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起义纪念馆,珍藏着数件国宝级的革命文物,其中之一是一条起义人员佩戴的识别带。这条识别带,红布已褪色泛白。这条红领带,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和起义先辈的浩然正气。
广州起义前,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凡是参加起义的人员,一律佩戴或手缠红布带,以便识别敌我。由于起义前商店里的红布已被抢购一空,不少工人赤卫队队员就把家中的红被面撕成布条,系在手臂或脖子上,因此这些识别带虽然大小规格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红色,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點半,起义军事总指挥叶挺宣布起义开始。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广州城,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第一中队队长杨馨坤,撤退时毫不慌乱,在路过群众集会的西瓜园广场时,在会场撕下几条标语,抓了一把红领带,藏进口袋,和战友高平玉等人奋力冲出敌人围截,然后沿着乡间小路,避开敌人搜捕,将这些革命标语带回家乡。他们设想着,将来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这些起义用品还能用得上,于是就把这些红领带和其他起义物品,一起装进一个陶缸内加以密封,秘密埋在山冈里,将这些起义物品保存下来。
杨馨坤回到家乡不久,又踏上新的革命征程,在广宁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在起义中英勇牺牲。他保存的广州起义物品,1959年由他的亲人挖了出来,捐献给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