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安
近些年,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知识共享互通的探索实践及互利共赢、命运与共文化基因的传承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突显。
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以高等教育为重要载体的人文交流是人与人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对于增进各国共识、推动区域发展,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久性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主动迎接国际化挑战,积极开展同沿线国家在人文领域的合作和教育政策的沟通,扩大教育双向开放,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在相关国家开展境外办学;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教育交流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学生的交往交流;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便利“一带一路”国家间人才流动,从全球60 亿人口中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招募人才,以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深化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联动共生,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软性基础。
目前,教育部先后部署实施多项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经由最初的8国、47所高校,增加到27国、173所高校,形成了涵盖亚欧非等五大洲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与之相适应的是“一带一路”开放教育资源国际联盟、建筑类大学联盟、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矿业高校联盟、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能源电力高校及产学研联盟等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联盟组织纷纷成立,旨在更为精准地分享专业领域知识,迎接共同挑战,实现共赢发展。以中国和蒙古两国的铁路基础设施连通为例,蒙古国铁路的运营和发展跟中国铁路密切相关。但由于蒙古国缺少在中国学习铁路专业的人才和会汉语的铁路技术人员,与中国铁路同行交流比较困难,之前双方都用俄语沟通。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安那尔在校期间编写出版了《汉蒙—蒙汉铁路专业词汇词典》,词典包含3000多个铁路专业单词和术语的汉蒙-蒙汉翻译和解释,为中蒙双方铁路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有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积极分享在“停课不停学”、有序复学复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新签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已超过50%。福州大学聘请意大利桥梁专家布鲁诺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外籍院长,强化自身工科优势和对外交流的同时,为埃塞俄比亚、尼泊尔提供桥梁、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还将道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共享到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样是在福州,国际版“山海情”的故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开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援外项目早在2016年就列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走出去”重大项目,累计为10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培训班205期,学员7900多人,已通过援外、国际合作、国际培训等途径传播到106个国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斐济、莱索托、南非、马来西亚、泰国、厄立特里亚等13国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在受访时表示,“要把菌草技术带回家,造福自己国家的人民。”经过8年多的实践探索,“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功能和作用已不再局限于为本国人民服务,而是扩展到为世界和人类发展寻求“最大公约数”,谋求最大福祉。
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
作为推动世界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是高质量互联互通的关键。如何“共享发展繁荣的科学知识”“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担负社会责任、秉持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是疫情影响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面对的重大课题。早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提出,“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持续显现,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上述论断的意涵更為深刻。
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拓展教育合作、知识共享的领域和方式,中国的项目走到哪里,中国的教育服务和知识分享就跟进到哪里。有调查表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最关注的人才集中在国际贸易、计算机、金融、语言、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机械制造等专业,且普遍对职业教育有着旺盛需求。为推动东盟地区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北京联合大学与东盟高校开展轨道交通专业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还根据在东盟企业所承担的轨道交通项目特点,联合培养本土化应用人才。为向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天津着眼共建“一带一路”需求,与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相结合,在亚非欧三大洲16 个国家建成17 个鲁班工坊,既服务“一带一路”项目的后期运营维护,又打造了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在合作国家培养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年轻一代。为协同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建立融合互动机制,北京理工大学在阿联酋教育部支持下,筹建中阿国际联合实验室、中阿无人智能系统自主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开放科研平台、开展联合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在对象国实现本土化转化落地。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本土化人才,帮助沿线国家青年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推进前沿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强关联支撑,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走出去”的行动自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吸引力
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的吸引力,既来自共同发展的“ 高颜值”,也来自合作共赢的“好气质”。疫情之下,中国积极传播抗疫过程中积累的疫情防控、科研合作、稳定经济等领域的稀缺经验,第一时间着手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抗疫合作与经济复苏,努力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尽早复工复产,对全球经济复苏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世界各国看好“一带一路”,不仅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经济愿景,还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文化基因、命运与共的信心保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看,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秉持“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的价值追求,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从世界文明的发展来看,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多种文化需要不断地交流、融合、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促进不同文明理解交流,通过增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润物无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蕴含的正面积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价值被沿线国家人们所认同,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激发起沿线各国民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情与共鸣,最终实现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合作正在超出传统的政治经济范畴而向更深层次、更具本质意义的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发展经验交流、国家治理合作的领域拓展。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合作,在沿线17个主要国家开展了中国观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5.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实力强大,72.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75%的受访者支持本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汉语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海外受访者对其兴趣日渐提高,36.4%的受访者希望在未来5年内学习汉语。其中,年轻群体的这一比例达到42.2%。
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冲击与考验,知识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迎来崭新的局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识在增多、共同利益在增加、相互需求在增强。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知识的“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进一步聚焦重点、精雕细琢,朝着打造“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重镇高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品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