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和”审美观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意义

2021-06-22 19:30张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美观

张平

摘 要:“尚和”审美观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的思维方式、认知理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是渗透到民族基因里的烙印,蕴涵着阴阳辩证思维、整体观、差异性事物的共存智慧,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审美观念中。城市公共艺术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形式,承担着美化生活环境以及展示和传达当代城市人文生活精神面貌的责任。文章提出将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探讨“尚和”审美观在其之中的意义,这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尚和”;审美观;城市公共艺术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周易》中的“冲气以为和”,意指阴阳之调和,“和”强调异质多元的协调共存,是一种消解对立的存在,因其特质差异、多样事物的统一而有别于“同”。“和”在《国语·郑语》中被释为“以他平他谓之和”,意指“他”与“他”之间应该平等且互相尊重。中华民族的“尚和”渊源可追溯到铜石并用时期,体现在建筑、石器、玉器、陶器等的形态塑造上。同时,主体通过原始的审美意识形成了最初的文化审美观,“尚和”具有民族性和传承性。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承担了时代审美、展示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和促进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的功能,人们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对“美”的需求增加,日常生活不能离开已有的文化环境,而民族文化也需要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进行表现与传承。城市公共艺术具有综合性,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和表现形式不仅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起到美化视觉效果的现实作用。在开放性城市公共场域,公共艺术以各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包括雕塑、壁画、综合性景观小品、雕塑性建筑以及庆典礼仪艺术和行为艺术等,以广大群众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艺术为内容为,服务于大众,传达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一、“尚和”审美观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一)城市公共艺术中文化意境的“尚和”

“意境”本是文学用语,指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相结合的美学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为基础,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加入中国元素,共同营造出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文化意境,将时代感、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元素,结合最新科技,展现于公众面前,这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传统水墨画善于营造意境,如山水画构图中各元素和谐共存、彼此依存,共同传达出清幽、开阔、豁达等美好意境。当下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应注重多元素共存的“和谐”,以创造出有意境的生活氛围。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尚和”

城市公共艺术往往同时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随着目前现代化城市进程加快,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多元价值观,使得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与形象多于具有传统城市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既是地域特色文化的载体,同时也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提供独特的设计靈感。从传统“尚和”审美观角度,结合城市的地域特色与时代发展动向,借鉴“和”理念,将传统历史、自然景观、建筑文化等多种因素,合理共置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将地域文化与时代特色共融,创造具有独特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这对城市建设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

(三)城市公共艺术中多种设计元素的“尚和”

城市公共艺术以自身独特的形式介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艺术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具有自身特点和生命力的设计作品,必然要融合多种设计元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传统中国元素等多重元素融合在设计中。在多元文化思潮中,传统城市公共艺术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如何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与新时代社会思潮互融,这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在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参与社会塑造人文精神的进程,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建设息息相关,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兼顾传统的文化、技术、艺术形象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理念融入其中,统筹异质性的多种元素,并使其和谐共存,这正是“和”的本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需求。

二、“尚和”审美观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作用

城市公共艺术包括历史背景、艺术发展脉络、社会时代需求等,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应延续传统性,融入时代性。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真善美,中华民族对道德的追求是崇尚“仁、义、礼、智、信”,“尚和”是个体与社会共存的入世智慧。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遵守“仁、义、礼、智、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要注重入世的内涵,展现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人文关怀,考虑不同人群对公共环境的需求,比如儿童游乐主题公园与供中老年人锻炼的社区公园,在雕塑、壁画等的内容上要有区别;图书馆与购物中心,景观小品、雕塑性建筑要区分目标人群而具体设置。另外,“尚和”审美观还涵盖礼教文化,这在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中成为了设计师不能回避的因素。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来看,随着注重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确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需求包含了地域、人文、艺术形式等多方面,用“尚和”思想来处理公共艺术表现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等主题,有利于营造社会民众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活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身具有综合性,但其核心是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传达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理念,体现了公共艺术人文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二)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国元素的传承

公共艺术在表达内容上多使用中国元素、讲中国故事、表现中国历史。在一些城市中可以看到表现中国传统典故和历史的公共艺术设计,比如公园壁画上的卧薪尝胆、凿壁借光、昭君出塞等故事,形式上使用了中国元素,如中国结、中国瓷器等。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布局上,“尚和”审美观体现为以中为正,各元素有序而恰到好处,适度而为,比如景观公园设计目的是使人感受到自然与四季轮回的变化,传达了天地人和之美,在选址上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注重整体格局的内在和谐统一。这种传承了天人合一、整体和谐的艺术设计,就是“尚和”审美观的延续。城市公共艺术还可以将文化、地域特色、公益宣传等主题用中国历史、中国元素表现出来。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来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承文化的一个新思路。

(三)审美文化的传承

审美形态上,“尚和”是传统审美的核心要素,这个理念在城市公共艺术中设计上有两方面的审美要求。首先,所有表现元素应“和”而有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传统审美的表现形式,任何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考虑到该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汉文化崇尚内敛、平和,从民族接受心理上,不能照搬西方开放而热情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其次是社会习俗、民族观念与公共艺术呈现形式之间的“和”,也就是“人和”,简而言之,就是群众认同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和表现形式,觉得不唐突,在习俗和心理上能够接受并认可,设计者不可盲目模仿西方的城市艺术设计,要将西方设计合理地转化为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形式,这是有效借鉴西方先进设计并合理中国化的体现。此外,传统美学意蕴的传承也包含阴阳合一、虚实相济。阴阳是自然的普遍法则,《周易》中“冲气以为和”,是数理和谐之美的体现。“尚和”在时间美学上体现为永恒与无限,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外部世界的多边无限性存在矛盾对立的关系,“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生命短暂,达到了审美形态的永恒,使人的生存有了延续而完整的意义。

三、“尚和”审美观与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融合的时代意义

(一)“尚和”审美观奠定了文化基础和民族心理结构

文化包含民族习惯、历史传统,其形成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了历史中形成的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者应顺应文化传承的需求,在“文化认同”背景下,将材料、历史、色彩、中国故事融合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形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力量。从审美角度而言,人们能从“和”文化中体验到“美”,才会“以和为美”。“尚和”审美观根植于中国人内心,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审美取向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融入“尚和”审美观,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各种城市公共艺术创意的来源。当代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变,我们在向世界开放的同时,要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并在文化传承中将其发扬光大。

(二)城市公共艺术是具有审美与实用、文化与发展、物质与文明等多重价值的载体

将公共艺术设计品放置于公共空间,不仅发挥其美化环境和实用的功能,也需要被群众理解并认同,才能达到艺术与公众交流进而为公众服务的目的,公共艺术是以艺术形式构建与社会群众的情感联系进而传达价值观的载体。文化与发展是民族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入符合国人价值观的“尚和”观,体现在公共空间内,能够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意蕴無穷的多重价值,这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文化输出的需要。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持友好欢迎态度的礼仪之邦,蕴含“和”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时代载体。公共艺术将审美性与实用性相融合,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合,是传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理念的时代强音。

(三)“尚和”有利于社会稳定

“和”将个人的进步与国家联系,将天下兴亡与个人努力挂钩。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建立在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视个人与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社会的“人”不仅要体现自我意志,更要体现个人的社会性意义,这与传统“尚和”文化中个人积极入世、为国家效力的理念一致。“尚和”包含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心理上对自我身心获得的觉察,“以和为美”包含对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感、价值观的评判标准,与主观体验及社会反馈等心理素质的建立有直接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就是“尚和”观念的体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正视事物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坚持“尚和”观念,在国家层面,有利于协和万邦,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在个人层面,有利于个体与社会共同进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及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并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尚和”审美观体现了文化自信,是当代社会稳定前行、文化输出的基础。

四、“尚和”审美观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

价值观意义

“尚和”体现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传统的价值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互联网新时代,“尚和合”精神是当代文化认同的基础,多元文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导致社会传统价值观被强烈冲击。向传统文化探寻出路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保持自身独有的审美观和特质,在拜金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下,才可以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传统“尚和”审美观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运用,是对民族文化中的艺术品格和精神追求的坚守,也是对当代社会城市精神的引领与塑造。

“尚和”体现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包括家国一体的爱国精神,持中守和、中庸适度、天人合一的中和精神,仁爱忠恕、有容乃大的入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文质合一的实用精神等。“尚和”体现爱国精神,无论是家国一体的入世理念,还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辩证思维,又或者是物极必反的适度中和理念,在“尚和”文化中,都推崇整体而非分裂、推崇和而不同而非分崩离析、推崇仇必和而解而非仇必仇到底,中国历史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大无畏精神、舍生取义的民族价值观,无不是以家国和合为前提。“尚和”体现团队精神,当代推崇合作精神,团队是一个协作的小群体,各成员要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合作意味着全体成员克服“小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合力”,这种向心力与凝聚力就是形成国家实力的精神内核。“尚和”体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个体自觉、自立、自强奋斗是修身齐家、和合入世的精神基础,有自由意志的独特个体一定会思考人与自我的问题,当个人将价值观视作行为准则,进而由个体推及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时,就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尚和”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认知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不止指走路,也包括在人在社会所遵守的“行走”规则。“尚和”审美理念在“行”方面的体现,一是个体与他人之间协调有序地和谐共存,这是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处世理念;二是人与自我的和谐,简而言之就是个人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理念,传统文化中贯穿着“和合观”,和、合、仁、忠、信、义、恕等核心因素以观念形态与中国文化中的主流意识产生了各种交融与互渗。除了“五伦”关系中的专爱,还体现在“泛爱众”的理念中。《论语·学而》中的“泛爱众而亲仁”是说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颜渊》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尚和”审美观是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继承并传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利于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尚和”审美观蕴含于传统优秀文化中,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者应多考虑民族文化中已有的历史渊源和审美心理。首先要借鉴“尚和”审美观中个体与他人之间和谐共存、协调有序的理念,这也符合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处世理念与“泛爱众”的仁爱观;其次是借鉴人与自我的和谐观,简而言之就是个人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同构”理念;最后要借鉴自我、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理念,这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顺应环境保护的时代理念。在多元文化带来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尚和”审美观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意义,有助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传承路径。

参考文献:

[1]孙德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观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