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汞矿工业遗产旧址群位于新晃侗族自治县城西,最早开采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代中期,开始提炼汞。清光绪二十八年至解放初期,先后有英法商人、外省商人、湘军统领以及当地商人、匪首、官府等各路人马介入炼汞。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对矿山矿洞进行了清理整顿,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使矿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我国三大“汞都”之一,当时归属国家冶金部管理。1977年,新晃汞矿职工总人数达1900多人,整个矿区生活人口达4000多人,形成了一個小社会群体。
新晃汞矿旧址有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矿洞内留有大量遗迹遗物,如采矿工人数百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还有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而先进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是研究我国汞矿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