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调查

2021-06-24 01:14李素云孟星圻王晋元
大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倦怠感高校学生问卷

李素云,孟星圻,王晋元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应用解剖与生殖医学研究所,湖南 衡阳421000)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故不断增加,自伤自杀趋势日渐上升,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和引导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1]。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简称《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干预制度,完善医教结合体系迫在眉睫。高校管理者普遍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实验室资源增量布局方面,对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解决对策缺乏认识。在收集、分析问卷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工作倦怠感为理论基础,讨论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为形成教学全面、健康积极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1月在校的湖南省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②具有实验室学习工作经验。排除标准:不具有实验室学习工作经验。根据Kendall 的样本量粗略估算方法,需样本量不小于105 份,实际纳入调查对象259 人。男性96 人,女性163 人;18 岁以下4 人,18—19 岁75 人,19—20岁118 人,20—21 岁44 人,21 岁以上18 人;每学期实验次数小于10 次者245 人,大于10次者14 人;有医院实习经验者20 人,没有经验者239 人;临床医学专业163 人,护理专业17 人,药学37 人,其他专业(麻醉、影像、口腔、预防等)42 人。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MBI-GS 职业倦怠量表及相关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②MBI-GS 职业倦怠量表,本研究采用Maslach 等编制,李超平等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2],包括15 个条目,共分为3 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缺失。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从“从不”到“每天”分别计1—7 分,该维度得分=该维度总分/该维度条目数。1—3 分为轻度倦怠,3—5 分为中度倦怠,5—7 分为重度倦怠[3]。

2.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将问卷内容和MBI-GS 量表在“问卷星”网站制作成电子问卷,填写完毕提交问卷传回至后台。共提交问卷298 份,有效问卷259 份,有效回收率86.91%。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录入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实验室实验工作倦怠感得分率为40.86%,轻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56.37%,中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42.86%,重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0.77%,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为2.20.98 分,去人格化维度的得分为1.860.98 分,成就缺失维度的得分为4.080.83 分。

(二)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有无医院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有无医院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结果是以高校学生实验室实验工作倦怠感得分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 入=0.05,α出=0.10),详见表1。

表1 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情绪尚佳

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情绪尚佳,在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为2.2±0.98,显示高校学生的情绪衰竭为轻度倦怠,这说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在面对实验工作的时候,能采取比较平和的心态。

教师应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小部分学生身上,给予耐心的开导,因材施教,根据高校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实验任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4]。在发现高校学生在面对实验工作时出现情绪压抑和低落等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疏导[5]。帮助高校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地看待实验工作,轻松且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

(二)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去人格化较轻

研究显示,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去人格化维度得分率最低,为1.86±0.96,显示高校学生在进行实验工作时的去人格化较轻。不过,仍有近三成的高校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实验工作感到无所谓。这提示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应在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工作前,需完成对学生实验工作意义的宣教,加强高校学生对实验工作的主人公意识。探究可能存在的机制对于年轻的高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枯燥,这就更加需要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起一定的带头作用,在对待实验的态度上树立正确的典范。

(三)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成就感亟待加强

本研究显示,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成就感丧失得最多,为4.08±1.31,已经达到中度衰竭的水平。高校学生对于自己的实验工作能力并不自信,这提示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的理论教育时,应多补充实验工作意外处理的相关知识,讲解实验工作失败的可能原因,采取鼓励式教育,肯定高校学生在实验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提升高校学生完成实验工作的信心。

(四)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和有无相关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女同学和年龄大的高校学生更容易出现实验工作倦怠感。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对待实验工作更感性,在实验工作出现问题时,更容易对自己的实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且有研究证明,女性的焦虑恐惧更难以消退[6]。年纪越大的高校学生越会考虑未来择业等现实问题,分散注意力在其他的事务中。来自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比麻醉、影像、口腔专业的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更弱,这提示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实验工作,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不独立担负实验负责人的高校学生和没有医院实习经验的高校学生工作倦怠水平更高,可能是因为实验工作的负责人在实验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心力和热情,更不容易产生对工作的倦怠[7]。已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所以在医院实习的高校学生,更加能体会到实验工作与临床工作的区别,也更加珍惜实验机会,更不容易对实验工作产生倦怠感。

猜你喜欢
倦怠感高校学生问卷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自我调节及破解策略
问卷大调查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问卷你做主
运用经济分析法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