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韩宁
王尔烈,关东辽阳人,乾隆、嘉庆年间为官。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之誉。王尔烈工诗文,善书法,在乾嘉年间,他凭借着自己的词翰书法,被世人誉为“关东第一才子”。除却才气,王尔烈还有一身正气。他清廉一生,被嘉庆唤作“老实王”。在当时,坊间也流传很多关于其正直秉性的佳话。
王尔烈曾经给嘉庆当过老师,因其品行端正,深受嘉庆信任,皇帝便总爱派他到各地当主考官。有一年,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他,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无非“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嘉庆听后欢喜,便说,爱卿为官清廉,日后你就离京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事,在那里任职3 年。
当时,铜山设有朝廷御制铜锭的铸钱炉,那里产多少铜就铸多少钱,不少人都想借着这个肥缺捞上一笔。而当王尔烈任满3 年回到京城,嘉庆询问“可否度余年”,意即爱卿应该借此任职大赚了一笔,王尔烈却笑答,臣依旧一无所有。
嘉庆不信,继续问道,此言未必是真吧?王尔烈也不争辩,当即从袖管里甩出3 枚铜大钱(嘉庆通宝、当十钱等),个个都磨得锃亮。原来,王尔烈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捏在手里久了,磨得溜光。嘉庆见状,连连称赞,老爱卿如此清廉,真可谓“老实王”!
王尔烈清廉半生,却在其告老还乡时引发了非议。当时,一支浩浩荡荡的驴驮子大队从其京城宅邸出发,携带着他的所有家什回乡。在旁人看来,一般清官两袖清风,不会有什么家当。但王尔烈的物件却需要整整一支驴驮子大队来驮,这是不是既要清官美誉,背地里又干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当这话传至嘉庆那里,他马上下令截查,并急召王尔烈入宫,当着百官之面质问其驮子队所载何物。王尔烈却答,不过是皇上所赐,并请求查验。经查实,驴驮子上载的全是破砖烂瓦,人们不禁瞠目结舌。细问之下,王尔烈才说,臣家里只有几间茅屋,回去并无栖身之所。为此,我捡了修皇宫剩下的破砖烂瓦,驮回去盖房住。嘉庆听闻深受感动,下令在辽阳为王尔烈修了一座翰林府。王尔烈到后,把正厅作了义学馆,自己只住偏房。
时隔数年,一位袁大人(王尔烈的学生)从京城至辽阳前往拜望。到时,王尔烈夫人尤氏正在织布,袁大人一看惊了,又见室内全无长物,便问,师娘,我老师家境为何如此寒酸?尤氏答,你老师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他告老之后,那点俸禄不够用,所以我就得织布,自食其力。袁大人回京向嘉庆禀报。嘉庆降旨辽阳,拨当地厘税给王尔烈,以赡晚年。王尔烈又用这笔钱办了义学,直到去世。
王尔烈一世清白,是清廉为官的楷模。纵观古今,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即使生前不得意,但终将被历史记住,流芳百世;而贪浊邪佞的人,即便能够一时骗得虚名,但终将逃不了被历史唾弃,遗臭万年的命运。而要想平安生活、心地坦然,就必定不能忘记“清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