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婕 苑立仙 武健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以主题为线索、以生活为结合点、以单元为基础展开整体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信息科学的原理,应用原理去解释信息社会;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实践中深刻了解科技本身以及科技对个人生活、对社会的作用与意义;用科学去解释生活,用技术去改变生活。
在主题综合学习活动的选择中,需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时事,不断创新,才能让学生理解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发挥着作用。而党的相关教育活动就是最重要的时事内容,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笔者以“建党百年,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学习活动,对党史教育元素融入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 主题单元设计
“建党百年,童心向党”主题综合学习活动共由4课组成(如右图)。单元各课时均围绕主题进行综合学习活动。在结合党史学习的主题综合学习活动中,综合使用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其中的“童心知党事 红色足迹留——设计党史明信片”是一节综合活动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使用技能,如插入“形状”“图片”“艺术字”等方法。本课以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在既定主题下,查找和整理信息,并用Word图文混排功能,将信息以“明信片”的方式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软件的能力。
● “设计党史明信片”教学设计
1.课题
“童心知党事 红色足迹留”——设计党史明信片。
2.教学目标
①认识什么是明信片,了解基本构成要素。通过信息搜集、整理,锻炼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②设计明信片。在Word中使用“对齐”图形等方法,使用Word软件中的“图文混排”功能,使明信片设计美观、和谐,提高审美情趣。③通过明信片的制作与交流活动,反思技术过程,提高技术素养;加深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培养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使用Word软件功能设计制作明信片。
难点:注意设计细节,用好“组合”“对齐”图形的方法。
4.教学过程
(1)引入(意图:了解明信片,了解红色纪念地、标志物)
师:(通过课件展示多张明信片,提问:这些小卡片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吗?)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卡片上有文字和图像,图像可以是风景或绘画,投寄时必须贴有足够面值的邮票。写清收件人邮编、地址和姓名,其他区域写下美好的祝福。明信片不用信封,所写的内容公开,故称为明信。很多景区会设计符合自己特色的明信片,方便游客购买。大家会把明信片寄送给家人或自己,留作纪念。今天我们来尝试设计明信片,用来纪念一个伟大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首先我们看一段视频——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简单回顾一下建党百年历程。
(2)新授(意图:制作明信片)
①布置任务:在1921年到2021年这100年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留下了很多“红色足迹”,请同学们浏览“学习强国”网站,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感兴趣的红色景区,为它设计一张“明信片”,并且讲一段与之相关的“党史小故事”,把这个红色景区推荐给大家。
②学生浏览“学案”中介绍的“学习强国”资源网站,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红色景区”,了解景区的“红色故事”。组长根据红色景区的相关资料,组织全组同学选择主题,明确选择景区的原因。信息员搜集、整理红色景区的相关资料,特别是相关的图片、人物与故事,向全组提供信息支持。
③尝试使用“学案”中介绍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处理方法,采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设计师学习制作的技术,设计明信片,并根据全组意见加以改进,之后向组内同学说明制作过程和技术。
④打开“明信片模板.doc”文档,使用相关信息制作“红色明信片”。
⑤在自己设计的“明信片”上用“艺术字”方式写下对“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的美好祝福。
⑥将自己设计的“红色明信片”以及相关景区推荐给大家,填写相关信息,并做好交流准备。推介讲解员整理思路,准备向大家推荐明信片,注意讲好相关的人物、故事与全组的感受。
(3)交流评价(讲解交流制作过程、成品介绍和主题介绍)
①各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展示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展示活动中注意“推介讲解员”的身份与宣传任务:你是一名红色景区的红色宣传员,利用设计的红色景区明信片进行人物、事迹的宣传。需要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A.明信片中的基本要素——主题图、贴邮票处、邮政编码、地址区、介绍等;B.介绍红色事件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各组分别做全班展示,由一位组员主要讲解。
(4)知识拓展
师:如果同学们对今天制作明信片活动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尝试制作不同主题的明信片,如纪念红色人物的系列明信片。
● 主题活动中表现性评价指标(如上页表)
笔者以“建党百年,童心向党”主题单元综合学习活动中的“设計党史明信片”为例,展开了党史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步尝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单元整体课程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期待能有更多的尝试,为信息技术课程融入德育因素展开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