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
产业发展是城市功能升级和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抓手,城市空间是产业功能的载体。产业业态与空间属性不匹配,与设施配套不同步,与人口生活空间失衡,导致产业无法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无法更好的集聚产业功能,这是产业外溢后新城区常常面临的发展困境。开展产城融合导向下的城市重点功能区实施性规划策略研究,搭建产业经济与空间布局的桥梁,有利于实现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级。
江夏阳光创谷是武汉市获批的创谷之一,不仅是一个产业聚集区,也是新城重点功能区,要求编制能实施的规划成果,达到1年形成雏形、3年建成的创谷建设目标。
(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江夏区核心区
江夏阳光创谷位于南部新城、汤逊湖畔,紧邻城铁普安站,在江夏区9平方公里城市客厅内的“黄金十字架”交叉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2)发展空间充足,实施难度较小
“江夏阳光创谷”总面积1.73平方公里。结合建筑留改拆评估,保留用地和已批在建用地35公顷,占比20%,存量待建用地为85公顷,占比50%,可改造用地53公顷,占比30%,有足够的空间全面植入产业功能,促进功能提升。
(3)区域产业集聚,创新产业发展态势较好
用地所在区域为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以及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雏形,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1)紧邻生态敏感区,建设活动受约束
项目位于汤逊湖畔,西、北两侧紧邻武汉市“三线一路”规划的绿线,项目范围内2/3用地位于“三线一路”规划的灰线范围内,其建设活动类型、强度、高度、形态等受到约束。
(2)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现状周边主干路基本形成,进出项目用地主要通过金龙大街、阳光大道、腾讯大道。区域次干路、支路级道路密度低,体系不完善,项目内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配套水平低。
紧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创谷计划”的建设契机,依托江夏阳光创谷的综合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构建“三生融合”的科技创新创谷。目标一是聚焦应用创新的互联网+智造产业集聚基地,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力争武汉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龙头和排头兵。目标二是构筑全生命周期的跨界融合运营服务平台,将阳光创谷建设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双向沟通平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跨界融合平台、创新和创业的有效对接平台。目标三是彰显生态品质的三生融合产业社区典范,打造绿色、生态的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业社区。
(1)产业体系
阳光创谷以提升创新现有智能制造产业为基础,围绕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生产类的研发中心和信息技术中物联网和数字等内容展开,通过政务公共平台以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形成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
在功能定位及业态方面,将项目打造成为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高端的创谷标杆。包括建立智能制造e+的产业体系,构建阳光创谷产业核;打造公共信息平台、行政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创谷复合功能;增加服务区域的商务休闲、特色商业类型,增强区域活力;增加公共开敞空间,提升创谷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典范。
阳光创谷产业体系图
(2)产业布局
形成“一核、两区、一片”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中部服务核”,作为总部办公、孵化器,事业单位、办事机构等的聚集地,在产业集聚核心区打造产业集聚的综合服务平台。“西部产业区”为产业功能扩展区域,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以及纵向的产业链延伸,包括大数据处理中心、软件研发、企业总部、产品展示、配套商业、会议交流等。“东部产业区”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包括研发中心、企业总部、中试基地等。“南部延展片”为综合配套区域,高效科研实验、实训基地、国际学校、高端居住。
城市设计方面,规划强调低强度、高品质,体现开放、共享、共融特点,注重汤逊湖生态景观的渗透,在方案内部形成垂江景观中轴线和环状绿带交织而成的双链景观通廊,形成高低错落、韵律感强的天际线。
落实功能定位与产业策划,基于区域总体形象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武汉“汉十条”和客观景观条件,细化城市设计控制要求,形成概念方案。
梳理功能、产业、城市设计要求,以概念性详细规划为基础,编制交通、市政专项规划,优化红线、黄线空间布局。评估用地可支撑的最大市政、交通建设开发容量,提出市政设施优化布局建议,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出各交通方式的接驳、道路交叉口优化方式以及明确断面设计等内容。
以区域生态格局为底图,落实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要求和汤逊湖“三线一路”规划控制要求,结合城市设计提出的开敞空间、景观廊道控制建议,加强蓝、绿景观的融合,体现开放、共享、共融特点,以用地、线型和指标方式在空间布局中落实。按照《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维护控规层面的用地规划管理一张图。
搭建“规划、管理、实施”平台,对每个地块制定规划要求,规划在用地布局基础上,提出产业功能,增加了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绿化广场等多项公益性项目建设工程的落地要求,以及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城市设计管控要求。
用地层面明确土地使用性质、“五线”控制要求,指标层面包括刚性的建筑开发规模——建设强度、密度、高度、绿地率、退距、贴线率等控制性指标以及建筑形态、色彩、材质、公共空间控制要素等弹性指标,便于成果转化为挂牌出让条件,为下一步供地工作提供明确的控制要求,运用于政府供地、招商引资和精细化管理。
统筹安排建设时序,系统性考虑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周期,提出分期实施建议。第一步,在产业功能培育初期,搭建以中部服务核为综合服务平台的产业集聚核心区,包括总部、孵化器等。第二步,在产业体系构建阶段,区域处在快速发展期,产业功能逐渐扩展。第三步,综合型功能模块化导入阶段,区域转变为服务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功能,成为新兴区域次中心区。第四步,具有城市功能的复合型中心培育阶段,驱动整个新城发展。
无论是新城区还是主城区的功能区规划,都应该充分体现实施性规划的核心要求,规划思路上体现“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景观设计”多规合一,工作思路上体现“编制、管理、实施”多位合一,充分体现实施性规划的核心要求。注重项目策划,通过梳理功能、产业、城市设计的要求,提出用地布局和“五线”控制性要求及开发规模,充分落实到规划管理之中,达到有效促成规划实施的目标,将功能区的发展融入城市发展目标,与区域协同发展。