当始终走在学习的道路上,边研究、边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并将其整理成文发表和探讨。

3.积极乐观、身心健康。

辅导员需要面对的学生问题种类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要摆正心态,学会舒缓压力,积极面对。同时,辅导员还要加强自身锻炼,只有在保证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够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事务工作上。

(三)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1.学会运用法治思维。

党中央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使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管理对象的界定问题,例如:“学生从哪一时间节点起,具有在校生资格?哪一时间节点丧失在校生资格?”因此,在工作中学习运用法治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又是公平对待学生的一种体现。

2.责任与担当意识。

高校辅导员要有责任与担当意识。在飞速发展的现实下,我们接受工作的挑战越来越大,發生问题时,要主动了解学生,同时牢牢记住“做人更重要”,并且扪心自问,如何处理学生事务才能让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凡事要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强化辅导员该有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3.掌握网络育人。

当前教育已经由过去的“三育人”转变为“三全育人”,意味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已经变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网络成为最新的育人阵地,表现为辅导员网络课堂、教学慕课、教师自媒体等,能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思想的引导。

网络的快速发展及变迁,让我们不得不想到网络育人的“变”与“不变”,网络上的引导思想一直以教育为主体,坚持教育的意义是不会改变的,撰写网络文章的框架也不会改变,唯有思维和表达方式要跟随变化的步伐。

三、目前大学生管理及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尊重我们的学生。

高校辅导员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正如前文提到的,要以身作则,若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不要以自己的判断标准衡量现实。要学会言传身教,这就要提到有效沟通五阶段,即为:

我们要从尊重学生角度出发,学会倾听和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产生共鸣,学会利用肢体语言建立起彼此互相信任的关系。在具备以上前提的情况下,通过谈话、活动、日常关心等,让学生自主意识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不是一味地要求,而是了解青年接受的方式,理解他们。

(二)爱严相济、立德树人。

当代一些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缺乏自我约束意识,所以在给予他们空间和自由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他们。辅导员需要清晰地认识到,严格的管理和思想的引领对于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大学生涯里,将面对无数的岔路口,若缺乏约束,其实是对学生教育的失责。因此,要坚持“爱严相济、立德树人”的原则。

(三)相信学生,与学生一同成长。

对笔者自身而言,刚从学生身份转换为辅导员,需要面临很多方面的改变,快速从学生各方面入手,成为他们思想教育的“指挥员”、日常生活的“管理员”、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让笔者不知从何处“下手”。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林楠老师说过,做辅导员要有技巧,要相信学生,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只有自己跟不上时代。在跟不同年代的人沟通时,不要站在自己的年代发话,要学会与学生一同成长,每代人都有他的优点。

在工作中,要关注网络热点,加深对社会的了解,理解并相信当代大学生,珍惜与他们打交道的机会,与学生一同成长。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年轻的一代,刚成为管理者时,与大学生年龄差距并不大,如何正视角色的转换、如何令学生信服、如何将学生教育放在工作的重心,这三个问题让笔者产生新的思考。

首先,要正视自身作为辅导员这一角色,既然是刚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应该更懂学生,反复思考自己作为学生的经验做一个更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次,由于年龄差较小,如何使学生“听命于我”?提高道德素养、强化教育精神和文化底蕴,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不变的唯有素养、精神和文化。从自身出发,做一名积极乐观、有始有终、有原则、有底线的辅导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自然能以理服人。最后,要将教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重心。激发工作热情是最基本的条件,要合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让自己从基本的学生事务中走出来,进一步走入学生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祝李杨.透视网络新环境当好学生引路人[J].西部皮革,2016,38(18):157.

[2]杨能山.高校育人机制整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10):25-27.

[3]唐玲.新時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岗前培训学习心得[J].科技视界,2014(06):229.

[4]班静.浅析怎样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6):41.

[5]周巧平.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探索——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20(19):105-106+43.

[6]朱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J].文教资料,2020(22):90-91.

[7]汪俞辰.从“自为”到“自觉”——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转型研究[J].文教资料,2016(22):110-112.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新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