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铭焓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陕西西安 710068)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式正在逐步向集约式转变,然而集约式的农业经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容乐观[1]。统计表明,我国的环境化肥利用率以及农业农药利用率、回收及有效处理率等各项指标,都远远达不到国际安全线[2-3]。这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地表农药化肥的使用带来的环境过度恶化,都超出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须注重可持续性,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协调,这一思考方向是目前国内研究及实践的关注目标。徐轶博[4]指出,中国应该从农业立法、农业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国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来调整,以推进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崔晓[5]揭示了我国农业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难题,破解该难题只有依靠技术进步与市场激励驱动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推动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升。蒋黎等[6]从基于我国31 个省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触发建立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环境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验证。马世昌等[7]认为,今后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协同发展需要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农业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衡量指标,去考核二者协同发展体系建设的路径。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业要紧密联系农业生态各环节的相互作用,使其协同发展,比较和对标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生态环境要素中。不能以单一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应该系统地研究二者的协同机制,理论+实践探讨主体行为对于环境和经济走向的影响。
农业经济学指的是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将其与农业相关的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要素相联系,发掘经济学运动规律,以此为基准建立的学科。农业经济学理论是根据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蕴藏着古代农耕的重农思想,在古代的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都有着相关的理念。农业经济学在英国工业革命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的提升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理论突破,是农业经济研究的开端。以此为契机,美国和其他国家也在20 世纪后引入了相关理论,进行农业经济学的深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现代的农业经济学领域所研究的门类更加广阔,偏重于研究系统化的资源配置和循环经济[8-9]。同时,随着技术更新的步伐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人类的工业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的农业经济学理论中,加入了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近年来持续倡导的,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为系统,要求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等要素的理念。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
生态学理论由德国生物学家首次提出,并发展起来。生态学是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学科,由此开创性的发展了农业生态学,并建立了独立系统。因此,农业生态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相对引用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此为要素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形成生态经济和现代技术为一体的,具备农业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循环转化的一种复合的系统。该理论对于技术和经济方式的运用进行调控,并将资源和农产品的能量转化相结合,使物质生产理论与农业生态经济对应,形成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反馈机制和有机系统。这一复杂的系统是以农业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的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它表现出农业生态和经济的开放性协调统一[10]。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的农业生态学理论,强调了其根本来源,即脱胎于农业经济学原理,从经济和生态两个角度,来解决农业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现阶段需要找出农业生态与产业经济间,如何保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平衡关系。
农业系统科学源于以不同要素、形式建立某种具有特殊功能结构,复合而成的整体。这种要素间的环境体系被称为系统,以此建立起了农业系统科学。这是在基于农业研究与农业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其发展变化的结果。农业系统科学理论以生物和生态系统相关的农业主体进行时空统一调配,并统筹生物与能量物质转化的循环关系,进而进行静态与动态方面的农业生产和生物环境变化的一种表征环境体系[11]。
2.1.1 农业经济系统的结构
农业经济系统的结构是农业经济系统的主要分解体系。它由农业经济为基础,为组织管理目标所影响。其结构可以直接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去划分为彼此相互连接的几个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农业经济体系的运行系统。四个环节功能不同,分别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系统属于不同的环节,它们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交换系统以分配系统为基本前置条件,进行再次的农业经济体系分配;消费系统进行了信息重组,为最末端的消费需求者提供了农业生产资料,它的有效运行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2.1.2 农业经济系统的功能
农业经济系统指的是人们通过农业生产的实践,对劳动对象进行生态环境的改造,以此为目标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进行价值和信息的转移和交换,并且获得所需要的经济发展必备农产品的一种系统。农业经济系统的功能包括了生态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它体现在现实中是为农业经济系统提供可靠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实现目标的能力,并对农业生产作物和环境产生影响,以提高农业劳作的生产效率。农业经济系统的功能具备双重方向性,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和消极的功能实现。然而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引导此功能的积极方面有效实现,从而避免或者抑制消极方面的功能。
2.2.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需要在以经营农业生物为目标的农户意愿支配下,运用生物种群建立起来的各式发展不平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的综合网络。其复杂性决定了生物种群和时空、人群的多样性,具备不同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结构是由农田、草原、森林和水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其中的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业作物为基准,由此演化出多种相关动植物和生物要素。而草原、森林、水域等生态系统是以其对应的草原、森林和水域中的淡水生态环境生物为中心,围绕其构建的各要素结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总结构是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其中的个体单独功能也会影响系统的结构。
2.2.2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其生物和非生物的要素需要具备不同的功能,才能建立彼此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这一功能既指农业作物,也指处于其运行其中的劳动者等主体。它是指各种环节实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质间的转化,参与环境循环的一部分。其生长发育都离不开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这一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维持生农业生态的载体,也是其循环的动态性能指标,和信息交换的纽带。在功能结构的组成中,不同的环境下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演变出不同的结构,并且与其他的综合体系发展出了能量转化效率。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环境状态进行调控和管理,以此来稳定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农业经济是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体系的基础,它既能保持自然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流动,又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和价值能量传递流动的关系。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联系,以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为前提条件,同时也以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为最终目标,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是生物、环境、经济、科学和社会等要素和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的产物。
图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逻辑关系图
此外,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其他要素相结合也构成了影响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体系有机逻辑关系的要因[11]。在农产品的生产、开发中,构成了要素和层面的系统结合、再分配。它是逻辑关系的起点,构成了农业逻辑关系的不同属性。按照系统学的理论构成的关系表现,这一体系构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规律互相制约的关系,表现为协同发展的规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3.1.1 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有所欠缺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要素包含人口、资源等。就全国的农业特征情况来讲,农业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处于稳定的农业生产资源——劳动力储备较强的阶段[8]。然而在转换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和产业的有效转移,是影响农村劳动力人口资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协同发展的状况是,农业生产力较低,农村生产负效应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凸显,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污染,以及土地的无序开发,将可持续的程度大大降低。此外,大量用水的模式没有转变,形成水资源的浪费,其不良影响困扰着全国的农业建设。即使在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建设程度仍显示出滞后性。这些为农业的生产转变带来隐患。
3.1.2 土地使用化肥农药情况严重
目前,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较为频繁,已经远远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而能够保护环境的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的使用较少,个别地区甚至尚无使用。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效果欠佳,从而无法保证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推进农业的“清洁生产”。
3.1.3 破坏耕地情况时有发生
毁坏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用地开垦耕地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违反规定破坏生态的行为,本应按规定给予处罚。但往往在基层降低了查处的力度。政府虽然鼓励农村农田、水利等土地的整理,对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乡村组织给以资金奖励。但人民政府也应以身作则,采取有效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的荒地,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对相关土地进行复垦,并将复垦土地优先用于农业生产。目前此类现象仍旧发生。
3.2.1 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一种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各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均衡,机遇与技术和制度的约束,导致了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中,现代化生产模式尚未建立。各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均,未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并且各地在农业合作方面虽然推行了多种合作经营方式,但农户的固化思想较为严重,现代机械化作业和农机具现代化推进过程较为缓慢,导致了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影响了各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3.2.2 土地等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对于土地等资源的利用与养护,保护耕地质量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开展生态复合型种植和保护性耕作,实行耕地轮作轮休试点,增施有机肥等种地养地相结合等政策理念缺失,土地等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无法与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现阶段要求相适应。没有达到时刻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来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为加强生态环境生产力,需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环境,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2.3 农业企业或个人的法律认识不够
目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仍然存在部分企业或个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法律意识不强,应对破坏或违反农用地管理办法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强制的法律措施。对于农用地的运用,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而对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节约利用土地,要利用荒地和劣地来建设,而不是占用耕地和优质土地。尚未意识到此类问题属于触犯法律行为的人,应接受处罚。
加强农业现代化,推行现代化生产模式,做到结构调整引导供给侧优质改革。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由传统单一作物主导,向以主营作物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迈进,从而使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二者处于和谐发展状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合地方生产的后续替代产业,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以主营产业为依托的,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农业大国。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中,应结合自身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后续替代产业。我国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大力推行使用现代化农机具,发展特色有机蔬菜、林果种植业、优质畜牧业和水产业,利用水域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使农业形成以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优势产业格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和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保持和提升农业的生态环境。若要达到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的共赢,就要从传统的牺牲农业环境换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为以创新为增长点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一道屏障,是在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不受破换的同时,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是只专注于生态环境保护而限制了经济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府在农业发展道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开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服务,税收方面可以适当进行减免,建立政府补偿政策和奖励机制,对积极实施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而扩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补贴范围和额度,以求达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人民生存的物质保障。农业要素协同发展,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影响了我国是否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独立的位置。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度提高上。其是否能够协同发展,是农业生产实践的根本出发点。推进其协同发展是落实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农业经济,建设资源强国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农业经济学、生态学及系统科学理论出发,分析了目前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民、政府间主体意识尚未达成,行为规范尚未达到统一。相对应地提出了加强科技手段在协同发展中的地位,调动农民推进协同发展的积极性,以及完善协同发展保障制度的对策。本研究以协同发展的内部理论为要素,从微观和宏观进行了主体分析,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协同发展的状况,针对性开展评价和提出相应对策,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实践以及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