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改变世界认识

2021-06-23 09:07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6期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肯尼迪哈佛大学

郑晶心

柳茜,一个说话带笑走路带风的女孩儿,浙江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学士,哈佛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勋章获得者。她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国校友会董事、“哈佛中国行”主要组织者、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创办人、Hi China国际青年发展联盟主席、南京市青联常委、江苏省青联委员。

使命感

就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第二年时,柳茜参加了一个叫“From Harvard Square to Oval office”(从哈佛广场到椭圆办公室)的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在哈佛大学选择30名左右的女性,以各种课程和培训帮助这些未来的女性领导人成长。

项目中有一门筹资课,老师就是奥巴马总统竞选团队的顾问。一次上完课,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下个竞选活动的筹资在什么时候进行?”

有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下个月就要为我的总统竞选筹资。”想象一下,你的同班同学去竞选总统,那你下次去看同学时,可能就是总统派专车来欢迎你,这是多么荣耀和有趣的事。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要鼓掌欢呼。但这位同学的消息宣布之后,班上却是长久的沉默,因为这位同学来自索马里。听到索马里,人们能想到的就是战乱、毒品、暗杀等。在索马里,当总统候选人,被暗杀的概率高达60%。

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问这位同学:“你害怕吗?”这位同学答:“我来自索马里,因为获得了奖学金,有机会去英国读书和工作,后来进了联合国工作。我老公是一名律师,我们有了两个孩子,我的生活很幸福。但是,我这样的幸福生活,在我的同胞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虚无缥缈。所以我想回去,完成我作为索马里人的使命。”

同学的话深深地震动了柳茜。肯尼迪学院的校训是:“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你能为你的国家做点什么)。”在另外一次课上,一名来自南苏丹的男生在自我介绍时开玩笑说:“我恐怕是班级中唯一一个年龄比国家大的学生了。”南苏丹是一个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全新国家,所以,他要把他现在学的经典理论都记下来,好报效祖国。他说:“这是我作为南苏丹人的使命。”

柳茜强烈感受到了多元文化下的“使命感”,她也忍不住想:我能为我的国家做点什么?

一次,在上比较民主的课程时,课堂讨论到了中东农村虐待妇女的问题,有人就提到了中国。结果剩下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在讨论中国农村的种种问题。柳茜听着听着,发现“画风很不对”,很多同学对中国的看法都是道听途说,跟实际情况根本不一致。有中国同学站起来试图解释,但个人的解释太过单薄,无法形成说服力。其他同学说:“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你是精英,你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你在护短。”

柳茜是肯尼迪学院中国学生会主席,这次课程的经历,让她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她要做“哈佛中国行”,将哈佛的老师和学生带到中国去,让他们亲眼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就這样,“哈佛中国行”项目成立了。

哈佛中国行

“哈佛中国行”的团员在哈佛大学范围内严格选拔,这些年轻人都是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有的是企业负责人或高管,有的是政府中高层。柳茜希望他们在事业发展的早期能对中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建立一个中立的印象,这样未来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策时会多一份理解。

柳茜和团队将“哈佛中国行”的行程分为“中国的行政体系解读”“崛起中的私营企业”“崛起中的社会组织”“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四个主题,围绕这四个主题安排了一系列到政府、企业、NGO组织、学校等机构的交流和参观、访问活动。

每次“哈佛中国行”,30多位团员在行程中发生过各种价值观的碰撞。

一位名叫西德拉的女生,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中东做了两年扶贫志愿者,而后来到肯尼迪学院学习。临行中国前,她看了5本关于中国的书,列下了12个问题,不断地对柳茜说,中国这儿有问题,那儿有问题。柳茜说:“没关系,我现在不跟你讨论,你就带着这些问题去中国。”

参观国务院新闻办,座谈环节时,西德拉第一个举手提问。她问新闻发言人:“媒体的作用是看门狗,也就是监督的作用,但中国的媒体更多地是为政府摇旗呐喊,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柳茜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个问题很尖锐、很敏感。同学们都认真地聆听着新闻发言人的回答。新闻发言人答道:“你们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戴着口罩,中国的污染很严重;大家迟到了20分钟,中国的堵车很严重;中国的生存压力很大,在北京,一个上班族单程通勤可能就需要两个小时。如果在这两个小时中,他不断地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可能这一天他都不想工作了;如果听到的是好消息,他可能会有信心去努力。我认同媒体需要起到监督作用,事实上我们也在努力加强媒体这方面的职责。但是在中国,媒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充当粘合剂的作用,将这么大的国家的13亿人,凝聚在一起,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是中国发展的首要条件。”

整个行程结束,西德拉给柳茜写了一张感谢卡,卡上说:“茜茜,我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上真的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政府形式。哪个政府能用一种方式让国民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这就是一个合适形式的政府。”

回去后,有同学写文章讲述他看到的不一样的中国。他说,来之前,以为那里只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和像机器一样劳作的人们,现在亲眼目睹,中国发展得如此之快,人民充满了活力。这片土地上散发的生机是他从没有想到的。

这位韩国同学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来到了中国,加入了一家AI智能公司工作。

“在行程中,我们不去附和或者回避其他人对中国的看法,而是努力去回应和解释,这最终会加深世界对中国的理解。”柳茜希望通过真诚的交流,让大家产生理解和共鸣。

总统勋章

2014年,“哈佛中国行”项目成立后,每年春假、寒假,都是柳茜忙碌的时候。2015年,她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后,获得了一份投资行业的工作,年入几十万元。

工作期间,她不时听闻同学们的各种消息。她的南苏丹同学放弃年薪30万~50万美元的工作回到祖国,拿着每月200美元的薪资,在战争的废墟上干着建立南苏丹金融体系的事业。柳茜又想起,大一的暑假,她在印度做志愿者时的所见所闻。干净的饮用水、一餐饭,这些在常人看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印度,可能很难达成。一天傍晚,她看见人行道上蹲着一群十二三岁的印度女孩。她问朋友,这些女孩在做什么,是在乘凉吗?朋友告诉她,这些女孩来自农村,没有劳动技能,无法在城市工作,1美元就可以买她们的一个晚上。柳茜很惊讶,在美国1美元连一杯可乐都买不到,在这里却可以买到一个印度女性的尊严。她和志愿者同伴联络当地机构,开始设立劳动技能培训班,主要帮当地女性学习如何纺纱、如何操作机器。那个暑假,她开了两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0多个女孩儿。这些获得了技能的女孩儿,从街边走进了工厂,不必再靠出卖肉体维持生存了。那是柳茜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却可以改变40多个人的命运。

2016年的一个冬夜,柳茜和6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商议后,做了一个决定,各自辞去国外的工作,回国做公益。这一年,她注册创立了Hi China国际青年发展联盟和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2017年,她要全职做公益了,和父母签了一个“两年协议”——从2017年8月她从公司辞职算起,到2019年8月的两年内,家里不会对她提供资金支持,但也不会干涉她想做的事情。他们约定,两年后如果效果不好,她就必须放弃公益事业。同时,父母也给出一个建议:在全职从事公益工作的期间,可以读一个博士学位,任何时刻都不忘提升自己,以备时代和职业的需要。

柳茜回国后,一边从事公益工作,一边读博,异常忙碌。做公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做项目需要联络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执行项目需要大量志愿者,这些都是很棘手的事。

有一次,柳茜去找一个单位的负责人洽谈项目,对方约柳茜下午1点到。柳茜准时到了,对方却要去开会,柳茜就在那里等着。一直等到下午6点,那位负责人会议结束出来,看到柳茜还在,大为吃惊,他以为柳茜早走了。冲着柳茜的这种精神,原本对项目兴趣不大的他决定与柳茜合作。

从开始做公益到现在,柳茜投入的都是自己之前工作攒下的近百万元积蓄,但还远远不够。柳茜渐渐学会了精打细算。过去做投资时,她出差都住五星级酒店,现在住青年旅社;过去出行坐飞机、高铁,现在坐绿皮火车,一方面节省车费,一方面正好利用坐车的时间学习。

她也调整了一些项目的执行方式,让过去完全免费的项目慢慢过渡到收费模式,但依然保持有一定比例的資助,并且有奖学金机制。

柳茜说:“做公益的这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在对事情的认识上,更立体和包容了。这些年,我一直尝试尽量从‘理想主义者往‘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转变。这样,我们对于世界的构想,才不仅仅是一个构想,才能落地。”

2017年,在一次活动中,柳茜经朋友介绍结识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顾问,在总统办公室的支持下,开展了“President X”计划。在这个项目中,中国学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参观、访问这个国家中的国企、民企、中资企业,以总统视角思考国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的乌兹别克斯坦刚刚进行改革开放,如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样,正是改革的试验田。

2019年上半年寒假,在谈到如何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吸引中国投资时,小组有同学建议对中国实行免签。2019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总统令,正式对中国实行7天免签。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开心。

2018年年底,柳茜获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勋章,颁奖词中写道:“为表彰和感谢柳茜女士及Hi China国际青年发展联盟、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对推动和加深中乌两国交往和合作的贡献,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先生决定为您颁发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勋章,这是乌兹别克斯坦首次将该国家荣誉授予外国友人。”

猜你喜欢
乌兹别克斯坦肯尼迪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理想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
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