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监测在预防及控制中的作用

2021-06-23 00:57马艳荣
畜牧业环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养殖户疫病部门

席 锐,马艳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1 前言

对于一部分养殖户来说,畜牧业收入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保障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动物一旦发生疾病,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携带疫病的动物在流入市场后也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危害人们的健康。为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在具体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时也必须要不断提升监测质量,确保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疫病类型来调整监测方案,保障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

2 动物疫病监测的现状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障我国畜牧业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对动物疫病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也不断加强其防控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对疫病进行防控,保障动物的健康成长。但是从另一种程度来说,目前的疫病检测水平还相对较低,在对动物疫病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漏洞,还不能及时对一些疫病类型进行及时的防控。总的来说,目前的疫病防控还相对落后,必须要不断研究相关的疫病检测技术不断提高监测质量,确保疫病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

2.1 监测设备的落后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具体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过程当中,监测技术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的监测水平基本上可以满足监测需求。但是对于一部分地区来说,其由于经济落后,监测设备相对落后,并没有实现设备自动化,科技化,在具体进行疫病监测工作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监测效果。除此之外,一部分防控部门当中对于设备维护也不够重视,没有安排相关人员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工作,使得设备出现老化现象,监测数据不准确等状况经常发生。并且由于监测设备的落后性使得监测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监测工作,不利于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

2.2 专业技术的匮乏

对于一部分动物疫病监测部门来说,其在具体选拔工作人员时,选拔门槛过低,其中一部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充足的工作经验,在具体工作时,难以有效操控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工作。同时,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很少有具有专业水准的兽医人员愿意在农村的疫病监测部门工作,多数工作人员都是一些具有部分专业知识的人员,专业技术缺乏,在面临一些不同类型的疫病时,难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疫病提出防控方案。

2.3 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有待加强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之外,一部分养殖户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片面的认为在动物疫病监测上投入资金会减少经济收入,不愿意在监测工作上投入养殖成本。同时,相关部门对于养殖人员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使得养殖户仍就思想意识不足,没有重视监测工作,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如何发挥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

3.1 提高疫病防控意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不仅仅是监测部门的工作任务,要想达到防控动物疫病,推动畜牧业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各个部门以及养殖人员的一同努力,不断提升监测质量与水平。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当不断落实疫病监测工作,加强疫病防控宣传力度,使得养殖户都能够正确认识到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改变其传统意识,确保疫病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检测部门也应当不断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其能够有效的通过自身技术来针对不同的疫病类型提出合理的防控方案,近一步防控疫病的发生。养殖户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动物疫病监测的认知,积极配合监测部门的工作,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构建网络监测系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为了实现疫病监测自动化,必须将互联网技术在监测工作当中得到有效落实,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可以变得更加智能,节省资源的投入,同时也可以更加全面的实时监控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从根本上抑制疫病发生的概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进行疫病监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全方位的落实监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把控疫病的发生,确保畜牧的健康成长,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肉类食品,保障人们的健康。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的,相关工作部门以及养殖户也应当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监测水平与监测质量,有效的依靠互联网技术等实现监测智能化,自动化,构建完善的检测系统,推动畜牧业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户疫病部门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