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沙:幸福感满满的低碳生态岛

2021-06-22 04:53王煜
新民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崇明村民社区

王煜

2020年横沙稻田画(花博会主题)。摄影/郑宪章

世界级生态岛,必然是绿色低碳岛。横沙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正朝着“零碳岛”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今年3月,“共建崇明横沙零碳岛绿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横沙岛根据当地新农业和水产业发展情况,计划开发“农光储一体化”项目和“渔光互补”项目,补充“微电网”,以零碳能源逐步替代高碳、低碳能源。横沙全岛自发自用、全岛平衡、余电外送,这样的“零碳绿电”局面,正在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从码头走出,刚刚踏上横沙岛的土地,你就能听到婉转的鸟鸣;沿着两边排列着茂密水杉的林荫道往岛内走,阵阵花香袭来,令人心旷神怡。在横沙这个上海崇明三岛中最为娇小、也最为原生态的岛屿,仿佛“世外桃源”的所在,低碳生活方式已蔚然成风。

低碳成为新时尚

道路两边绿树之间的路灯都是太阳能供电,从大路通往每一户农家的分支小道上,同样是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不少农户家里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电灯,有的已经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节水器、节能门窗是许多人家的标配;路上行驶的公交车都是电力驱动,私家车如选择电动汽车可以申请免费安装充电桩;在智能感应的箱房里,生活垃圾被分类得整整齐齐……

当你走进横沙乡的新永村-新北村-民永村社区,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低碳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流行新时尚。该社区在2020年年底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低碳示范社区。

光伏发电入户,是新永村-新北村-民永村社区创建低碳社区的一大亮点。新永村的一家名为“涵舍”的民宿屋上,竖立着长长的一排太阳能光伏板。“这套光伏设备的最高发电功率是30千瓦,一般阳光好的天气,白天最少都有20千瓦的功率,也就是一小时能发20度电。”民宿的经营者、新永村村民施强法说:他的民宿现在有12个房间,所有房间的空调、一般电器的用电都可以靠光伏发电覆盖,白天用电不花钱;多余的电量还能输送进电网产生收益。根据他已使用光伏3年来的销售电力收益计算,大约9-10年之后可以赚回当初购买光伏设备花费的金额,政府推广光伏时承诺的“十年回本”是实实在在做得到的。

应用光伏的好处不仅在于节省电费。光伏组件在屋顶大面积铺设后能起到遮阳隔热的作用,降低空调能耗,同时大大延长屋顶各功能结构的使用寿命。光伏发电属于“零排放”,无燃料消耗、无噪声、无污染,在环保方面的贡献显著。据统计,每万度光伏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70千克、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千克、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50千克,节约标准煤4000千克。

除了村民居家使用,横沙乡许多村的村委会、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筑物也已采用了光伏发电。随着这项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它带给横沙岛的生态效益将愈加明显。

新永村的垃圾分类工作从2016年就开始实施,是全上海最早行动的社区之一,而垃圾分类正是创建低碳社区的一大关键内容。2016年时,新永村倡导村民把干湿垃圾分开;之后几年再按照上海全市的部署,逐步實现“四分法”和定时定点收集。

“一开始大家总归是有点不习惯的,但乡里、村里向各家各户做了很多宣传,我们邻里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大家慢慢就认可了垃圾分类的理念,现在执行起来已经十分自然了。”51岁的新永村村民、低碳社区创建志愿者蒋琴英说,“现在村里许多人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看到有少数人不做垃圾分类,都会连声提醒。”

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该村在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领域的优秀基础。“在整个横沙乡来说,新永村整体经济条件比较好、思想认识水平比较高,在执行政府各项政策方面一直比较到位,多次获评各级文明村、示范村。因此,我们以新永村为核心,拓展到周边的新北和民永两个村,共同创建上海市低碳社区。”横沙乡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陈海华向《新民周刊》记者介绍。

如同推行垃圾分类一样,低碳社区的点点滴滴,先是靠乡、村两级开展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有讲座、有文艺演出、有上门讲解、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环岛骑行宣传……之后的落实,更多的力量来自村民之间的自我治理、自我监督。

“低碳就是要节约各种能源,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都挺愿意这么做的。”这是蒋琴英对于“低碳”的理解,也代表了不少村民的想法。有了这样的理念,村民们盖起了一栋栋节能农房,房屋里从门窗到用水、用电、烹饪,都采用低碳的设备。

横沙岛上的居民社区。摄影/黄志俊

位于横沙东部,面向东海的天使海滩度假村。摄影/张淼

在创建低碳社区的过程中,当地开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是建立碳排放统计制度。计算出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有多少碳排放,以及低碳举措减少了多少碳排放;以量化的清晰指标,有力促进低碳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碳排放量化以后,就可以评比村民低碳示范户,以及将村民在低碳工作中的表现与其获得的乡、村两级福利挂钩,用这样的方式激励人们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这一点,上海全市也正在尝试。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猜你喜欢
崇明村民社区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上海崇明 超市工作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