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刚
(北京密云区医院急诊外科,北京 101500)
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属于肾绞痛的主要类型,其发病原因为输尿管和肾盂中的结石移动或嵌顿,造成局部梗阻致使管腔内壁的张力持续上升,疼痛感受器牵拉后引起的剧烈痛感。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由不良生活规律导致肾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18 岁的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发病急促且无先兆,大多数患者常在深夜或凌晨时发病,发病时疼痛难忍,出现镜下血尿、恶心呕吐、冒冷汗及痉挛等症状,不及时就诊治疗将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的主要成分为消旋山莨菪碱,可对内脏的平滑肌痉挛产生作用,快速平复肾绞痛,但出现心悸、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时会影响生命安全。间苯三酚作为平滑肌解痉药,可作用于痉挛平滑肌但对平滑肌的影响较少,纯解痉疗效较为明显,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50 例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间苯三酚治疗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7 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9.58±15.87)岁;病程1~23个月,平均病程(11.20±2.98)个月;结石直径3~13 mm,平均结石直径(6.31±1.40)mm;疾病类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12 例,输尿管结石 13 例。观察组男 17 例,女8 例;年龄21~64 岁,平均年龄(39.52±14.10)岁;病程 1~24 个月,平均病程(10.01±4.12)个月;结石直径3~13 mm,平均结石直径(6.50±1.30)mm;疾病类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13 例,输尿管结石12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21~67 岁;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的传染病患者;②重要器官发生实质性病变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诊断标准 ①急起时出现腰腹疼痛;②尿频、尿急、尿痛;③以往有过泌尿系结石的病史或经过X射线、B超检查后证实为泌尿系结石,或未经过检测证实,但能排除疼痛来源非其他疾病所致;④尿路能排除砂石;⑤肾脏区域出现叩痛、压痛或输尿管行程发生压痛;⑥肉眼或镜下有血尿。诊断的成立条件为①+③或①+④组合。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6542(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7,规格:注射用6542 10 mg)静脉滴注治疗,使用方法:一次性使用量为10 mg,将6542 10 mg 溶于5%或10%葡萄糖溶液100 mL 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进行间苯三酚(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85,规格:40 mg)静脉滴注治疗,使用方法:一次性使用量为160 mg,将其溶于5%或10%葡萄糖溶液10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1.4 观察指标 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判定两组用药前后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0 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9 分表示重度疼痛;10 分表示剧烈疼痛。比较两组用药后口干、心悸、排尿不畅、面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用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30 min,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25 25用药前7.29±1.59 7.41±1.50 0.27>0.05用药后30 min 4.82±1.01 2.97±0.53 8.11<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泌尿系统结石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疼和肾积水等症状,是发病率极高的泌尿系统疾病,极有可能导致肾功能低下,其主要有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4 种类型,其中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为普遍[2-3]。研究[4-6]显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无法自行排出体内剪影及隐藏等较大的结石,常需行手术取石。肾绞痛的发生机制是输尿管发生急性阻塞,管腔压力剧升,输尿管和肾盂内壁扩张导致肾内的前列腺素E 水平升高,致使出现炎性水肿并加重梗阻症状,组胺类和缓激肽的致痛作用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目前,给予患者解痉止痛是最普遍的对症治疗方法,山莨菪碱、阿托品是治疗急诊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最常使用的药物,但疗效不佳,用药后易出现不良反应。
6542作为M受体阻滞剂可阻止瞳孔扩张和唾液分泌,并对内脏中的平滑肌痉挛产生较大作用,是目前治疗肾绞痛常用药物,但由于使用后常伴有心悸、口干、面红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尿潴留、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治疗效果不理想。间苯三酚属于1,3,5-三羟基苯二水合物,是一种亲肌性质的非阿托品、非罂粟碱类的纯平滑肌解痉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使用适量的间苯三酚与葡萄糖相融后进行液体静脉滴注,在间苯三酚进入人体后,迅速分布在肾、肝和肠等部位,能直接对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产生作用,解除痉挛并抑制其收缩。间苯三酚的血浆半衰期(T1/2)一般为15 min,血药浓度在给药15 min后浓度达到顶峰,4 h内下降速度由快变慢,48 h后药物残留极少[7]。由于间苯三酚不具备抗胆碱功能,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不会出现一系列抗胆碱样不良反应,如口干、心悸、视力模糊、排尿障碍及腹胀头晕等,无成瘾性、致畸性及致突变性,使用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能在几分钟内快速缓解和解除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解痉作用可促进患者体内的结石顺利地排出。有研究[8]表明,间苯三酚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药物依从性和耐受性较高,可用于维持性治疗肾绞痛,预防肾绞痛发作。此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不会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其虽能对痉挛平滑肌产生一定作用,但对于正常平滑肌的影响力较弱,因此,具有显著的纯解痉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30 min,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间苯三酚有效性及安全性均高于6542,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