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菲
暑假,我學做了一回瓷器。
刚开始,眼前的转盘上只是一块灰头土脸的泥巴,它蜷伏在桌子上的一角。我有些嫌弃地望了望那块丑陋的泥巴。我心中的瓷器,都是洁白优雅、光芒四射的,这样一团脏兮兮的泥巴,如何会是我心中高贵的瓷器?
老师见我不情不愿的样子,便抓起我的手,启动机器,我的手不由自主地贴紧那块泥巴捏了起来。
转盘飞快地旋转起来,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泥巴在转盘上留下一圈又一圈的印记。那本不成形的泥巴,渐渐变得扁圆,如倒扣的盆,似乎有一个优雅的灵魂在泥土中被唤醒。几分钟时间过去,粗糙的泥巴因为和了水而变得细腻、光滑起来,仿佛一个老妪变成了少女。
我有些惊讶,好奇心也冒了出来,对泥巴也不那么嫌弃了,主动去塑造那块泥巴。泥的温度刚刚好,细腻而粘稠,如同一块上好的丝绸,透出一股朴实无华的泥土气息,我的手心里仿佛拂过婴儿细嫩的皮肤。
转盘快速地旋转着,我小心翼翼地掌控着泥巴。时间久了,我不再吝啬自己对泥巴的亲密接触。即使是不知不觉中手掌沾满泥巴,我也不再嫌弃,反倒乐在其中,有了陶醉的感觉。
腰收一点,瓶口往上提,成型……泥土永远是活的,只等着人来唤醒它们、塑造它们,让它们最终成为精美的瓷器。手掌凭着感觉拥抱它,那美妙的感觉绵绵不断,从指尖一直蔓延到心间……我突然理解了女娲拈土造人成功时的那种喜悦。
再见到它时,最初的那块丑陋的泥巴已经被老师拿去烧制,成了小巧的葫芦瓶。表面光滑细嫩,让人难以想象出它原本的样子。我欣喜地望向它,成就感油然而生。
人和瓷器一样,不管原来是什么样子,只要用心塑造,最终会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乐在其中,收获也在其中。
(指导老师:林丹)
小编点评
一块灰头土脸的烂泥竟是制作精美瓷器的材料!起初的“我”非常鄙夷那坨其貌不扬的泥巴,但随着双手的塑形与雕琢,泥巴渐渐展露了美好的模样。再次见到那块泥巴时,它已经蜕变成了精美的瓷器。泥巴到瓷器的蜕变就如同人的成长,只有经历不断地揉捏与磨砺,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作者以先抑后扬的方式,表达了一段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