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耿爽:在国际舞台上讲中国故事

2021-06-23 06:04陈皓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耿爽外交部记者会

陈皓

他是中国外交部第30任发言人,2016年9月26日初次亮相外交部蓝厅,2020年6月5日“抱拳”告别。四年来,他主持了近400场记者会,妙语连珠、铿锵有力、幽默而得体,无数次为中国赢回尊严,被网友称为中国“外交天团”的耿直担当。

他就是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耿爽,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一如既往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而不懈努力。

学霸外交官耿爽

耿爽1973年4月出生于北京,从小是个学霸,英语成绩尤其突出,口语流利,词汇量丰富,老师对他赞赏有加,同学们对他由衷佩服。

高中毕业时,耿爽顺利考取心仪的大学——外交学院,从他满怀热情报考这所大学的那一天起,就奠定了未来几十年的外交之路。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唯一的直属高等院校,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也是外交部发言人的摇篮。这里学霸云集,耿爽丝毫不敢懈怠,在专业素养方面打好基础,课堂上专注听讲,课后更是在外交和外语综合能力方面下狠功夫,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寻找相关书籍文献反复研读,不弄懂弄通决不罢休。

22岁时,耿爽大学毕业,被外交部选中,成为国际司科员、随员,开始了外交生涯。国际司是外交部最早的业务司局之一,主要负责研究多边外交领域形势和发展趋势,办理多边领域政治、人权、社会、難民等外交事务,指导驻外外交机构有关业务,被称为“在国际上吵架最厉害的一个司”。耿爽以此为工作事业的起点,开启了学习充电之旅,努力使自己成为“最会吵架的人”。他说:“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发声,让世界人民站在客观角度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耿爽时刻牢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校训,即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他虚心向前辈请教,领导同事对谦慎好学的耿爽爱护有加,精心栽培。他从周围资深外交官身上获益匪浅,业务能力不断精进,连续几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9年,26岁的耿爽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长期主管中国参与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相关工作。耿爽在外交部国际司工作8年,历任三秘、副处长、处长、参赞兼处长。其后,曾任中国驻美国使馆参赞,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副司长,在中国参与的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事务中留下身影。

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学习充电。32岁时,他到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学习,攻读国际关系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耿爽一直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继续学习,从头开始”。

2016年,耿爽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脱颖而出,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是外交部自1983年3月设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30任发言人。

讲中国故事的耿爽

2016年9月26日,耿爽带着半框眼镜、打着湖蓝色领带,跟着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走进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蓝厅,主持例行记者会。

在20分钟的时间内,耿爽回答了12个问题:气候变化、朝鲜核问题、印巴关系、叙利亚局势……他的回答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漂亮地完成了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首秀。

耿爽,人如其名,是个耿直爽朗的汉子,说话一是一,二是二,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如果有人想玩花花肠子,给中国设圈套,他可不答应。

2017年7月13日,蔡英文用英文发“推特”称,她对接待巴拉圭总统卡特斯的所谓“国事”访问感到荣幸,双方还签署了新的经济合作和游客免签协议。14日,耿爽作出回应,希望台湾当局审时度势,尽快回到“九二共识”上来,不要再做逆潮流而动、不得人心的事。奉劝岛内某些人士,一定要睁开眼睛看世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再自欺欺人。

在发言过程中,耿爽经常巧妙地运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措辞意味深长,彰显了中国十足的文化底蕴。在网友列出的“2017年,外交部用得很硬气的十个成语”中,耿爽说出的“捕风捉影、别有用心、井底之蛙、过河拆桥和混淆视听”等5个成语在榜。

曾经,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国家关系问题时,秉持谨慎克制、理性含蓄的态度,但近几年悄然发生了变化,发言人的风格变成用犀利睿智的语言理直气壮地表明中国的态度。

2018年4月4日,针对美方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产品建议清单,有记者问中方将对此如何回应时,耿爽霸气而又幽默犀利回答道:“美方有清单,中方也有清单,请大家稍安勿躁,该来的都会来,并且很快会来。”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5月14日,针对美方威胁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问题,耿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奉劝美国当权者:“不要误判形势,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对于贸易战,中方不想打,不愿打,但绝不怕打。如果有人打到家门口,我们会奉陪到底。”字字句句,铿锵有声,传递着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身合法正当权益的中国声音。

2019年7月2日,针对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接受采访时,对香港发生的暴行进行袒护,发表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荒谬言论。第二天,在外交新闻发布会上,耿爽对此给予了正面回应。只见他开足火力,摆事实、讲道理,用“自作多情、黑白颠倒、罔顾事实、信口雌黄、厚颜无耻……”等10个成语,外加3个反问,对英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随后,耿爽连怼十个成语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上了微博热搜,在人民视频网阅读量达到2.3亿次。他“面带最灿烂的笑容,撂最硬核狠话”,被粉丝们称为“火力全开的成语王”。

2019年7月9日,在回答香港女艺人何韵诗要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将中国除名时,耿爽称她是“痴心妄想,怎么可能?她有点不自量力。”一时间,关键词“耿爽笑”登上热搜。

耿爽常常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样态传递国家理念和态度。2019年7月13日,在回应美国副总统彭斯就宗教问题指责中国时,耿爽幽默又不失风趣地回答道:“美国号称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但这灯塔似乎不怎么亮了。”

2020年,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声称“中方在疫情暴发之初进行了掩盖,耗费了国际社会两个月的时间来作出反应。”对此,耿爽在随后的例行记者会上反问道:“中国有句古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随后自然流露出诙谐一笑,轻松化解外媒的刁难。

2020年3月20日,针对有言论称中国制造的防疫产品“带毒”,耿爽理直气壮回应:如果有人说“中国制造有毒”,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以免染上病毒。

近四年来,耿爽主持了近400场记者会,他用灿烂的笑容、耿直的态度,回复尖锐的问题,圆满完成祖国交给他的任务。

2020年6月5日,耿爽在主持完例行记者会后,动情宣布卸任外交部发言人,感谢大家在过去近四年时间里给予他的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在此跟大家道别,我们后会有期。”耿爽以一个“抱拳礼”结束发言,走下发布台,与现场中外记者一一握手告别,大家纷纷与他合影留念。

温情亲和的男神耿爽

中国外交部是世界上唯一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机构,新闻发言人耿爽作为新闻司副司长,还分管新闻司的其他业务,工作压力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不以为苦,他说:“这跟我们现在日益上升的大国地位是相匹配的。”

为了从容应对国际上的“大风大浪”,耿爽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他十分注重体育锻炼,保持每天至少1小时的长跑习惯。时间安排在工作之前的清晨五点,或者是在晚上十点结束工作以后。

耿爽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记者朋友像春天般的温暖。每次记者会结束后,他都会走到台下与记者们面对面交流。2019年12月31日,耿爽在回答完提问后,在台上送别了常年驻华的路透社记者白宾先生,祝他在新的岗位上一切都好,也期待在蓝厅能与他重逢!

工作中,耿爽西装革履,神态威严,是个外交男神。生活中,他却不乏温情亲和,该风趣时就风趣,甚至有人说他是宠粉狂魔。耿爽的粉丝中有一群“小外交迷”,他们对耿爽充满崇拜和羡慕,有的会写信给他,说自己也梦想加入外交队伍,耿爽总是及时回信鼓励,耐心告诉他们该如何准备,对他们说:“我们期待着有朝一日在外交队伍中看到你的身影。”有时,他还会走到学生们中间,面对面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分享做一名合格新闻发言人的心得。

疫情期间,耿爽惦念着医护人员,写信提醒他们要照顾好自己。在街上,耿爽偶爾会遇到要求签名合影的,他不仅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满脸笑意地跟他们聊上几句体贴的话儿。

2020年7月7日,耿爽向联合国秘书处递交全权证书,正式开始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身份履职。9日,他首次亮相联合国,用全英文做了《呼吁国际抗击疫情》的发言,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男神的傲骨风姿。

猜你喜欢
耿爽外交部记者会
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