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分别联合房角分离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2021-06-24 07:05杨新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角型小梁乳化

杨新爱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 477100

闭角型青光眼是由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是眼科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类型,多见于老年患者,致盲率可高达25%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1]。目前具有多种不同联合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单纯的小梁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该术式后患者的视力得不到提升,且容易出现并发症,甚者发生恶性青光眼[2];为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临床需选取其他更加适宜的手术方式。诸多研究表明,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眼压,手术风险小,操作时间短,并发生风险低,是患者及家属较易接受的手术方法[3],以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分别联合房角分离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对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38±6.49)岁;左眼25例,右眼24例;视力0.02~0.5,平均视力0.12±0.06。B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27±7.05)岁;左眼16例,右眼15例;视力0.02~0.5,平均视力0.14±0.0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房角镜检查房角镜检查明确为闭角型青光眼;均为单眼患者;房角粘连90°~270°;未曾接受青光眼或其他眼科手术治疗;具备手术指征;术前未使用降压药物;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具备影响术后疗效的其他眼科疾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或障碍;无法耐受手术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控制眼压、抗炎、消毒等常规处理措施,手术均由同一医师熟练操作完成。A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工作,在透明角膜缘处做一长约 3mm的切口进入前房,注入羧甲基纤维素后,行常规超声乳化以清除晶状体核及皮质,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于前房内,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沿房角 360°注入少量透明质酸钠,分离房角粘连部位,吸除前房内残留透明质酸钠,封闭切口。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工作,沿角膜缘在角膜缘处剪开球结膜以暴露巩膜,做一以角膜缘为基底的梯形板层巩膜瓣,延伸切口至透明角膜缘内,隧道口入前房,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灰线处切除小梁组织及部分根部虹膜,封闭切口。术后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患者卧床休息,休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1 周后拆除结膜缝线。

1.3 观察指标 (1)视力改善: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视力,术眼视力较术前的视力提高>1行为视力改善,视力改善率=视力改善人数/总例数×100%。(2)眼压: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3)前房角度: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度。(4)前房深度:采用OCT 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前房深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手术前,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视力均有上升,且A组的视力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视力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眼压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眼压比较

2.3 两组患者前房角度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前房角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角度均增大(P<0.05),且A组显著大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前房角度比较

2.4 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有增大(P<0.05),且A组显著大于B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前房深度比较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后,往往依据患者意愿选择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或单纯行小梁切除术,但小梁切除术后往往伴随着较多并发症[4],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从根本上解除瞳孔阻滞;同时,超声波震荡可使得血—房水屏障改变,增加术后小梁网通透性,促进房水的排出;房角粘连关闭是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原因,大多数患者的小梁网结构仍然处于健全状态,因此及时解除瞳孔阻滞,能够保留小梁网的滤过功能[5]。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提升,且A组的视力改善幅度更加显著,说明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较小梁切除术改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更加显著;且A组的眼压下降较B组更加明显,提示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分别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有效地解除瞳孔阻滞,重新开放房角,降低眼压。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前房角度、深度均有改善,但A组较B组改善更佳,说明两种方式均能够增加前房角度、改善前房深度,但房角分离术能够使得前房角分离更加充分,晶体因素所致的瞳孔阻滞在闭角型青光眼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通过摘除晶体状以达到解除瞳孔阻滞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改善眼前段结构拥挤状况,消除瞳孔阻滞,增宽前房深度及角度。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相较于小梁切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增大前房角度及深度,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角型小梁乳化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微切口及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补 缺
补缺
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