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真
世界各民族文化融合如同河流的交汇,历史上没有一种文明是与世隔绝的。陶塑是最原始的雕塑媒材,与石雕金属等材料相比,以陶瓷雕塑最大的优点在于就地取材、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陶塑人物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不同地域的雕塑造型提供了丰富养分,丰富着世间的雕塑艺术。
一、希腊-印度-波斯人物造像的传播
贵霜王朝-健陀罗位于印度、波斯及华夏三大文明的交叉路口。这里既是丝绸之路的东西向交通要道,也是印度的门户及中亚波斯,地中海到印度河流域的陆上交通枢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挥军进入中亚波斯和古印度西北地区,导致后来无数希腊移民将希腊文化融入了印度宗教教造像艺术。
其中健陀罗艺术佛像被影响最为明显,部分土陶为材料的佛像,尺寸有接近真人,也有小巧便于携带的尺寸,随着佛教的传播也随之扩散。与后来的石刻佛像相比,土陶佛像身姿显得更为夸张、活泼。早期的健陀罗佛像都有如同古希腊雕塑审美。阿波罗式波浪线卷曲的发型,椭圆形脸庞,深凹的眼睛和挺拔的鼻梁。同时其中有不少佛像蓄着八字胡须。这些佛像雕塑将原先贴身的希腊长衫变成了紧身的袈裟,呈现着密集垂直衣褶。
健陀罗艺术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三大文明的智慧和文化元素,开启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先河。健陀罗艺术从遥远的印度向东方传播,在新疆的龟兹等地方留下的佛教洞窟、佛教遗址,一直向东传播,从敦煌莫高窟早期的佛教造像可以明显看到犍陀罗风格的影响。北魏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犍陀罗风格特征也十分明显。
二、唐三彩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
历史上素有陶瓷王国之称的中国将陶瓷人物造型做到了很高的水平。比如,秦兵马俑的将士尺寸与真人相仿,造型写实,烧造规模巨大空前。汉代的说唱俑诙谐幽默为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形象与社会风貌。
陶瓷材料的造像工艺传承到唐代以后风格发生巨大变化。唐三彩釉陶从主题到人物形象则充满着塞外风情。唐三彩中出现大量的凹眼窝高鼻子的胡人、背负重物的骆驼、嘶叫的骏马等西域风情的题材并非偶然。唐代首都长安是一座胡汉杂居、包容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唐朝时代的胡人主要为丝绸之路的主角粟特人。粟特人是东波斯人的分支,他们精于算计,不畏艰辛,熟悉天文地理,善于适应各种气候与人文环境,并能够在各地获得历代王朝的认同与支持,往返于丝绸之路做贸易。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等,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粟特人成为陶瓷雕塑形象中的一员就变得十分的自然。唐三彩的器物中洋溢着鲜明的西域风情,证明了唐代多民族融合的时代风貌。其中以粟特人形象的三彩陶俑的大量出现,很显然是唐代汉人与粟特人商业往来,文化交流的结果。唐三彩也借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三、德化送子观音与欧洲圣母耶稣的共振
明代期间海上贸易繁忙,德化工匠们根据市场需求制作小型佛像雕塑。小巧玲珑的瓷塑可以满足普通家庭式祭台的宗教需求,为推动宗教世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明代,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熊三拨(Sabbatino deUrsis,1575-1620)、汤若望(Sabbatino deUrsis,1575-1620)等人将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培植了首批中国教徒。
据说当年利玛窦等传教士为了取得中国人的好感,他身穿着佛教袈裟传播天主教义。西方传教士到福建德化看见佛教的观音送子与天主教怀抱婴孩的圣母玛利亚如此相似十分的好奇。在西方人的眼中,这类母子题材的观音菩萨手中的男孩与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形象如此的相像。他们到德化定制了许多送子观音作为赠送中国天主教徒的礼物,同时将德化的送子观音在欧洲市场推广,获得欧洲天主教徒们的普遍欢迎。东方的送子观音与西方的圣母玛丽娅神奇地融合为一体了。据说在菲律宾的一些遗址与墓葬出土了不少德化送子观音瓷器。菲律宾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大部分民众信奉天主教,因此两者关系不谋而合。
世界各国文明的传统雕塑中的人物造型都是以自己族人的形象為参照,这些人物的艺术造型会随着人们的迁徙而传播,进而在不同的地域留下影响的遗迹。这种迁徙交流丰富着世间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生活,其中历史遗存的雕塑人物形象默默的记录着这些信息。解读传统雕塑造像中的原发与迁徙将能使我们更好的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