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云
(青海省互助县台子乡畜牧兽医站,青海互助 810500)
生长发育快、生理机能不成熟,代谢功能旺盛,利用营养、养分能力强。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容易得病。调节体温能力差。
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将临产母猪转移到产房产床上。饲养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分娩时必须有专人接产和助产,尤其是初产母猪,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鼻内黏液抽出清理干净,再用抹布将全身黏液擦净,及时把初生仔猪放进保温箱以免着凉。
先将脐带内的血液挤向仔猪腹部方向,在距离腹部4cm处把脐带用手指掐断,或用消毒的线扎紧,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不出血为止。最好是用烧红的火钳烙断脐带,可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感染。
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天,对窝产仔数较多,特别是在产活仔数超过母猪乳头数时,可以剪掉仔猪的犬牙。对出生体重小,体弱的仔猪也可以不剪。去掉犬齿的方法是用消毒后的铁钳子,注意不要剪伤仔猪的齿龈,剪去犬齿,断面要平。剪掉犬齿的目的,是防止仔猪互相争乳头时咬伤乳头或仔猪面颊和其他部位。
仔猪断尾是为了防止育肥期间仔猪的互相咬尾现象和留作后备母猪的仔猪以后配种顺利的需要。要尽可能早的断尾,一般可与剪犬齿同时进行。方法是用消毒后的铁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1/3(约1.5~2cm长),然后在创口初涂上碘酒,防止感染。要注意防止流血不止和并发症。
对预留的后备种猪逐头打耳号或耳标,每头仔猪1个标号;对准备作为商品肉猪的仔猪逐头按窝打耳标号,每窝1个号,同窝同号,将来根据耳标号即可查到出生日期和父母代,便于考察肉猪的生长发育情况。
固定乳头是为了使仔猪有秩序地吮乳。母猪产后3天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一周后的乳汁为常乳,二者在化学成分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初乳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并含有大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而脂防含量却很低。初乳含有加速场道发育所必需的未知的肠生长因子,使仔猪在出生后24h内提高肠生长速度30%左右。因此仔猪在出生后立即吃足初乳有很多好处。
仔猪自身供热机能差,新生仔猪对热的需要量多,而出生24h内的仔猪基本不能利用乳脂肪和乳蛋白氧化供热,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从出生的第9天起才开始逐步完善,20日龄时才接近完善。所以做好仔猪的保温防寒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一大保证。保温是防压的关键。最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32℃;4~7日龄,28℃~30℃;8~15日龄,25℃~27℃;16~27日龄,22℃~24℃;28~35日龄,20℃~22℃。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母猪产仔多,奶水不足或母猪产仔过少需要并窝,最好采用寄养的方法来解决,在高度集中产仔的猪场,为了使每窝仔猪均匀发育,将同时产的几窝仔猪体重大小顺序混合重新编组,分别送给几头母猪哺乳,使得每头母猪有效乳头占满,不留空位。
统计表明,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占整个乳期死亡的45%~65%,而哺乳期因压死的占总数的45%~55%,可见初生仔猪防踩压是至关重要的。在母猪栏内设保育箱,即仔猪补料保温间或仔猪保温箱。仔猪出生后即放入保育箱内体息,定期放出哺乳,一般每隔1.5~2h哺乳一次,仔猪通过2~3d训练,即可养成自由进出保育箱的习惯,是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
去势就是将非种用公猪的两个睾丸割掉。最适宜的去势时间是在7~10日龄。因为这时仔猪小,容易操作;手术后出血较少;有母猪初乳抗体的保护,容易恢复。去势要使用已消毒、锐利的手术刀片,去势前后要用2碘伏或75%的酒精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母猪分娩后第3周(21d)泌乳达到高峰后会逐渐下降,仔猪补饲料量也要逐日增加,30日龄可进入旺食阶段,应加强补饲,少喂多餐,增加饲喂次数,一般30天以前日喂30~40g,日喂5次。40~60天日喂6次,自由饮水。
此种断奶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操作,多被集约化猪场所采用,缺点是会引起仔猪应激和母猪烦躁不安。这种断奶法是断奶前3天减少哺乳母猪饲粮的日喂量,到断奶日龄一次将仔猪与母猪全部分开。
此种断奶法的缺点是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猪的繁殖成效,日前多不采用。这种断奶法是将一窝中体重较大的仔猪先断奶,弱小的仔猪继续哺乳一段时间,以便提高断奶体重。
此种断奶方法优点是可减轻断奶仔猪对断奶应激的反应,缺点是比较麻烦而费人力。这种断奶法于断奶前3~4天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与哺乳次数,并减少母猪饲粮的日喂量,使仔猪由少乳到不乳有一个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