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添香,不独以熏香论,画堂外,竹映风窗数阵斜。书斋内,龙井珠兰香味腾。插花盈瓶集香气,或静嗅书香,或广邀坐客,同闻满斋芳香。
书斋布置或是最能体现文人风雅品位之所在,而陶瓷朴素清雅,温润如玉,与文人士大夫恬静内敛的文化品质极为相符,已成为文人雅士书斋陈设把玩之不可或缺者。
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对书斋陈设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述:“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宋代以前,香料来源有限,宋朝以后,香才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红袖添香夜读书”,古代文人在书斋读书时更有焚香的优雅情致。
唐代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金代冯延登《洮石砚》诗:“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玄云吐翠微。”其实,书房除了“书斋”之名外,还有“芸窗”“芸馆”的别名,这缘于古人书斋熏染的香料——芸。古人读书最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香”可谓书斋读书的“静中之友”。
插花是我国重要古典艺术之一,到了唐宋,插花与焚香、点茶、挂画同称“四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街坊茶肆,无不热衷此道。
文人插花在中国最早起源于五代,兴盛于唐宋。尤其是唐宋明清几朝,花艺蓬勃发展,君王提倡,民间盛行,文人雅士尤其喜愛,盆景和插花能装点客堂书斋,也是雅趣的体现。书斋插花,讲究“天然”为本,忌“雕饰”,朴素清雅是书斋插花的基本要求。
早在汉代,人们开始把茶作为一种饮品,史籍中开始有了不少文人饮茶的记载,如杨雄、司马相如、王褒等文人,可算是当时饮茶的先行者;三国时,文人崇茶之风有所发展;到了两晋、南北朝,文人饮茶相效成风;“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入宋以后,文人饮茶之风更炽;与唐宋时期相比较,明清两代文人雅士有着更深的嗜茶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