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研究

2021-06-23 07:58贺小卫
科技资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改革方案健康中国体育课程

摘  要:该文根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要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技能,确保每天活动不少于1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的目标与要求,对高校体育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健康素养为培养目标,坚持学生为中心思想理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考核评价进行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健康中国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c)-0129-03

Research on the Reform Pla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ongq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Outline of "Healthy China 2030" Plan

HE Xiaowei

(Chongqi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Chongqing, 40132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of "Healthy China 2030" Pl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al and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young people's interest in sports, mastering more than one sports skill, ensuring that the activity is no less than one hour every day, and the excellent rate of reaching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is more than 25%". The research takes health literacy as the training goal, adhering to the student-centered idea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s the core, then modified the setting of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finally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healthy China.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Normal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scheme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明确了“健康中国”发展要求与实施措施。这份纲要就是未来15年内我国建设健康中国相关工作的行动指南。《纲要》特别提出青少年体育运动具体目标和要求。学校体育又是实现我国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学阶段,大学阶段是学生们形成健康教育理念、生活方式、健康素养,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时期。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在健康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下,不断地去创新积极改革。推动学校体育肩负起实现“健康中国”应有的责任。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 改革的新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1]。这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地位、理念、课程设置提出更高要求,突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教育中重要内容,健康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培养人才中,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体现健康素养思想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第六章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第四节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中提出,制订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对青少年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重点提出以“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为目标。这对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提出思想理念,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构建高校体育课程。《纲要》规定:“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这是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提出的明确要求。《纲要》全面具体地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改革方向,也是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校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根本载体,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然而,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情况来看,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二年制,只有大一、大二开设了体育课,大三、大四的学生不上体育课,中断了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影响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的内容也有多有少,大部分都是以传统项目为主,开设休闲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很少。一些学校开设了10余项,而有些学校只开设传统几项,但由于在大一、大二分开进行,覆盖面较小,体育项目种类不多,都不能满足现在学生需求,缺乏体育课程项目开发和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对培养学生参与运动兴趣不利,与《纲要》中“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思想体育课程理念不统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大多采取“三自主”选课模式,一学期一选,并没有将体育项目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不同等级的班级进行体育教学,学生个体差异得不到兼顾,教学效果低。学生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不能达到《健康中国纲要》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运动技能学习,教学内容单一,忽视身体素质提高以及健康素养培养。大学体育课延伸不够,只是在有限的一周80 min内进行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忽略课内外一体化重要性。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高校体育课程大部分考试方法:技术部分占70%,由任课老师根据各个项目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学习态度占30%,主要是出勤率和课堂表现,由任课老师评定。反映出体育课程评价单一化。评价中偏重“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而忽视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育品质”“体育科学素养”的评价。

3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方案构建,坚持学生为中心思想理念,以培养健康素养为目标,构建体育健康课程2+X教学内容,制定以体育核心素养为指导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对传统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升级。

3.1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方案理念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出了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5点目标,以及“健康中国”发展要求与实施措施,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方案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理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培养健康素养为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4個方面:(1)以“学生中心思想理念”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感受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乐趣,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从而形成锻炼习惯,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2)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3)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选择不同体育健康课程、体育项目以及教学,满足学生锻炼需要。(4)关注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品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该课程把学生人格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有意义的运动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方案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在教改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的项目内容可以直接体现教师的教育目标和理念。根据《健康中国纲要》5点要求和目标,结合“终身体育”的思想,把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延伸到大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大三必修课程。采用体育普修课方式:大三学生开设以提高心肺功能课为主,意在改善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提高学生身体健康,能够实现《国家学生体质测试》优秀率达到25%。激励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每天都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将体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享受生活。体育必修课共有4个学分,大一大二每年修1.5个学分,大三一学年修1个学分,在学分上由以前一、大二修完4个学分体育课程就结业改变为贯穿大学3年,这种改革可以发挥体育课程的延续性,让学生们在大学3年的生活中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以学生掌握1~2项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为目标,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健康素养为核心。大学体育必修课程3年共有126个课时,大一有50个课时,大二有52个学时,大三24个学时,大一大二学时最多、比例最重。重视专项技能发展和身体素质提高。大三24课时主要体育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改变以往只注重实践忽略理论教学的现象,继续保持运动习惯。选课方式上,大一大三采用体育普修课。大二采用“三自主”选课,并且“一学年选一次”,根据每个项目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来选择,开设项目采用分层指导教学,能够有效兼顾学生们的差异化发展。

3.3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方案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纲要》在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方面明确指出,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3种结合模式为思想指导,课程内容设置为2+X模式,“2”是指必上体育课内容包括体育课和心肺功能课。体育课主要内容是体育理论、健康理论、运动项目。运动项目采取每年对学生喜欢体育项目调查,根据调查结束,来规划下学年体育运动项目。目前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共开设了13个运动项目,主要是休闲体育项目为主,如瑜伽、射箭、舞蹈、柔力球、花样跳绳、百米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传统项目为辅,重视田径武术项目开设,覆盖面较广,能够满足现在大学生需求。大一、大二、大三均增设了心肺功能必修课,并为身体不适应体育活动学生开设体育康复课程为选修项目。“X”是指课外体育内容,主要包括阳光体育、运动APP,阳光体育主要是在五点半到六点半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进行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游戏、运动项目、竞走等项目。运动APP主要采用手机和运动手环等科技工具,课外进行运动,完成每个学期规定运动任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大一是阳光体育活动,大二大三是运动APP。课程内容涵盖了运动技能、体育理论、心肺功能课、体育康复课、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健康中国对学校体育课程要求相吻合。

3.4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方案中课程考核方式

体育课程评价是检验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功能。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方案评价体系,以“体育素养”为指导,主要包括态度和进步、专项技能、身体素质、课外活动4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各项评分权重上,以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齐步走”为指导思想,2项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和40%,平时成绩、体育理论考试各占10%,课外阳光体育和运动APP占10%;把大三体育考核纳入到学分制度中,大三的学生身体素质(1 000/800 m)占35%,体育理论35%,运动APP占20%,平时分占10%。另外,所有参加各种体育赛事的学生都有相应加分。

4  结语

在《健康中国2030纲要》背景下,以“健康素养”培养目标,坚持学生为中心思想理念,构建2+X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健康科技化服务体系,拓展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实施课外“运动干预”。实现体育理论与体育技能相结合、选课制度与分层指导教学相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内体育课相结合、身体素质与体育课成绩评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OL].(2016-10-25).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 邱婷婷.健康中国视角下高校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5):69-71.

[3] 付海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J].教学探索,2018(8):48-49.

[4] 李卫东.体育课程教学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3.

[5] 贺小卫.移动互联时代运动APP在高校体育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6.

[6] 张盈.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0):146-148.

猜你喜欢
改革方案健康中国体育课程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何新意;人大代表点赞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