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心
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南京绿丝带公益社(下简称绿丝带)被评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江永新便是绿丝带发起人兼负责人。
“娱疗”陪伴精神病患者
江永新是南京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的一名医生,2013年4月22日,在时任院长的建议下,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做义工的江永新成立了绿丝带,思考如何用“娱疗陪伴”帮助医院里的病患。精神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以外,还有很多辅助治疗方法,比如工作疗法、音乐疗法,还有农作疗法,就是通过一些劳动来促进社会功能康复等。目前,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正常开展的是音乐疗法或者工作疗法。“娱疗陪伴”其实是一种精神陪伴。之所以叫绿丝带,因为綠丝带是中国精神卫生标志,寓意着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理解和关爱。
绿丝带成立后,从7月份开始,就尝试每星期组织志愿者进病区,开展“娱疗陪伴”服务。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晓庄学院、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进病区服务过。开始服务之前,志愿者们要接受一段严格的培训,了解精神病相关知识、如何接触患者以及进入病区前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病人们十分欢迎志愿者进去服务。因为他们除了见到医生、护士以及护理人员,少有机会与外界互动,而人总有社会归属的需求,渴望与社会人员互动,每周持续来服务的志愿者满足了他们的这个需求。
志愿者和病患相伴成长
为精神病患者做“娱疗陪伴”,除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外,需要付出比其他志愿服务工作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有位志愿者烟瘾很大,在医院刚刚做完胆囊手术,就躲到外面去抽烟了。当他走进精神病区为病人理发时,要遵守无烟区域的管理规定,他硬是忍两个小时不抽烟,全程专注地为几十位病人理发,汗水湿透了衣衫,都始终把微笑留给病人。
还有一位在其他医院做会计的志愿者,自己的身体不太好,住得也比较远,但每周都坚持来精神病院服务,并且每次都提前到,一次也没有迟到过。
有些做义工的父母,做着做着,就将自己正读初中、高中的孩子也带来参加活动。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不能进病区服务,可以先参加一些培训,学习、掌握一些知识,以便将来从事相关服务工作。
有位出生于1998年的志愿者,原本是绿丝带团队在一次帮扶中结识的孩子。他小时候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后来爷爷去世了,他就与奶奶相依为命。绿丝带志愿者每次去看望孩子的奶奶时,男孩都避而不见。考虑到原生家庭的因素,志愿者们理解他,通过引导他参与志愿活动,慢慢地,男孩打开了心扉,愿意与更多人接触了,每次参与活动都非常主动积极,还荣获了绿丝带公益社年度“优秀志愿者”的光荣称号。虽然后来因工作较忙,参与志愿活动时间少了一些,但他的心却时时挂念着公益社与医院里的患者。
一次,南京大学一位女生来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经过培训,准备进病区了,她特别紧张,说感到头皮发麻。江永新说:“你不要害怕,我一直陪着你,我做你看,不会出错的。”
江永新开始为病人们理发,女生渐渐踏实下来,加入服务工作,那份投入、专注,令江永新感动。病人们也感受到她的认真,每个被她理过发的病人,都感到很开心。
志愿者进病区服务,分工都是明确的,有的负责理发,有的负责画画,大家各司其职,绝不能乱。
病人们特别喜欢志愿者们的陪伴,天长日久就处成了“一日不见,甚是想念”的朋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绿丝带成立8年来从未间断的每周服务工作停顿了下来,志愿者们无法进病区了。病人们见到江医生,总要询问:志愿者们什么时候可以进来?江永新只能安慰他们:快了快了!
带领视障朋友“一路听风景”
这些年来,绿丝带的志愿服务范围不断扩展,除了“娱疗陪伴”精神病患者,还走进敬老院陪伴老人,走进家庭陪伴抗战老兵,涉及助老、助残、助困、助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一路听风景”是深受视障朋友欢迎的常规项目。
“一路听风景”也叫“守心旅游”。2015年,一群视障朋友想要南京两日或三日游,对外招募志愿者。绿丝带承接了这个任务,以“一对一”的形式,10多个志愿者陪伴10多个视障朋友,接站、安顿食宿、景点讲解……全程陪伴在南京旅游。行程结束,大家都觉得这个形式很好,后来这个项目就成了绿丝带的常规项目。
除了不定期的短途陪伴,每年绿丝带还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障朋友们安排一次长线旅游,至今他们走过新疆、西藏、云南等地。
一般人对视障朋友出去旅游感到不解,他们怎么听风景呢?事实上,视障朋友中也分不同类型,有些是完全看不见,有些还有不同程度的光感。有些是先天性失明,有些是后天性失明。这些情况,志愿者在服务之前都要了解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比如面对先天性失明的视障朋友,志愿者向他描摹颜色,他可能不大能明白,这时就需要让他多听、多摸、多闻;而对后天失明的视障朋友,志愿者直接告诉他什么颜色、形状,他可以明白。
视障朋友虽然视力受限,但是渴望出去“听”风景。在西藏,他们摸过一只只转经筒,听着不时响起的铃音;在新疆,他们跳舞、唱歌、呼麦、喝马奶、骑马,积极而乐观,投入而幸福,令志愿者动容。
很多志愿者和服务对象都成了朋友。志愿者们还有一个发现,过去,人们提到眼盲,总会想到一个戴着墨镜、一脸无助的形象。今天的视障朋友因为有智能手机的辅助,可以很方便地订机票、火车票,为自己打车、叫外卖,听新闻,参加社会活动,甚至出来旅游,自理能力相当强。陪伴旅游过程中,志愿者有时甚至会忘掉他们的视障。志愿者们说:“不是我们陪伴了他们,而是他们陪伴了我们,他们的精神滋养了我们。”
接受记者采访时,江永新刚刚进病区为精神病患者们修完脚出来。第二天,他要和团队进病区包饺子,一个病区需要包1800个饺子。尽管江永新业余爱好听音乐、练习书法、篆刻,但他仍把业余大部分时间都投进了绿丝带,他说:“我所想的就是能做多少是多少,善从我起,点滴善意汇聚,创造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